三国:庶民崛起中第143章 治理青州
当听到太史慈同意自己的招募时,姜滔内心激动无比。自己终于招募到了一流名将了。 随后虽然太史慈一直婉拒骑都尉一职,言自己可从军侯做起便可。 但姜滔怎么可能只让太史慈做一个小官。 最后考虑到太史慈初来就居高位,恐对其在自己阵营中发展不利。 便先任命其为别部司马,姜滔从姜磊处分出两千骑兵,由其代为统领。等将来立功后,再升其职。 之所以从姜磊处分出两千老兵,乃是考虑姜磊已经是北海相,以后主要职责就是在北海保境安民,不需要太多骑兵。 将高密的降兵,裁撤至两千。 一千扔归高密县统领,为县兵。 一千则是补充至姜磊的郡兵之中,让北海郡兵有了四千步兵,一千骑兵,共五千人。 而太史慈见别部司马之位已经不能再推,也就同意了姜滔的决定。 当高密之事处理完毕。 姜滔便带着孔融郑玄等人,返回临淄。 而姜滔也只留下孙康,带领一营三千兵马,协助姜磊防守北海。 其他兵马,则是带回了齐国。 …… 初平二年十二月初,姜滔终于带领大军返回了临淄。 当姜滔回到临淄以后,便从陈群等人口中得知,袁绍在界桥打败了公孙瓒。 原来自袁绍亲自领兵迎战公孙瓒,两军在界桥南二十里处交锋。 公孙瓒以三万步兵,排列成方阵,两翼各配备骑兵五千多人。 袁绍令麹义率八百精兵为先锋,以强弩千张为掩护,他统领步兵数万在后。 公孙瓒见袁绍兵少,下令骑兵发起冲锋,践踏敌阵。 麹义的士兵镇静地俯伏在盾牌下,待敌骑冲到只距离几十步的地方,一齐跳跃而起,砍杀过去; 与此同时,千张强弩齐发,向白马义从射去。 公孙瓒的军队遭到意想不到的打击,全军陷入一片混乱,骑兵、步兵都争相逃命。 麴义的军队则越战越勇,临阵斩杀了公孙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斩杀千余人,又乘胜追到界桥。 公孙瓒企图守住界桥,但再次被打败了。麹义一直追击到公孙瓒的驻营地。 袁绍命令部队追击敌人,自己缓缓而进,随身只带着强弩数十张,持戟卫士百多人。 在距离界桥十余里处,听说前方已经获胜,就下马卸鞍,稍事休息。 这时公孙瓒部逃散的骑兵二千多突然出现,重重围住了袁绍,箭如雨下。 别驾田丰拉着袁绍,要他退进一堵矮墙里。 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 他指挥强弩手应战,杀伤了公孙瓒的不少骑兵,公孙瓒的部队没有认出袁绍,也渐渐后退。 稍顷,麹义领兵来迎袁绍,公孙瓒的骑兵才撤走了。 虽然此战公孙瓒南侵失败,但是其还是占了渤海郡、河间国等在内的半个冀州。 随后双方继续在冀州对峙,大小战争不断。 此战对双方都没有做成重大损失,但袁绍于此战中成功停止了公孙瓒的南侵,大大挫折了其锐气。 当姜滔听到袁绍挡住了公孙瓒的南侵,也是很高兴。 这样公孙瓒一时也不会对自己的青州下手了。 要知道,战前公孙瓒可是十分膨胀。 其不止自己任命了冀州刺史严纲,还因为兖州刺史刘岱不帮他,就自己任命了单经为兖州刺史。 要不是青州被姜滔所占,公孙瓒还不想多树敌,其还打算直接再任命一个青州刺史的。 如今公孙瓒被袁绍阻挡,自己也有了喘息的时间。 至于袁绍为此死了多少人,姜滔反而不在乎。 不过姜滔也知道,虽然此战袁绍惨胜,但是明年初,公孙瓒重新发动进攻,袁绍就会惨败。 那时没有袁绍阻挡,怕公孙瓒便对对自己的青州下手了。 所以姜滔必须在此之前,治理好青州,安定青州民心。 这样自己才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不惧公孙瓒的军势。 于是姜滔下令青州各郡国,开始全境清剿青州黄巾余孽,连各地贼匪皆不放过。 并言,若其不愿再为贼,愿归乡者,皆可既往不咎。 如此剿抚两用,青州境内治安一下良好了起来。 姜滔也知,青州流民多,乃是很多土地多是咸碱地,土地产量少。 如今是生产技术,还没有办法治理盐碱地。 但是可以增加田地数量,多开垦荒地。 且青州降雨在北方来说,也不算少。于是下令各郡国,招募流民,兴修水利,以工代赈。 此时正值冬季,姜滔又下令,以县为基础,各县官府组织当地百姓疏通河道,修建河堤,以免明年有水患。 此时青州新附,虽然刚刚秋收不久。但各地仍然缺粮严重,很多地方若是长久实行以工代赈,怕是坚持不到明年秋收。 于是姜滔又令自己的白手套沈万孙洵等人,趁着各州秋收不久,粮价处于低峰,前往各州购买粮草。 因为姜滔知道,怕是明年,各地战争更加激烈,那时想再购买粮草,怕是很难了。 为了筹集金钱买粮,姜滔还从牢中提取了一人,名为赵奎。 此人因为盗挖一个世家的祖坟,被通缉抓捕。 当时因为此举为人不齿,引起公愤,影响很大,所有姜滔也有听说。 当姜滔听说以后,立刻想到了曹操设立的摸金校尉。 便找来陈金,单独跟他谈了很久。 不久,那个赵奎便被陈金以其最大恶疾,要亲自提取问斩,以平民愤。 从此世间便再无“赵奎”之人,只是突然多了一个叫“胡三”的人。 其组建了一个团队,只偷偷盗窃各地无人看守的王陵。 但凡其盗挖出黄金玉器,自己只留一成,其余全部秘密送到陈金处。 但是其不知,这些财宝,又被陈金原封不动的秘密送到了姜滔处。 姜滔让亲信分门别类,把一些常见的,又交由沈万孙洵等人,让其处理换成金钱买粮。 里面珍贵且少见的,则是收藏起来,有些不易保存的,甚至被姜滔又派人埋到了地下。 一方面是保护文物,另一方面则是怕这些东西出世,引起他人怀疑。 如此,当大汉各地战争不断,但青州却是遍地工地,仿佛青州一下子不缺粮了,到处都在招募流民。 渐渐的,青州之地犹如太平盛世的言论流传各州郡。 当其他州郡的百姓,为躲避战乱灾荒,首先想到的就是逃往青州。 青州的人口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一些人才,避难到了青州,让姜滔有了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