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之败家儿子第141章 验
即便皇帝屡次召唤,普济真人也坚辞不就,理由是修道之人应以读书修行为本,炼丹乃是旁门左道。他直言不讳:“陛下若欲学经,小道自当恭敬前往;若欲炼丹,小道却不敢奉召。”</p>
正因如此,普济真人虽被世人冷落,却因太皇太后的赏识而声名鹊起,龙泉观也因此水涨船高。</p>
如今,太皇太后下令普济真人核验经文,可谓是天赐良机。</p>
王艳连忙捧着经文,兴冲冲地前往礼部。礼部道录司的官员一见是太皇太后的圣谕,哪敢怠慢,立即恭敬备至。</p>
然而,他们心中却不禁暗自嘀咕:究竟是什么样的重大事件,竟然需要太皇太后亲自过问?</p>
通常,若是普通道士,只需一纸公文,道录司便可将其传唤。然而普济真人身份特殊,因此礼部官员亲自携带《道德真经集义》,前往西直门外的龙泉观。</p>
到了山门前,官员们先通报了身份,然后才得以入观。普济真人喻道纯,正在吕祖殿中潜心研读经典,一听太皇太后的口谕,不禁疑惑重重。</p>
自成化二年起,他已被封为体元守道悟法高士,掌管龙泉观,又封为普济真人。成华皇帝驾崩后,弘治皇帝继位,更是赐予他“安恬养素冲虚湛然演法靖化普济真人”的尊号,名号之长,显赫之至。</p>
皇家还赐予他二品银章,使得他在道门中声望极高,被誉为正一道在北林的领袖。</p>
在这古老的大明帝国,只有两股道门之力得到了皇室的亲封,北方的北林,那是全真教的圣地;而南方的江南,则是正一道的摇篮。自太祖高皇帝起,这两大道门便被钦定为国教,其他道门即便历史悠久,亦因未得朝廷垂青而日渐式微,或沦为两大教派的附庸。</p>
</p>
在全真教一统北林的威势下,正一道几乎成了稀有物种,唯有京师白云观独领风骚。而江南正一道的高人普济真人,却在北林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真可谓独树一帜。</p>
今日,喻道纯真人亲自出迎,将一位朝廷官员引至吕祖殿,宾主落座,官员说明了来意,随后呈上了《道德真经集义》。</p>
听闻有人竟敢对道德经妄加解读,喻道纯真人顿时眉宇间泛起不悦之色。</p>
这样的歪风邪气,在这道法昌盛的朝代,已经算是绝迹了。</p>
自太祖高皇帝钦定正一道和全真教为正统道门以来,朝廷对道门的监管愈发严格,为了遏制邪教歪说,道录司常常严惩不贷。</p>
毕竟,道德经的解读,已经成为了朝野上下言行的准则。然而,总有一些心怀叵测之徒,借道德经之名,暗中曲解教义,聚集各方势力,图谋不轨,此等恶行,在道门中屡见不鲜,自然引起了喻道纯真人的极大反感。</p>
他郑重其事地说:“请放心,贫道必当细查。”</p>
在官员离开后,喻道纯真人召集了几个忠心耿耿的弟子。</p>
这些弟子们,都是跟随喻道纯真人数十年的老将,他们盘膝而坐,真人指向一个弟子道:“你来读……”</p>
“是。”那弟子恭敬地应诺,拿起《道德真经集义》,朗声诵读道:“夫道者,元x虚无,混沌自然,二仪从之而生,万有资之而形,不可得而为名,强为之名曰道……”</p>
起初,喻道纯真人的脸色凝重,其他弟子也满脸愤慨。</p>
正一道和全真教虽各有解读,但内部分支之间,仍保持着相互尊重。然而,眼前这不知出自何方的经注,显然是某些心怀不轨之徒的杰作,众人之首,宜以‘道’一字句绝,如同经中‘道冲而用之’之章,便是一笔揭开‘道’的神秘面纱……”</p>
喻道纯的目光落在了下一句,竟是不由自主地瞳孔紧缩。</p>
这一句,依旧是对“道可道,非常道”的深刻解读。</p>
他不禁低声自语:“故首章之绝,宜以‘道’一字句绝……果然不同凡响,以‘道’为绝,正是《道德经》的根本精髓……”</p>
一番阅读之下,喻道纯的眉头愈发紧锁,这本经注,与历代经注相较,竟非但不显得叛逆,反而让他有一种与自身所悟之经相融汇的奇妙感觉!</p>
这种新颖的解读,如同春风拂面,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p>
喜欢古代之败家儿子请大家收藏:()古代之败家儿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