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平安第243章 大梁典当律法巴蜀潜山先生
那老朝奉颤颤巍巍地走了过去,这种阵仗,看起来不像是要审案啊,难不成是请我们俩人来喝酒。眼角一瞟,看到,李鲸飞先生的档案。别说还真让我查到了,献帝十三年的进士,排名不高,二甲第十七名(相对的不高哈,一甲就三个,二甲十七,那就是全国第二十名)。当时被外放了个县令,官声和政绩都不错,户部正打算把他调入梁城,他却在兴帝三年挂印而去不知所踪,直到那年年末却突然就混进了我37小队。虽然个中还有诸多疑点,但大体上能对得上。 孙逸尘这就为难了,老朝奉的表现,代表了默认……他有心帮忙,但现在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途径了,就是对小强的金刚杵重新估价,看看能否压低一点,减少些损失。若是100两,10倍就是1000两,至于老朝奉的死活,在孙逸尘心里倒也没怎么在乎,大不了就降为朝奉呗。若是能把估值再降低点,那就最多两倍赔偿了。 “这位小哥,你说你朋友典当的物品,被低估了价值。这,单凭你说,只怕难以服众。这样……要不你展示一下,然后我们再请南郑的鉴宝师傅看看……若是要稳妥的话,最好是请梁城福兴楼的……只是那里的大朝奉,请来那耗费可不少啊。小哥,你说呢?“ 孙逸尘这是一个巴掌一颗枣啊,我还真有点为难了,确实,典当物的估价,我单方说了真的不能作数。那南郑的鉴宝师傅……我就更无法信任了。真的请梁城的大朝奉,不但价格不菲还旷日持久…… “孙郡守,不如……在我蜀国,朝奉分为5级,最高级被称为“神匠”。整个蜀国目前只有2人,其中一位正在本公子使团内。郡守,是否愿意我蜀国“神匠”出手一次,免费的哟。“,刘琴一直在边上看戏,此时却突然发声,却让人无法拒绝,蜀国”神匠“,地位超然,这几千两的活,若不是公子琴吩咐,他们才不屑于出手。且”神匠“极为看重自己的声誉,让他们作假,他们宁愿以死相抗,不但在蜀国,就是东洲各国典当行业,也无不敬仰。 老朝奉的脸色,从死灰,又逐渐变成狂喜,这朝奉一生,若能得神匠指点一次,那便死而无憾了。什么名声,什么级别,都不重要了。 这是将了孙逸尘一军啊,他多大的官,敢质疑蜀国神匠,那就是对蜀的蔑视…… “如此,自然再好不过,敢问公子,这位神匠大人,名讳?“ “我们这位神匠先生,姓乾,名竹!“ “潜山先生!?!?“,那老朝奉不禁大声道。 “正是,乾竹先生,字潜山。“,那公子琴也是无比郑重地答道。 我们这些外行,也不太懂这典当或者鉴宝行当里的事,不过从老朝奉的失态看来,这位潜山先生,只怕是业界,神一般的存在。 据说,蜀国神匠,当年就是为雒县的青铜神树和纵目面具,进行断代考证,当时蜀国还有第三位神匠,就是在这雒县遗址的勘探中,总体负责的那位。他拒绝将雒县遗址判定为宓族遗迹,有违了诸葛的意愿,两厢僵持不下。最后那位神匠,投崖自尽也拒绝屈从。诸葛还想请另两位神匠出马,但那两位仔细考证了投崖自尽这位神匠的勘察记录后,不约而同严词拒绝。 这些……都是雒县宓族之行所了解到的,宓族虽然需要那一块土地而选择了对蜀丞相虚以委蛇,但骨子里是极为佩服那个以身明志的神匠。在宓族内迄今还保留着这位先生的神龛。 这公子琴,出使梁国,带这么个宝贝,所图为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