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爆浆史第146章 刘据被迫造反 长安事态紧急
刘彻正在思考怎么应对,长安城那边又来人了,也是连滚带爬跑来的,这位是丞相刘屈髦的长史。</p>
长史也说不得了太子造反了。</p>
这就由不得刘彻不信了,三拨不同的人都说刘据反了,看来这个事已是既成事实。</p>
这么危急的时刻,中国移动不知道干嘛去了,为什么不给这爷儿俩空降两部手机。</p>
刘彻眼神发亮,身上的病不知道为什么也没了,彷佛一头懒散的雄狮忽然遇到一个对手,精神百倍。</p>
刘彻问长史,城里都造反了,你还跑来做什么,丞相呢?</p>
长史说,丞相没有接到陛下的命令,不敢有动作,所以让我来请示。</p>
都造反了还不动!要他这个丞相干什么吃的。</p>
刘彻紧急拟了一道诏书,让长史回长安知会刘屈髦,想办法把事情摆平。</p>
这个动作相当于把刘据的事定性了,就是造反。</p>
不过刘彻这封诏书内容似乎有值得商榷之处。</p>
“捕斩反者,自有赏罚。以牛车为橹,毋接短兵,多杀伤士众!坚闭城门,毋令反者得出!”</p>
橹就是盾牌。诏书中没有提到刘据的名字,只有反者二字。而且说尽量不要贴身肉搏,少伤人,不要让人跑出去。好像有字外含意。刘彻一贯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也是尽量这么做的,杀女儿杀外甥杀丞相,刘据已经被定性为造反了,造反者当诛。刘彻的意思好像是想保住刘据的命,但是又不好直说,所以提醒刘屈髦,不要伤害刘据。</p>
谁知道,可能是我又望文生义,胡说八道了。</p>
随即刘彻下令,回长安,同时火速命令附近各郡县,抽调兵力,驰援长安。</p>
儿子长出息,会造反了,老子奉陪到底。</p>
长安城内刘据也没闲着,继续增强自己的兵力。这个事情就是这样,刘据如果一个人战斗还好,只要一找外援,就感觉外援不够。未央宫和长乐宫的警卫队并没有多少人,刘据觉得太少,于是又把长安监狱里的犯人们都放出来了,分发兵器武装成军。犯人上战场是老传统了,也不足为奇。刘据还觉得不够。长安城内军队很多,首都戍卫队的南北大营,南军跟着刘彻出去了,北军还在;还有长水营和宣曲营,这两个地方驻扎的是匈奴骑兵,由投降过来的匈奴人组成,战力很强。</p>
刘据派人去北军大营和长水宣曲营,假传圣旨,把这三支大军诳过来。只是没有虎符,很难讲能不能调动,刘据只希望这三支队伍的指挥官不要那么坚持原则。总之长安城所有能打仗的人,刘据都想掌握在自己手里,做就做到最大,此时的刘据绝对不愧为刘彻的儿子。</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