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人物专访》特辑(十)(2/2)

作者:永远的暖秋

跨界巨星第二百四十八章 《人物专访》特辑(十)

寂静欢喜。”

刘方依旧把这首诗歌打在了屏幕上,让大家能看个仔细。

这首诗是前世一个叫扎西拉姆多多的人创作的,因为笔体和情感表达酷似藏传佛教第六世活佛诗人仓央嘉措,而诗火人不火,被人们误认为是活佛诗人仓

央嘉措所作。所以,很多网上标明这首诗是仓央嘉措的作品。至今,依然有很多网络如此标注。但其实,真的不是仓央嘉措的作品。

扎西拉姆多多,名字似乎是藏人,可实际是个真真的赝品。她的原名:谈笑靖,汉族,广东人,出生于1978年。原诗的题目是《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是年轻的女作者2007年5月15日创作于燕京。

她曾是从事it行业的市场经理,拿着月薪3万的高工资。她曾自视甚高,她也曾因相恋三年多的男友抛弃了她而成了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后拜在一位印度高僧门下。她曾不下十次去往印度,多年后在印度结识了一位同样拜倒在这个高僧门下的一位德国人,开启了彼此的心门。恋人虽是恋人,她每年去印度拜会上师,也相会一直在印度修习的他。然后,她回国,而他依然在印度修行。

怎么说呢,这俩人说高尚一点,有点像是柏拉图式的恋人吧。让刘方说的话,或许,他们吃斋念佛,实在是太不靠谱。因为我是食肉动物,恋人就应该在一起,不在一起,那是纯牌耍流氓,要板砖伺候。玩神马神交啊,交了半天,每一年还不是要交流到……,咳咳。罪过罪过,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反正这肯定不是刘方能选择的生活。

现场观众,包括女主持人都在认真琢磨着刘方打在屏幕上的诗句,继而掌声四起。

底下的二女也松了一口气。她们更清楚,最好不要把有的事情暴露在明面上,她们现在可是国家领导人的子女了。

文欣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身旁的二女。

和现场观众表现的还理智不同,网上却是一片哗然。

那个认证的诗词协会的知名诗人再次发声:“这家伙写得太非人了,字里行间就好像一个老僧入定一样,这爱情居然被他写出了佛家的味道,太超脱了。”

另一个现代诗人也评论道:“这首诗咋看起来,好像很平淡、很虚拟,但真正的居家过日子的爱情,它就是爱人之间那么默默相爱,有区别于轰轰烈烈的谈恋爱时期。”

“刘方小友,你这个诗怎么把自己写得和我一个岁数啊?是不是平时太劳累了?不过,这首诗歌写得是真的好。整首诗说的是一种纯净无争的爱,没有世俗的尘埃,没有人间烟火!从诗里我可以深刻体会到‘无声、大爱不宣’的含义。正如这首《见与不见》中所说的那样默然相爱,寂静欢喜。无论你见与不见、念或不念、爱或不爱、跟或不跟,我的爱都无所不在。”金大师也评论道。

清华中文系教授和燕大陈放教授也都齐声赞叹。他们都知道刘方和现场那两个女孩其实是事实婚姻,有的东西写起来还是有顾虑的,但这首诗既用高水平的文学素养表达出了他们的爱情,也规避了不可言说的一些事情,令人赞叹不已。

陈茜刷评论刷到这里的时候才放松了心情。

陈老在家看到这里的时候,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普通网友的认识就和专业人士不一样了。

“以我这半吊子文学爱好者的水平,我真的好喜欢这首诗歌。心里说不出来的好。”

“写得真好!我喜欢!过后肯定要抄录在日记中。”

“莫名地喜欢,莫名地崇拜,感觉有心灵的契合。”这弄不好也是一位中毒的文青。

“刘方是真牛啊,大家都知道他身边可是有两位红颜的,这题目都能玩下来,佩服啊!”

“似乎文学大家都很认可这首诗啊。”

“嗯,包括金大师等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致好评啊,刘方的东西每次都是这样,也邪门了。”

“……”

女主持人等现场安静下来,才问向观众:“大家对刘方先生这首现代诗还满意吗?”

“满意!”众口一词。还有谁敢不服?

女主持人笑了:“看来大家对刘方先生还是很崇拜的,意见很一致啊。”

现场观众们又是一阵轻笑。现在,刘方可是国人的大爱,几乎方方面面都能找到他正能量的影子,不崇拜他崇拜谁。他现在就是作出来了一坨狗屎,观众们也会喜欢。

“对了,刘方先生,你们方方集团有一个外国专家团,很多人不知道,他们主要是起什么作用的?”女主持人问道。

刘方一愣。似乎是文艺方面的专访,怎么突然间又跑到企业方面去了?

陈老也竖起了耳朵。这个可是一直没跟外孙详细了解的事情,现在正好可以听听刘方的解释。

刘方也知道,自己设立这个外国专家团一直还没有作出正面说明,现在这个专访正好是一个解释的机会。他立刻说道:“这个外国专家团都是当今世界在各科研领域的王者,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各自领域顶尖的科学家。他们的作用,我目前的设想有三个。”

众人也都通过一些报道对方方集团这个外国专家团有所了解,包括女主持人也都全神贯注,好奇地听刘方继续解释。

“第一个作用是,给我们的青少年指明前进的方向。我个人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发展起来、兴盛起来、富强起来、强大起来,必须要靠科技兴国。而科技兴国的前提是,教育为先!我个人的打算是,准备下一步,方方集团要在全国县级单位各建立一个科技宫或者叫科技馆,免费捐赠给当地的教育部门,由当地的教育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并组织初、高中,甚至大学的学生,定期接受科技教育。那这个科技教育的内容,就是由这些外国专家团每年、每个人结合他所擅长的领域,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利用数字影像介绍当今最先进的科技成就,和它们对我们社会发展进步所带来的巨大作用,以及对这些科技未来发展的预测。”

“通过这些教育,让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们先粗浅地了解当今科技最前沿的东西,继而可以培养他们早期的兴趣方向,真正有兴趣的同学更是能早早就知道要往哪个方向而努力,而不是瞎子摸象一般,大家都死读书,读死书,不知所谓,不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些专家的数字影像资料未来我们会定期向这些科技宫免费更新供应。当然,最好是我们和国家的教育部门能够对口对接,可以更加充分去发挥这些资料的教育功能。这些个科技宫或科技馆的将来是不是会面向社会开放,也将由教育部门自主决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