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追光者第132章 明朝海上贸易与抗倭风云
戚继光出生于 1528 年,16 岁时继承祖上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20 岁时远赴蓟门戍边经年,积累了一定军事经验。 张居正慧眼识才,举荐27岁戚继光。调任浙江御倭前线。初至浙江,他目睹卫所军兵腐败无能,于是决定自行招募新兵。 两年后,戚继光又受张居正举荐,调任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开始了他在浙江的抗倭生涯。 在浙江期间,他创建了令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并运用独特的战术和严格的治军方法,取得了多次胜利,为抗击倭寇、保卫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倭寇肆虐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嘉靖三十六年(1557 年),戚继光开始在浙江招募士兵,精心训练,逐步打造出了一支军纪严明、作战勇猛且战术灵活的军队——“戚家军”。 为有效抗击倭寇,戚继光深入研究东南沿海的地形和倭寇的作战特点。他创造性地发明了“鸳鸯阵”等独特战术。“鸳鸯阵”以十二人为一作战基本单位,长短兵器相互配合,灵活多变。 嘉靖四十年(1561 年),倭寇大举进犯台州沿海。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龙山迎敌,奋勇拼杀,将倭寇一路追击至雁门岭,并成功斩杀倭寇首领。 在短短一个月内,戚家军九战九胜,部分倭寇坠入瓜陵江溺亡。残余倭寇再次侵犯台州,戚继光在仙居果断出击,将其一举击破。此役,戚家军以极少的伤亡几乎全歼倭寇,戚继光因功擢升为都指挥使。台州之战,戚家军威名远扬。 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倭寇进犯福建。横屿之战爆发,该地四面环水,地势险要。戚继光指挥将士们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在壕沟里艰难前进,成功大破横屿倭寇。随后,戚家军乘胜追击至福清,端掉了倭寇的多个据点。 嘉靖四十一年冬,兴化城遭倭寇袭击。兴化长官刘显不敢进攻而被弹劾。次年二月,朝廷派谭纶支援兴化。三月,平海卫都指挥欧阳深中埋伏身亡,平海卫被倭寇所占。 四月,戚继光率兵支援。谭纶以戚继光为先锋,与刘显、俞大猷合力围攻平海卫,最终成功光复兴化。戚继光因功被升为都督同知,世代承袭千户职位,并代替俞大猷成为福建总兵。 嘉靖四十三年(1564 年)二月,一万多倭寇围攻仙游。戚继光率兵救援,倭寇溃败而逃。戚继光紧追不舍,在王仓坪又歼敌百余人。剩余倭寇逃窜并占据漳浦的蔡丕岭,戚继光分五哨将士攀岩而上与倭寇短兵相接,俘杀一百多人。残倭劫掠渔船逃到海上后侵扰福宁,戚继光率兵将其击败,又追至永宁再杀三百多人。至此,福建倭患基本平息。 在抗倭战争中,戚继光的卓越军事才能和出色指挥,更在于他对军队的严格训练和科学管理。他要求士兵严守军纪,刻苦训练,打造出了一支钢铁之师。他敢于创新,根据战场实际灵活应变,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 戚继光的一生并非坦途。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党争激烈。他曾得到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大力支持,张居正去世后被清算,戚继光受到牵连。 戚继光在北方练兵期间,他的改革举措使得原本能虚报 30兵员的军队,实际兵员数量达到了 90以上,大大减少了吃空饷的现象,触动了那些靠此谋取私利的将门的利益。 戚继光被罢官免职后,失去了经济来源。据记载,他晚年贫病交加,家中仅有十几亩薄田,生活困苦。在他离世时,甚至连治病的钱都拿不出来,享年 60 岁。 戚继光还是一位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发明了新式冷兵器“狼筅”,以及新式火器无敌大将军炮、虎蹲炮等。他通过总结作战经验,撰写了《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两部兵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财富。 尽管戚继光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但最终在政治斗争和利益冲突中成为牺牲品。他的军事着作和战术思想在当时未能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应用,许多跟随他的将士也受到牵连和打压。他的爱国精神,战友们牢记其教诲,继续为保卫国家而奋战。 在嘉靖二年(公元 1523 年),宁波港上演了一场激烈的“争贡之役”。当时,日本的大内氏和细川氏都派遣使团前来明朝进行朝贡贸易。 大内氏使团先到达宁波,按照正常程序进行了登记和等待。但细川氏使团后至,却通过贿赂市舶司官员,获得了优先贸易的特权。这一不公平的待遇引发了大内氏使团的极大不满和愤怒。 在明朝处理日本朝贡事务时,存在着诸多明显的漏洞和不规范情况。 明朝对于日本使团的规模和次数缺乏明确严格的限定。这导致每次前来朝贡的使团人数不定,有时过多,给接待和管理带来极大困难。 在贸易份额的分配上,没有一套清晰、公平且固定的标准。往往是根据官员的主观判断或者受贿情况来决定,充满了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贸易的顺序安排也极为混乱。没有按照先来后到或者其他合理的规则进行,导致先来的使团可能长时间等待,而后到的使团却能凭借不正当手段优先获得贸易机会。 明朝对于日本使团所带来的货品估值不科学。要么高估导致朝廷损失,要么低估引起使团不满。 在朝贡贸易的管理流程上存在诸多漏洞。比如对使团成员的身份审核不严格,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对于贸易过程中的监督也十分薄弱,无法有效防止作弊和欺诈行为的发生。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日本大内氏和细川氏的使团在贸易的份额、顺序以及相关利益分配上产生了难以调和的严重分歧,最终引发了“争贡之役”。 双方使团在宁波港相遇,矛盾迅速激化,从言语冲突升级为激烈的武力冲突。两伙人拔刀相向,大打出手,一时间宁波港陷入一片混乱,鲜血横流,造成了众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一恶劣事件的影响极为深远。嘉靖皇帝得知后极为震怒,认为日本使团的争斗严重破坏了朝廷的尊严和秩序。同时,也让他意识到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管理的混乱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嘉靖八年(公元 1529 年),朝廷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首先,撤销了市舶司,完全禁止官方的海外贸易;其次,严禁沿海居民私自出海捕鱼、贸易,一旦发现有人出海,参与者将被处以极刑,家族也会受到牵连。 海禁政策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沿海地区经济遭受重创,大量以海为生的百姓失去生计。据不完全统计,仅浙江沿海一带,因海禁而失业的渔民和商人多达数十万人。 由于正常的贸易渠道被堵死,走私贸易盛行起来,海盗活动也日益猖獗。汪直等海盗集团势力迅速庞大,他们与倭寇相互勾结,进一步加剧了沿海的混乱局势。 虽然海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倭寇获取物资的渠道,但终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倭寇问题。 直到隆庆元年(公元 1567 年),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这一政策的转变,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隆庆开关”之后,沿海地区的经济逐渐复苏。曾经被迫失业的渔民和商人重新投入到合法的海外贸易中,港口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忙与喧嚣。 海盗和倭寇残余势力时不时地骚扰沿海。地方官府加强了海防力量,组建了精锐的水师,日夜巡逻,保卫着海疆的安宁。 明朝时期的海上贸易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明初,统治者采取相对保守的政策,海上贸易受到一定限制。明成祖朱棣时期,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强大的航海能力和贸易意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 海外贸易分为朝贡贸易和商舶贸易两种形式,朝贡贸易是唯一合法的海外贸易形式,法律规定没有朝贡便不许贸易,贡舶贸易获得了无与伦比的优先地位,甚至可以免税。 港口众多,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明代州县中小港口仍有 48 处。如广州、泉州、宁波、福州等,都是当时重要的贸易港口。 经济总体繁荣,特别是在朱棣时期达到巅峰。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和纺织业有很大发展,发明了“代耕”新式农具,使用高效“榨油枯饼”作肥料,植棉采用“张五典种棉法”,灌溉采用徐光启仿制的“龙尾车”取水,实行了农业多种经营。江南稻谷、北方小麦亩产较高,甘薯、玉米等已在南北各省种植。 中国与近百个国家有过外交关系,这些国家前来朝贡目的主要有三类:一是希望得到明朝封赐;二是仰慕明朝文化;三是以贡使身份来华贸易。贸易物品包括丝绸、瓷器、茶叶、铁器、药材等,丝绸和瓷器是主要出口商品,香料、珠宝、象牙等是主要进口商品。 嘉靖二年“争贡之役”之后,海禁政策,除宁波港受影响,广州、泉州等地的贸易也急剧萎缩,繁荣的商业景象变得萧条,众多商户陷入困境。 海禁政策约束,但民间走私贸易始终存在。一些商人冒险与海外国家进行秘密交易,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部分贸易流通,但处于非法和不稳定状态。 到了隆庆开关后,海上贸易逐渐复苏,沿海港口重新焕发生机,贸易规模扩大,各国商船往来频繁,货物种类更加丰富多样。 在与各国的贸易交往中,明朝的文化、技术传播到海外,也吸收了他国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促进了经济发展,丰富了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