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苏洵、苏轼、苏辙:一门三文豪(1/1)

作者:丁凡星

历史追光者第90章 苏洵、苏轼、苏辙:一门三文豪

在北宋的悠悠岁月中,苏轼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苏东坡,他如一颗耀眼的星辰,绽放着独特的光芒。 出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 1037 年 ,四川眉州的山水赋予了他灵动的才情,书香门让主考官欧阳修大为赞赏。 由于欧阳修误以为这篇出色的文章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他将苏轼的名次由原本的。 此后,兄弟二人踏上了仕途。苏轼初入官场,便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直言敢谏,虽为百姓谋得了福祉,却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苏辙则以其沉稳和睿智,在仕途上稳步前行。 然而,兄弟俩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苏辙在官场中不断历练成长。他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和努力,逐步晋升。苏辙的性格沉稳,做事有勇有谋,且极具智慧。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他能审时度势,坚守初心,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最终位至副宰相,成为北宋朝廷的重要官员。 他积极参与朝政,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政见和建议。苏辙着有《栾城集》《栾城应诏集》等作品流传于世。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研究北宋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而兄长苏轼,才华横溢,思维敏捷,但性格相对较为直爽,锋芒毕露。这种性格使他在仕途上直言敢谏,常常得罪权贵,故而总是遭遇被贬官的命运。 在生活中,苏辙与苏轼的感情深厚至极。尽管身处异地为官,兄弟二人仍经常通过书信往来,互诉衷肠,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他们在书信中不仅交流为官的心得、对世事的看法,也抒发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 苏辙和苏轼在书法上更是有着惊人的默契。兄弟俩一同挥毫泼墨时,苏轼所写的字迹,苏辙能够完美地接着往下书写,且衔接自然流畅,以至于旁人难以分辨出这是两人共同完成的作品。这种默契不仅体现了他们在书法技艺上的高超水平,更彰显了兄弟间心灵相通、亲密无间的深厚情谊。 尤其当苏轼在仕途上遭遇困难,被贬他乡时,苏辙总是坚定地站在兄长的角度,为他分担痛苦,分享快乐。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苏辙与苏轼的兄弟之情始终坚如磐石,熠熠生辉,成为千古美谈,为后人所传颂和敬仰。 哥哥苏轼的仕途约四十年,他的一生在频繁的被贬谪与调动中度过,不是在被贬谪的途中,就是在新的任地为官,或者面临即将被贬的境遇。 尽管苏轼拥有着被众人看好的宰相之能,却因种种原因未能真正担任宰相一职。但他在各地为官期间,积极为百姓办实事,兴修水利、赈济灾民、改革弊政,深受百姓爱戴。 苏轼与青梅竹马的王弗相伴成长。王弗不仅美丽聪慧,更是苏轼求学路上的坚定支持者。他们的爱情纯真而美好,为苏轼的青年时光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 苏洵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 年)逝世,享年 58 岁。他留有《嘉佑集》《权书》《衡论》等着作,在文学上展现出独特的才华,擅长散文创作,其作品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纵横恣肆,堪称一代文豪。 苏轼和苏辙兄弟在仕途顺利考中进士后,因父亲苏洵的离世而回乡奔丧。就在这期间,苏轼的和诗词,这是他一生中创作的高峰期。 苏轼凭借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刚经历“乌台诗案”出狱的他,笔锋愈发有力,其书法作品《寒食帖》中蕴含着死灰难以复燃的深沉与感慨。 同时,在黄州期间写下了众多名着,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他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人生的挫折,在困境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在黄州苏轼的文学创作达到了新的巅峰。他将内心的苦闷、豁达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融入作品之中。《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篇横空出世,展现了他在逆境中依然豪迈奔放的胸怀。 苏轼的词在这一时期实现了重大创新。在这之前,词的题材多局限于儿女情长、风花雪月。 苏轼大胆突破传统,将词的题材拓展到人生哲理、政治抱负、山水风光、怀古伤今等诸多领域,使词从“艳科”的狭隘范畴中解放出来,能够与诗一样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他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豪迈奔放之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势恢宏;又有婉约细腻之篇,如《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情感细腻。苏轼对词的改良,极大地提升了词的文学地位和艺术价值,为后世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后来,苏轼又有了。 苏轼的政治生涯起起伏伏,但无论身处何地,他都能凭借着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为当地百姓谋福祉。 公元 1084 年,苏东坡结束黄州四年多的生活,奉朝廷调令返京,担任礼部郎中。在朝廷的时间不长,约一年左右。 苏东坡因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在诸多政事上政见不合。公元 1089 年,他再度被贬,此次被贬至杭州,出任杭州知州,任职约两年。 当时的杭州西湖,水浮莲肆意蔓延,湖水严重淤积,水利状况糟糕透顶。苏东坡到任后,立刻与当地官员深入交流,坚定地扛起了治理西湖的重任。 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曲折。资金极度匮乏,人力严重不足,技术手段落后,种种难题犹如重重高山横亘在前。 但苏东坡毫不退缩,他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地组织民众展开大规模的疏浚行动。挖出的大量淤泥无处安置,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苦思冥想,苏东坡终于想出了用淤泥筑起苏堤的巧妙办法。 与此同时,他精心构思设计了三潭映月。每当明月高悬,月光透过三个石塔中的圆孔倒映在水中,宛如十五个月亮散落在湖面,波光粼粼,如梦如幻。 周边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荷叶轻轻摇曳,荷花散发着阵阵幽香,与三潭映月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西湖治理工程大功告成。西湖的美景更胜往昔,湖水清澈如镜,岸边垂柳依依,苏堤宛如一条绿色的长龙蜿蜒于湖面之上。 百姓们欢呼雀跃,称赞他是救民于水火的大恩人。当地官员也对他的智慧和毅力钦佩不已,对他的领导才能由衷赞叹。 这一非凡事迹传到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对苏东坡的功绩赞不绝口,认为他心系百姓、德才兼备;但也有人心怀嫉妒,恶意诋毁,企图抹黑他的成就。 苏东坡为此情此景欣然挥笔,写下诸多诗词文章,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西湖的迷人风姿。 他治理西湖的功绩,永远铭刻在杭州的历史长河中,成为后人传颂的千古佳话。 苏轼的一生,虽与朝廷中的某些政见不合,但每到一处地方任职,他都能与当地官员协调合作,无论顺境逆境都能泰然处之、积极生活的人生态度。 他的每一段经历,都是对生活的深情拥抱;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心灵的真诚倾诉。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何为坚韧,何为豁达,何为对生活的无尽热爱。 苏轼漂泊了一生,在他的晚年,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房子,朴素中蕴含着雅致。小院清幽宁静,石径曲折,几株梅兰竹菊绽放其间。屋内,客厅摆着一张平实的木桌和几把老旧的椅子,书房里书籍满架,墨香弥漫,卧室的床铺干净整洁,温馨宜人。 苏轼以为可以颐养天年了,一生在仕途上历经磨难,多次遭遇贬谪。结果在公元 1094 年,62 岁的他被贬至岭南惠州。苏东坡这一次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于是他交代了很多的事情,只带上了儿子陪伴左右,在惠州,担任的官职低微,但他并未因此消沉。 苏轼积极参与当地的民生建设,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作物。同时,他还致力于推动当地的教育发展,为学子讲学授课,传播知识和文化。 苏轼尽情享受岭南的独特风光和美食。他品尝了鲜美的荔枝,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表达了他对岭南生活的热爱和对困境的坦然。 命运并未放过他,不久后,苏轼又被贬至海南岛的儋州。在儋州,他克服了艰苦的环境,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传播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 公元 1100 年,朝廷大赦,苏轼踏上北归之路。可惜,公元 1101 年,苏轼在北归途中于常州逝世,享年 65 岁。 苏轼去世后,其弟苏辙悲痛万分。苏辙按照当时的礼仪和家族的传统,妥善安排了苏轼的后事,并尽力整理和保存苏轼的遗作、遗物,以缅怀兄长并传承其文学和精神遗产。 苏轼共有四子,分别是苏迈、苏迨、苏过、苏遁。苏迈曾随父辗转于各地,仕途上未有突出成就。苏迨自幼体弱,在仕途上也表现平平。苏过文学才华较为出众,随父在贬谪之地生活,受苏轼影响颇深,能诗善文,在文学上有一定成就。苏轼的后人在历史上虽未有特别显着的作为,但苏轼的文学造诣和人格魅力对其家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世界报》在 2000 年,评选了 1001 年至 2000 年间的 12 位“千年英雄”,在此次评选中,中国人里只有苏东坡获此殊荣。 这一评选充分彰显了苏东坡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和巨大影响力。它不仅是对苏东坡个人成就的高度认可,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