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喜讯(1/1)

作者:落花煎茶

重生全家齐穿越:福宝锦鲤吃瓜忙第174章 喜讯

张四娃体谅朱师傅的颜面,没有真的接受师父的称呼,而是邀请他们加入自己的酒楼,承诺会传授独家菜谱。 这群视菜谱为珍宝的厨师们深受感动,当即决定跟随张四娃,共同奋斗。 随后,酒楼的厨师团队组建完毕。 徐莉云又回到张家村,请村长帮忙挑选服务员,并鼓励乡亲们扩大种植蔬菜、养殖鸡鸭,张家村因此成为了酒楼坚实的食材供应后盾。 经过一番紧张有序的筹备,逸轩楼终于在一片热闹非凡中拉开了序幕,日后它将成为大周国闻名遐迩的地标。 开张之日,为了增添喜庆气氛,徐莉云特意请来了舞狮队在门前表演。 随着锣鼓声响起,东阳街上的行人几乎都被吸引而来,精彩的舞狮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加上张家不惜重金燃放的鞭炮,更是为新酒楼吸引了大量顾客。 徐莉云与张四娃宣布逸轩楼正式营业,首日菜品八折优惠的消息一出,围观的人群瞬间沸腾,许多原本没有就餐计划的路人也被这股热情所感染,纷纷动了心。 正当剪彩仪式圆满结束,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名村民急匆匆跑来,对着徐莉云他们大声报喜:“莉云,快带孩子们回家看看,你们家老大张楼轩考中了秀才,而且是全县第一名!报喜的官差都已经到家了,赶紧回去好好招待,沾沾喜气!” 徐莉云闻言,心中一怔,这段时间全家人忙于酒楼的开业,竟忽略了张楼轩和老二父子。 没想到,张楼轩竟然一举高中秀才,而且还拔得了头筹!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如同锦上添花,为张家的荣耀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懂事的张四娃眼见形势紧迫,连忙以一种近乎焦急却又不失礼貌的语调催促着徐莉云先行一步回家,以便及时接待即将到来的官差。 他与萧廷则选择留下,共同照应这刚刚开业不久、尚显稚嫩的酒楼。 在张四娃心中,有他这个经验丰富的助手,再加上那位精明强干、总能运筹帷幄的掌柜坐镇,即便是面对任何突如其来的挑战,这酒楼也定能安然无恙。 徐莉云没有片刻犹豫,她温柔地抱起尚在懵懂中咯咯笑着的小女儿,同时招呼着五娘和小幼娘,三人迅速登上早已备好的马车,马鞭一挥,马车便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去,朝着家的方向飞奔。 随着她们的离去,原本围聚在一旁的好奇群众仿佛找到了新的焦点,立时将那位报信人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要求他详述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位报信人身着朴素,面带几分文人特有的儒雅,自家的孩子也在文人巷的私塾里念书,对于科举之事自然略有所闻。 他一接到这令人振奋的消息,便迫不及待地赶来分享喜悦,此刻面对众人的好奇询问,自然是乐此不疲地将这份喜讯传播开来。 当众人得知,这新开业的酒楼老板家的小子,竟然真的在科举考试中一举中了秀才,而且细细打听之下,更是惊讶地发现,那位长子不过十几岁的年纪,竟能在众多考生中拔得头筹,成为考试的头名。 这一消息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大伙儿在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对这家人由衷的敬佩。 家中但凡有孩子踏上读书考取功名之路的家庭,都不约而同地想要靠近这股好运,希望能沾染些许喜气,仿佛这样就能让自家的孩子也受到文曲星的庇佑。 心中怀着这样的期许,原本只是围观凑热闹的百姓们,三三两两地走进了酒楼,决定点上几道菜,亲身体验一番。 恰逢今日酒楼开张大吉,菜品价格格外亲民,大伙儿这才舍得打开荷包,享受一番。 尽管逸轩楼提供外送服务,但这仅限于店内消费达到一定数额的顾客。 于是,那些未能达到标准的食客,便选择将美食打包,带回家中,让家中的孩子们也能品尝到这难得的美味。 原本,许多人以为这逸轩楼不过是徒有其表,内里与山悦楼一般无二,平淡无奇。 然而,当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菜肴摆上餐桌,全家老少无不为之惊艳! 在这城关县这等小地方,名厨难觅,所谓的“大师傅”也不过是菜式稍多,口味勉强及格。 而朱师傅凭借其深厚的烹饪基础,加之张四娃提供的独门秘籍指点,技艺早已日新月异,即便是最普通的家常小炒,也能炒出别具一格的风味。 那些打包回家的食客,个个赞不绝口,就连原本埋怨丈夫浪费钱的妻子,在尝过菜肴之后,也纷纷点头称赞,心悦诚服。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酒楼老板家竟能培养出一位秀才儿子,这无疑让人们对这酒楼的食物又添了几分遐想。 难道这聪明伶俐的秀才郎,就是吃着这些美味佳肴长大的?这样的念头在人们心中悄然生根,无形中又为逸轩楼的菜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魅力。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商队也开始活跃起来,纷纷踏足城关县。 以往,这些商队总是习惯性地前往山悦楼举办宴席,洽谈生意。 然而,这一次刚踏入小镇,他们便被一座比山悦楼更为气派的新酒楼所吸引——那正是重新开业的逸轩楼! 出于好奇,不少商人决定尝试一次,结果却彻底被这里细致入微的服务和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味菜肴所征服。 特别是位于三楼,专为商人设计的大包间,其装修风格既讲究又不失温馨,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对客人的关怀,商人们的心瞬间就被俘获了。 此外,有的商人早已厌倦了山悦楼的种种憋屈,有的则是单纯想巴结张家,于是,关于山悦楼近期遭遇的不幸以及那对虎鹤兄弟的种种劣迹,开始在各个客栈间悄悄流传,甚至连刘掌柜和酒楼老板的不堪往事也被一一揭露。 商人们虽然自身或许也有诸多不足,但在外行走,名声至关重要。 若公然支持山悦楼,岂不是间接承认自己也是那般不择手段之人? 为了维护自己在商界的形象,他们不得不摆出一副不屑于山悦楼的姿态,从此改道而行,不再光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