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李纨,余乃谦谦君子第131章 上司故弹劾
“大人,封晟与刘茂吃下家人送来的食物之后,不久就暴毙身亡了。”姜小白的声音颤抖着,带着难以掩饰的忐忑,在王睿面前显得惶恐不安。 昨日有人前来探访,说是家人思念至深,不由分说地硬塞给姜小白等锦衣卫大笔银子。 按理说,皇城司衙门可不是寻常之地,所关押之人绝非普通百姓。 有人前来探望,必须要上报的,可姜小白等人却被那白花花的银子迷了眼,擅自做主放了行。 王睿听闻带着林夕瑶赶到牢房,只见封晟与刘茂两人直挺挺地躺在冰冷刺骨的地板上,七窍流血,面容扭曲,死状惨不忍睹,令人毛骨悚然。 不用细想也能明白,定是服毒而亡,只是究竟是自愿服毒还是被人逼迫,却是不得而知。 封晟与刘茂本已准备移交刑部,在这关键的节骨眼上出了这等要命的事,王睿定然难辞其咎。 这二人贪赃枉法,所涉金额数目巨大,但依律至多也就是流放之刑。如今这般突然暴死,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知晓了某些足以致命的秘密。刚被擒获之时,或许还心存侥幸,未曾吐露半分。然而,幕后黑手如今为求自保,决定杀人灭口,以绝后患。 林夕瑶手持银针,插入剩饭剩菜之中,片刻之后,只见银针瞬间变黑,抬眼看向王睿,说道:“大人,银针变色,再瞧这二人的死状,依我之见,应是中了砒霜之毒。” 王睿的脸色愈发阴沉,怒喝道:“姜小白等人玩忽职守,致使犯人命丧黄泉,扣除俸禄三个月,即刻打入大牢,等候发落!” 姜小白等人一听,顿时吓得面如土色,“噗通”一声齐齐跪地,磕头如捣蒜般哀求道:“大人饶命啊,饶命啊!” 张平本欲为这几人求情,可当他对上王睿冷若冰霜的眼神时,到了嘴边的话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无奈地挥挥手,命人将这几人速速押了下去。 皇城司东城衙门长期以来风气不正,懒散傲慢之风盛行。 此次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地整顿一番,恩威并施,方能树立威严,所谓心有猛虎,亦能细嗅蔷薇。 “将这两位前上司抬入停尸房,速速通知其家人前来见最后一面。”王睿强冷冷地吩咐道。 “诺。”手下人唯唯诺诺,赶忙照办。 韦东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大人,依属下之见,是否要根据姜小白等人的描述,在全城展开搜捕?” 王睿眉头紧锁,缓缓摇头道:“此举断不可行,送饭之人自称是家人,不过是个幌子罢了。再者,对方极有可能早已易容改扮,这茫茫人海,犹如大海捞针,又该从何处寻起?” 出了这等大事,王睿心里跟明镜似的,自己定然会被那些言官和御史大夫们狠狠弹劾一番。不过,只要能保住官职,一切还有转机。 朝会之上,一切正如王睿所料。在商讨完一些日常政务之后,御史中丞司马欣挺身而出,义正言辞地弹劾王睿管教不力,致使前任正副都指挥使死在狱中,慷慨激昂地说道:“微臣恳请陛下,将王睿革除官职,永不再录用为官。” 其他大臣听闻,心中不禁暗自嘀咕,这司马欣未免也太过狠绝了些。不过是下属的疏忽,导致犯人死在狱中,怎就至于要革除官职? 后来王睿方才知晓其中缘由。原来,司马欣当年入京参加科举之时,在一场士子宴会上,对风姿绰约的齐国长公主一见倾心,惊为天人。此后,有幸入选御史台,因齐国长公主身份尊贵,只能将这份爱慕深埋心底。 司马欣的正妻病故之后,并未续弦。恰逢齐国长公主守寡,本欲借机上门求亲,以表衷肠。岂料,长公主竟对王睿心生情愫,对司马欣的殷勤示好全然不理。 司马欣暗中打听之后,将王睿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如今逮到这般绝佳的机会,自然是要想尽办法打压王睿。 刑部尚书方谦也紧随其后,对王睿提出弹劾。毕竟刑部主管刑法及狱讼事务,在此时表明态度也是职责所在。不过,倒未像司马欣那般激进,要求革除王睿的官职,只是将如何定罪量刑之事交由元熙帝裁决。 工部尚书卢尚赞成司马欣的弹劾,一些消息灵通的大臣心里跟明镜似的,王睿此前捉走了卢尚的手下以及顿悟佛法的住持,结果发现他们皆是金国的奸细。 如今司马欣带头指责王睿,卢尚又岂会放过这落井下石的好机会。 户部尚书赵靖国倒是显得波澜不惊,仿若置身事外,对这一切充耳不闻。无他,只因此事与切身利益并无关联,自然不愿轻易插手,哪怕卢尚与他同属一党。 礼部尚书本有心为王睿仗义执言,但顾虑到元熙帝的态度,决定先按兵不动,待元熙帝做出决断后再相机行事。 吏部侍郎宋孝明则稳坐一旁,想要看看儿子宋青云口中的王睿究竟会如何应对这棘手的局面。 元熙帝心中自是偏袒王睿的,王睿是心腹之人。毒杀封晟与刘茂,十有八九是朝廷内部的权力争斗所致,想必是知晓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但表面上,还是要对王睿略施惩戒,以堵悠悠众口。元熙帝神色庄重,说道:“诸位爱卿所言不无道理,王睿何在?” 王睿连忙跪地,恭敬道:“臣在。” 元熙帝朗声道:“都指挥使王睿失职,罚通读朝廷律法,撰写观后感一篇,另罚俸禄一年,以儆效尤。” 在场的大臣们听闻,皆面面相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这惩罚简直是轻如鸿毛,不痛不痒,跟没罚有何区别? 司马欣心有不甘,还欲再进谏,却被元熙帝抬手制止,说道:“朕意已决,此事无需再议。年关将至,诸位大臣务必写好今年的反省录,如实陈述自己一年来的功过得失。” 见元熙帝已转移话题,大臣们也不敢再自讨没趣,只得齐声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