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友穿越到东晋第124章 喜忧参半
“陛下。” 王温完成了皇帝交待的命令,回到建康宫复命。 正在饮酒的司马曜,放下酒杯,问道。 “谢公如何?” 看到王温平安返回,司马曜心里安稳了几分。 “谢公闻诏,态度谦恭,颜色如常,知陛下龙体有恙,特献礼一份,托老奴带回!” 王温说完,捧出天子冕旒,又取出锦盒。 司马曜听见谢安还带来了礼物,有些好奇。 “打开!” 近侍收好天子冕旒,将锦盒缓缓打开,送至司马曜眼前。 红色的锦盒中,是一尊玉座金佛。 玉座乃是用上等羊脂白玉精心雕琢而成,质地温润,细腻。座上精心雕刻着繁复精美的莲花图案,花瓣层层叠叠,栩栩如生,似乎还散发出阵阵清香。 在莲花座的四周,还镶嵌着一颗颗精致的玛瑙,在烛火的照射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为玉座增添了几分华贵之气。 金佛端坐于玉座之上,双手合十,掌心向上,金身闪耀,灿烂夺目。佛像面容慈祥,法相庄严,透着一股慈悲与智慧。 金佛的衣纹雕刻得极为精细,仿佛能听到轻柔的衣袂之声。 端详着谢安献上的宝物,司马曜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 跪在一旁的王温,瞥见司马曜的神情,立刻掏出谢安的陈奏。 “太尉,另上表一封。” 近侍接过陈奏,呈给司马曜。 司马曜拆开信函,略略读过,放在案旁。 “差事办得不错,这金佛赏你了!” 看到近侍递上的玉座金佛,王温知道这礼物的价值,不敢去接。 “老奴,不敢,不敢!” “御赐之赏,怎敢拒之?” 说话的人是会稽王司马道子,他说完杯中酒一饮而尽。 “老奴为陛下分忧,岂敢受赏!” “朕亲政临朝,不过数载,若非汝等忠臣良将,如何稳固社稷?” 价值连城的宝物放在眼前。 王温也有些心动。 “老奴得陛下垂青,当尽衰朽之躯以报!” 王温说完,连磕几个响头。 “朕与会稽王稍饮几杯,退下!” “遵旨!” 王温捧着锦盒,跟着近侍们一同退出了东堂。 “公公得了这么个赏物,我们该讨些彩头才是!” 还没走几步路,王温就被那群近侍围在正中。 “你们啊!” 王温笑了笑,夹住锦盒,从怀里摸出一把金粒。 “这是赏你们的!” 在众人面前晃了一圈,说完又抛出老远。 众人都跑去捡金粒,给王温让出一条道来。 看着一群人手忙脚乱的样子,王温无奈地笑了笑,往住处走去。 司马道子给司马曜斟满了一杯酒,借机问道。 “皇兄,谢氏立下不世之功,为何不提及封赏之事?” “王弟!桓公故事,犹在眼前!” 听到司马曜说起桓温的事,勾起了司马道子的回忆。 桓温出身谯国桓氏,在出镇荆州之后,平定蜀地,三伐前秦之后,权势滔天威胁到了皇室的地位。 “桓温自广陵屯于白石。丁未,诣阙,因图废立,诬帝在藩夙有痿疾,嬖人相龙、计好、朱灵宝等参侍内寝,而二美人田氏、孟氏生三男,长欲封树。” 太和六年,公元371年,桓温带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废除司马奕的帝位。 他诬称司马奕因阳痿不能生育,皇子为宠臣相龙、计好、朱炅宝等人与后宫美人私通所生。 “大司马桓温率百官进太极前殿,具乘舆法驾,奉迎帝于会稽邸,于朝堂变服,着平巾帻单衣,东向拜受玺绶。” 桓温亲率百官至会稽王邸,迎司马昱入朝,拥立为帝,是为晋简文帝。 擅行废立后,桓温又大肆清除异己,致使政局不稳。 是时温威势翕赫,侍中谢安见而遥拜,温惊曰:“安石,卿何事乃尔!”安曰:“未有君拜于前,臣揖于后。” 桓温诛除颍川庾氏后,威势更盛。当时担任侍中一职的谢安见而遥拜,称其为君。 也许是谢安的放低姿态,彻底唤醒了桓温的野心。 及简文崩,群臣疑惑,未敢立嗣。或云,宜当须大司马处分。彪之正色曰:“君崩,太子代立,大司马何容得异!若先面谘,必反为所责矣。” 简文帝驾崩后,群臣惧于桓温,不敢拥立太子,都认为应请桓温决定。尚书仆射王彪之极力反对,太子司马曜方才得以继位。 “温初望简文临终禅位于己,不尔便为周公居摄。事既不副所望,故甚愤怨。” 桓温原以为简文帝临死会禅位给自己,或让自己像周公那样摄政,在太原王氏和陈郡谢氏的反对下,未能成功,大失所望,怨愤不已。 司马曜即位后,联合太原王氏和陈郡谢氏,好不容易将谯国桓氏彻底赶出权力的中心。 现在陈郡谢氏击败了前秦的百万大军。 固然避免了司马氏政权覆灭。 司马曜却也担心,谢安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桓温。 封建帝王的内心都是怀有极强的不安全感,见惯了宫廷政治的血腥,对权力失控有着极强的敏感性。 事实上,权臣自己很多时候内心并没有想过背叛。 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皇帝并不会这么想。在皇权之下,有三种威胁。 功高震主、位高权重、结党营私。 东晋的世家门阀在政治上,恰好又具有以上三种威胁。 通过政治、军事上的功绩积攒资源和人望,正是司马氏政权建立的基础。 因此,形成了皇帝和世家的猜疑链。 借着世家门阀之间的斗争,年仅十四岁的司马曜就能临朝亲政。 现在他要借着“王与谢共天下”的局面,完成对陈郡谢氏的打压。 “王弟,请看!” 酒气上涌的司马曜,直接将谢安的上表,推到司马道子面前。 司马道子缓缓打开陈奏,没等多看几眼,就笑出了声。 “皇兄圣虑深长,臣弟不能及也!” 谢安的上表,尽颂天子仁德,言臣下忠孝,言辞恳切,推辞封赏。 俨然一副忠肝义胆,殊死报国的忠臣做派。 “他不要封赏,朕倒要大加封赏!” 同为简文帝司马昱嫡子的两兄弟,推杯换盏,享受着难得的太平时节。 “你娘咋把你生得这么笨!” 听到牛钧又开始发火,指导了半天的杨行秋也失去了最后的耐心。 “让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