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版史记记第149章 张良牛逼
张良这家伙,祖上是韩国人。他太爷爷开地,那可是韩国的高官,连着伺候了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三代君主。他爷爷平呢,也不含糊,继续给厘王、悼惠王当差。结果悼惠王二十三年,爷爷走了,张良那时候还小,还没混上官场呢。没过几年,韩国让人给灭了,张良一看,家大业大的,三百多家丁,弟弟死了都没心思埋,全拿家底儿出去找刺客,就想给秦王来个惊喜,为韩国报仇。为啥这么拼?还不是因为家里五代都是韩国的顶梁柱嘛! 张良年轻时候还跑淮阳学过礼数,东边溜达还认识了仓海君,俩人一合计,整了个大力士,手里攥着个一百多斤的铁疙瘩,就等着秦王出游呢。结果秦王一出门,张良他们就在博浪沙埋伏上了,一激动,扔偏了,就砸了个副车。秦王那个气啊,全国通缉,就为找张良。张良一看,得嘞,改名换姓,躲下邳去了。 有一天,张良在下邳溜达呢,碰上一老头,穿个破衣裳,走到张良跟前,鞋一脱,直接扔桥下边了,回头跟张良说:“小子,给我捡鞋去!”张良一愣,心说这是要碰瓷儿啊?但一看老头岁数大,忍了,下去捡鞋。老头还得寸进尺:“给我穿上!”张良心想,今儿个算是栽了,跪那儿就给老头穿鞋。老头穿上鞋,乐呵呵走了。张良这心里头啊,跟揣了只兔子似的,直瞪瞪看着老头走远。结果老头走没多远又回来了,说:“你这小子还行,能教。五天后的早上,这儿见。”张良心想,这老头挺逗,跪那儿应了声“好嘞”。 五天一到,张良早早去了,嘿,老头比他还早,一脸不高兴:“跟老人约时间,你还迟到,咋回事?”说完就走了,扔下一句:“五天后再早点来。”五天后的鸡刚打鸣,张良又去了,结果老头又先到了,又是一顿数落。这回张良学精了,还没到半夜就去了。不一会儿,老头也来了,高兴了:“这就对了嘛!”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本书:“读了这个,你就能当帝王师了。十年后见真章。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就是我。”说完就走了,再也没回来。张良一看书,嘿,太公兵法!从此以后,张良就跟宝贝似的,天天研读。 张良在下邳那会儿,还干点行侠仗义的事儿。项伯这家伙,老闯祸杀人,就老往张良那儿躲。俩人就这么成了铁哥们儿。 过了十年,陈涉他们那帮子人闹腾起来,张良也召集了一百多小年轻。景驹自个儿封自个儿为楚国的代理王,在留那地界儿晃悠。张良本想投奔他,半道上遇见了沛公。沛公带着几千号人,在下邳西边儿打游击,张良一合计,干脆就跟了沛公。沛公一看张良,嘿,行,直接封他当马厩头头,管马匹的。 张良没事儿就拿太公兵法跟沛公白话,沛公听得直点头,招儿招儿都用上了。别人听张良说这些,那是一脸懵,张良自个儿乐呵:“沛公这脑子,绝对是老天爷赏的。”所以啊,他就死心塌地跟着沛公,连景驹那儿都不带瞅一眼的。 后来沛公溜达到薛城,见着了项梁。项梁一挥手,楚怀王就这么立起来了。张良瞅准机会,跟项梁嘀咕:“大王啊,您都立了楚的后人了,那韩国的公子横阳君成,那可是个人才,也立他当王,咱们势力不就更大了吗?”项梁一听,有道理,派张良去找韩成,立他为韩王。张良自己也捞了个韩申徒当当,带着韩王和千把人往西头儿打,占了几个城,结果秦军一来,又给抢回去了。俩人在颍川那地界儿,跟打游击似的来回晃悠。 沛公从雒阳南边儿出了轘辕山,张良带着兵跟着沛公,一路打下了韩国十多座城,还把杨熊的军队给打趴下了。沛公一看,行,让韩王成守着阳翟,自己带着张良往南冲,宛城也拿下了,接着往西进了武关。沛公眼瞅着秦军就在峣山那儿,心一横,想带两万人冲上去。张良赶紧拉住:“大哥,秦军还硬着呢,不能硬碰硬。我听说他们头儿是个屠夫的儿子,见钱眼开,咱们不如这样……” 张良一番嘀咕,沛公点头,先按兵不动,派人去准备五万人的干粮,山上插满旗子,造声势。又让郦食其带着宝贝去贿赂秦将。嘿,这招儿真灵,秦将果然叛了,还想跟沛公联手打咸阳。沛公有点儿动摇,张良一瞪眼:“大哥,那秦将想叛是他的事儿,手下兵不一定跟他一条心啊,万一到时候乱了套,咱们可就危险了。不如趁他们内讧,咱们给他来个措手不及。” 沛公一听,得嘞,带着兵就冲上去了,秦军那是一败涂地。一直打到蓝田,又干了一仗,秦军彻底歇菜了。最后到了咸阳,秦王子婴直接投降了沛公。 沛公进了秦宫,那场面,宫殿、帷帐、狗啊马啊的宝贝,还有美女,多得数不清。沛公一看,嘿,这地儿不错,想住下了。樊哙一看,急了,劝沛公出去住,沛公不听。张良慢悠悠地来了句:“大哥啊,秦为啥完蛋?就是因为他们不干人事儿。咱们现在是来给天下除害的,得有个好形象啊。这才刚进秦宫,你就想享福,这不成了帮坏人干坏事了吗?还有句话咋说的,‘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你还是听樊哙的吧。”沛公一听,得,还是张良说得对,立马带着兵回了霸上。” 项羽到鸿门那块儿,打算收拾刘邦,项伯这家伙大半夜嗖的一下跑到刘邦军营,偷摸找张良,说要带他一块儿跑路。 张良说:“哥们儿是给韩王送刘邦来的,现在出这档子事儿,扔下他自个儿跑,那可不讲究啊。”张良就把这事儿跟刘邦摊牌了。刘邦一听,吓得一激灵:“哎呀妈呀,这可咋整?”张良问:“大哥,你真打算跟项羽撕破脸啊?”刘邦苦着脸说:“还不是那小子出的馊主意,让我把函谷关一关,别让诸侯进来,好把秦地都占了。我一听,嘿,这主意不错,就干了。”张良又问:“那你自个儿觉得能干过项羽不?”刘邦沉默了老半天,憋出一句:“那指定干不过啊。那现在咋整呢?”张良就开始死磨硬泡地求项伯帮忙。 项伯见刘邦,俩人喝了一顿,还拜了把子。刘邦让项伯跟项羽说,自个儿没那心思跟项羽对着干,关函谷关纯属防贼。后来见了项羽,这事儿就算翻篇了,具体咋说的,咱得翻项羽那本儿书看去。 到了汉元年正月,刘邦成了汉王,地盘儿在巴蜀那块儿。汉王一高兴,赏了张良一大堆金子、珠子。张良转手就把这些好东西孝敬给了项伯。汉王还让张良多给项伯送点礼,好让他开口要汉中那块地。项羽一听,行,汉中就给你了。汉王要搬家,张良送到褒中,然后回韩国去了。 张良临走前还给汉王出主意:“大王啊,你把路过的栈道都烧了,告诉大伙儿你没打算回来,这样项羽也就放心了。”汉王一听,嘿,这招儿高,就让张良去办了。张良一边走一边放火,栈道全给烧成了焦炭。 张良回了韩国,结果发现韩王成因为跟着汉王混,项羽不让他回国,还把他带在身边。张良就去跟项羽扯皮:“大王啊,您瞅瞅,汉王都把栈道烧了,明显是不打算回来了。”然后又拿齐王田荣造反的事儿说事儿,项羽一听,北边还有乱子呢,行,那就不管汉王了,带兵去打齐国。 项羽愣是不放韩王成回国,直接给他贬成侯,后来还在彭城给宰了。张良一看这架势,撒丫子就跑回汉王那儿了。这时候汉王已经搞定三秦了。汉王一看张良回来了,高兴得不得了,又封他当成信侯,让他跟着去打楚国。 打到彭城,汉军败了,往回撤。到了下邑,汉王下了马,往马鞍上一坐,就问张良:“兄弟,我想把函谷关以东的地盘都扔了,你看谁能跟我一起干大事?”张良立马来精神了:“九江王黥布,那是楚国的猛将,跟项羽有梁子;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造反呢。这俩人得赶紧拉拢。还有咱汉军的韩信将军,那可是能独当一面的大才。要是真打算放弃东边,就把这仨人留住,楚国指定完蛋!” 汉王一听,立马派随何去游说九江王黥布,又派人去联系彭越。后来魏王豹造反,汉王就让韩信带兵去收拾他,顺道儿还把燕、代、齐、赵都给端了。说起来,最后能灭了楚国,这仨人功劳最大啊! \"张良这家伙,身子骨弱得跟纸似的,从没独当一面领过兵,就老爱给人出谋划策,天天围着汉王屁股后头转。 汉王第三年的时候,项羽那小子把汉王围在荥阳,急得汉王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汉王就跟郦食其合计,看能不能给项羽那帮子人使点绊子。郦食其一拍大腿说:'想当年商汤灭了夏桀,还给人家后人封了个杞国;武王伐纣,也给纣王的后人封了个宋国。现在秦朝那帮缺德玩意儿,不讲道义,四处侵略,把六国都给灭了,连块站脚的地儿都不给人家留。要是陛下您能把六国后人都给立起来,发给他们官印,那六国上下还不都得感激您的恩德,巴巴地来投奔您,给您当牛做马啊!这样一来,您往南一坐,那就是霸主,项羽那小子还不得乖乖来给您磕头请安? '汉王一听,嘿,这主意不错,'行,赶紧去刻印,郦先生你带着印先去走一遭。' 郦食其还没来得及动身呢,张良从外面颠颠地跑进来了。汉王正啃着干粮呢,抬头一看,'子房啊,快来快来,有个哥们儿给我出了个主意,说能搞定项羽。'说完就把郦食其那套说辞学了一遍,问张良:'你看这招儿咋样?'张良一听,眉头紧锁,'哎呀妈呀,这是谁给陛下出的馊主意啊?咱这大业怕是要黄啊!' 汉王一听,愣了,'咋的了?'张良放下筷子,一本正经地开始分析:'我先用这筷子给陛下比划比划啊。商汤能封桀的后人,那是因为他能干死桀;武王能封纣的后人,那是因为他能砍下纣的脑袋。陛下您呢,能整死项羽不? '汉王摇摇头,'那哪儿能啊。''第一点就不行。再说武王进了殷都,又是给贤人修门脸,又是放人,又是封墓的,陛下您能做到不?''咱也做不到啊。''第二点又黄了。 武王还开仓放粮,分钱给穷人,陛下您能不心疼银子,也来这么一出不?''咱家底儿薄,这第三点也悬。 还有啊,武王打完仗就把兵器都收起来,用虎皮盖上,告诉大伙儿以后不打仗了。陛下您能立马放下刀枪,改行耍笔杆子不?''咱这膀子力气,还是使刀使枪习惯。''第四点又泡汤了。 武王还让战马在华山脚下休息,表示不再用它们打仗了。陛下您能让马儿都歇着,不吃军粮不?''这,这马儿不跑,咱咋打仗啊?''第五点也不成。 还有啊,武王把牛放到桃林里,表示不再囤积粮食打仗。陛下您能放牛吃草,不囤粮不?''这咱得留点后路啊。''第六点也算了。 最关键的是,现在这些个游士,扔下祖坟,投奔陛下,不就是图个出人头地嘛。您要是一转眼把六国都恢复了,那他们还不得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啊?到时候陛下您身边还有谁给您打天下啊?这第七点,更是要命啊!再说了,就算楚国不强了,六国一恢复,搞不好又跟着项羽混,陛下您还想当他们的老大?这第八点,也是不靠谱啊!陛下您要真听了这馊主意,咱这大业可就真黄了!' 汉王一听,饭也不吃了,直接把嘴里的干粮吐了出来,大骂道:'这酸秀才,差点坏了咱的大事!'立马下令,'赶紧把那印给销了!' 汉四年那会儿,韩信那小子把齐国给平了,心里合计着自己当齐王,汉王一听,火儿腾一下就上来了。张良一看,赶紧上去劝汉王:“哎呀,大哥,消消气儿,咱给他个印儿,让他乐呵乐呵。”汉王一想,也是,就让张良去送了。这事儿啊,后来成了淮阴那疙瘩的佳话。 秋天一到,汉王追着楚霸王跑到阳夏南边,打了一仗,没捞着啥好处,还让人家给围固陵了。诸侯们说好了来帮忙,结果一个个跟躲猫猫似的,不来。张良又出来献计了,汉王一听,嘿,成了!诸侯们嗖嗖地都来了。这段子,得从项籍那故事里找。 汉六年,正月里头,论功行赏的时候到了。张良这家伙,一场仗没打过,高帝却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都是子房(张良)的功劳啊!”说着就要给他三万户的封地。张良一听,赶紧摆手:“哎呀,我当年从下邳起家,跟您会师留县,那都是老天爷的安排。您用了我的计,碰巧成了,我就留在留县这块儿地儿就挺知足了,三万户我可不敢当。”最后,张良就被封为留侯了,跟萧何他们一块儿风光。 皇上已经封了大功臣二十多号人,剩下那些,白天黑夜地争功,跟唱大戏似的,就是定不下来怎么封。有一天,皇上在洛阳南宫溜达,从走廊往下一瞅,嘿,那些将军们跟沙滩上开大会似的,坐一块儿嘀咕呢。皇上问:“他们搁那儿说啥呢?” 张良笑着说:“您还不知道?那是合计着造反呢!”皇上懵了:“这天下都安生了,他们造哪门子反啊?”张良解释道:“您想啊,您从平民起家,靠这帮人打下江山。现在您当了皇帝,封的全是萧何、曹参这些老熟人、老相好,杀的又都是以前的仇家。现在这些将领们一算功劳,觉得天下都不够封的,就怕您忘了他们,还担心以前的过错被翻出来挨刀,这不就合计着反了嘛。” 皇上一听,急眼了:“这可咋整?”张良出主意:“您想想,您这辈子最恨谁,大家都知道的那种?”皇上想了想:“雍齿那小子,跟我从小就不对付,老挤兑我。我本来想杀了他,但念着他功劳大,就忍了。” 张良一拍大腿:“成了,您赶紧先封雍齿,给大伙儿看看。他们一看雍齿都封了,心里就踏实了,也就不琢磨那些有的没的了。”皇上照办,摆了个酒局,当众封了雍齿为什方侯,还催着丞相、御史赶紧把剩下的封赏给办了。酒宴一散,大伙儿都乐呵了:“看,雍齿都当侯了,咱们还有啥可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