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韩信:我要造反?(1/1)

作者:安若风

开局抗倭战争,老祖宗泪目了第326章 韩信:我要造反?

【但是啊!】 【但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到后面,那些在外的将领,对于这俩人命令的遵从度,那就不太高了】 【另一个,就是楚怀王】 【这里说的,是秦末时候那个楚怀王】 【虽然名义上,是个统领】 【但是谁又听他的?】 【虽然说,楚怀王也并非完全没有影响力】 【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协调各方势力,为反秦事业提供政治支持】 【但是,秦末时期,楚怀王对于军队的掌控程度还是比较低的】 【要知道,楚怀王是项梁、项羽叔侄所立,他本身并无实际的军权】 【项氏叔侄在拥立楚怀王时,就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军队】 【在反秦战争中,项羽等将领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楚怀王更多地扮演着一个名义上的领袖角色,他的权力受到项氏叔侄等将领的制约】 【而且到后来,还被项羽给宰了】 【这是啥?】 【这对于刘邦来说,都特么是前车之鉴啊!】 【而且到建国以后,韩信功劳贼大,索要封王,甚至想反叛】 【还有那个谁,那个陈(chen)豨,那不也一样?】 【不御驾亲征?】 【他敢不御驾亲征吗?】 【再者说】 【刘邦他儿子也不行啊】 此时,刘邦的身子一顿,扭头看向军阵中的韩信。 韩信看着天幕,神色一愣,随后扭头看向刘邦。 所有的士兵,也都看到了天幕所说啊! 这一刻,士兵们大气不敢喘。 紧接着,一名士兵高呼:“护驾!” 唰—— 一瞬间,大批兵马围拢在刘邦身侧。 而韩信那边 韩信缓缓下马,走到刘邦身前。 “陛下!” “臣绝无半点反叛心思啊!” “望陛下万万要相信臣啊!” 韩信言辞诚恳! 从那眼神里看,不似作伪。 但 但人,都是会变的。 现在的韩信,或许没有反叛的心思。 但到未来那一天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说的是刘邦与韩信的一段对话。 刘邦问韩信:“像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兵?” 韩信回答:“陛下能带十万。” 刘邦又问:“那你呢?” 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刘邦所处的背景,早已有两个前车之鉴,他又如何不会多疑? 虽然说他老刘家,喜欢杀功臣。 但这没办法。 并不是给他洗白。 咱就平心而论,你要是皇帝,你怕不怕? 从那多多益善,就能看出来,韩信对刘邦的敬畏之心,不大。 虽然事后找补,可那信任,哪又能轻易找补回来? 对于韩信反叛,历史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和定论。 不同的历史学家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但功高震主,加上当时那个政治环境,就算他没有反叛 刘邦,又岂能容他? 此时,刘邦正与韩信对视着。 刘邦不清楚未来的自己,是怎么想的。 也不清楚,未来的韩信,到底有没有反叛。 但 陈豨反叛,似乎已经确定下来了。 刘邦缓缓道:“命你,捉拿陈豨。” 而天幕的展示,继续! 【咱们说,刘邦不得不御驾亲征】 【一方面,是为了震慑武将,让他们不敢有反叛心思】 【通过亲征展示皇帝的权威和力量,加强对国家的控制】 【而且刘邦,多少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亲自指挥作战,提高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还能树立自己的威望,巩固皇位】 【但是啊】 【这就造成啥?】 【造成刘邦一大把年纪了,还跑去抵御匈奴】 【被围在了白登山】 【还有后来平叛,眼瞅着都病重了,没办法,儿子不堪重用啊!】 【躺在轿子里,被人抬着就出发了】 【平完叛就寄了】 【就很难评】 【所以与李渊相比,刘邦这必须得御驾亲征啊!】 【躲不了!】 【完全躲不了啊!】 天幕的展示,到这里就结束了。 而刘邦看着天幕,呢喃道:“白登山?” 周易看到众人都在搜索: 【白登山之围】 周易笑道:“刘邦,你也在好奇这个吧?” “那就一起来看看!” 说着,周易点开了这条视频。 天幕的展示,正式开始! 【白登山之围啊】 【这事,发生在公元前 200 年,是西汉建立初期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 【咱们多少都知道点吧?】 【当时,匈奴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势力强盛】 【而刘邦刚刚建立西汉,国内局势尚未稳定】 【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刘邦亲率大军出征】 【在战争初期,汉军的确取得了一些胜利,这是不可否认的】 【但随后刘邦误判形势,轻敌冒进!】 【自古以来,轻敌就没有好下场!】 【于是,刘邦被匈奴军队围困在白登山】 【咱们得知道,匈奴是游牧民族啊!】 【游牧民族,擅长骑射,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他们的骑兵数量众多,装备精良,在战场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而刘邦在得知匈奴单于冒顿率领大军南下后,亲自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出征】 【他过于自信,没有充分了解匈奴的实力和战术,贸然进攻,导致自己陷入了匈奴的包围之中】 【况且,当时正值冬季,天气寒冷,汉军的补给和装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匈奴则利用天气的优势,对汉军进行了围攻和袭击】 【匈奴军队包围了汉军七天七夜,刘邦处境十分危急】 【要知道,刘邦属于大器晚成的】 【登基时候,年龄就不小了】 【这家伙】 【一大把年纪,还被敌人包围了】 【这谁受得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