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抗倭战争,老祖宗泪目了第224章 或许那场战争从未结束
而此刻,古代位面。 那些人,看着天幕,也缓缓泪目。 大秦位面。 “若大秦的军队,也是如此” “便是让我修筑长城,又如何” 那长城修建处,服徭役的人们,心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这个想法。 大秦的士兵,比之后世,至少在这一点上,还相差太多啊 那些人微微叹息一声,却又开始将巨石运送到一块木板上,随后有人将木板挂在绳子上,被吊走。 一旁的人叹道:“咱就知足吧” “如今好多了啊!” “这天幕的出现,被那群工匠,歪打正着地研究出了这叫什么” “杠杆?” “还能用水蒸汽驱动,比以前好多了啊!” “之前服徭役的” “死的人,不计其数。” “这万里长城,下面却是万里尸骸啊” 最开始感叹的那人,苦笑道:“也是啊。” “至少,天幕的出现,早就改变了大秦许多。” “也许” “也许真的会有那么一天,大秦的士兵,也宛如后世的军队那样呢?” 一群人相视一眼,笑了笑。 不知是笑他想的太过美好,还是觉得天幕在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而大秦位面。 那些士兵看着天幕,却陷入沉默之中。 “如果” “如果大秦发生这样的事,咱们能做到如此吗?” 那些士兵,忍不住向自己的内心,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是有流民作乱,或是外族入侵,他们可以跨上战马,口中喊着“风,大风”,然后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们也可以喊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然后战刀一挥,要么敌死,要么自己死。 可这 终究是在战场上! 赈灾 赈灾 这两个字,好像听到过很多次。 可朝廷的赈灾,什么时候有这样的赈灾法? 好的时候,放些粮食。 不好的时候,也许就是等那流民叛乱,然后镇压。 后世如此 倒是闻所未闻! 可这些士兵,在看到后世,那百姓对士兵的感激和爱戴 突然之间,便感觉心里闯进了些什么。 “也许” “军队,应该这样存在?” 一名士兵呢喃着。 像这样的疑问,不止这个士兵有。 这里,所有看着天幕的士兵,心中都有这样的想法! 而大唐位面。 这里,是李世民刚刚登基的位面。 (划重点:刚刚登基的李二) (只会出现这一次,不用担心和另一个大唐李世民位面混乱) 这几年,风不调,雨不顺。 可以说,很少见到这样连年的灾难。 李世民愁眉不展。 而民间,怨声载道。 “定是那李二,谋权篡位,才惹得上天发怒啊!” 民间,这样的说法,在天幕展示出后世军队的做法后,变得更为强烈。 也许有些百姓,不在乎谁是皇帝的。 他也不一定相信上天。 但看到天幕 看到后世军队的做法,再想到李世民的做法,总感觉心里有些落差。 而此位面。 算是年轻的李世民,看着天幕,随后呢喃道:“朕,若是效仿后世做法。” “大唐百姓,对于朕的接纳度,会高上许多吧?” 而天幕的展示,还未结束! 【而那百姓,无比心疼】 【纷纷跪地哭喊着:“求求你们不要再跳了!”】 【“房子我们不要了啊!”】 【“堤坝也不要了啊!”】 【“你们,把命留住!”】 【看看】 【这就是咱们大夏的百姓!】 【有人说,大夏的军队,是非常可爱的一群人】 【毋庸置疑,无法否认】 【然而大夏的百姓】 【你若真心待他,他必以真心待你】 【你为人民,人民为你】 【这不同样也是一群,十分可爱的人吗?】 【可战士们,听着这些劝阻,却依旧毅然地跳下了洪水之中】 【百姓如此待他们,他们更要为百姓,将这灾难,给抵挡住啊!】 【大夏,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好在经过多日的阻挡,成功将洪水治理】 【此时的战士们,早已累的筋疲力尽,瘫软在地】 【而在这场洪水中,有着更多的战士,永远地不知去向】 【永远地留在了洪水之中】 【曾经有人走夜路的时候,忽然迷路了】 【走着走着,便走到了烈士陵园】 【他觉得,或许是有小诡想要害命,但他却被那些战士,给救下来了吧?】 【那一群人,在生前就为百姓拼掉了性命,死后,亦有何惧啊?】 【而这场特大洪水,死掉的生灵,该有多少?】 【也许】 【也许那些人,是听到了水中的哀嚎,为了防止他们为祸人间,而随洪水而去呢?】 【也许】 【也许在你我看不到的角落,那场关于洪水的战争,仍然在继续】 【为,这群可爱的人】 【致敬!】 天幕的展示,到这里便结束了。 可三国位面。 程昱盯着天幕,时不时倒吸一口凉气。 曹操纳闷道:“仲德,你干嘛呢?” 程昱道:“主公,臣觉得,这些士兵,可以功德成圣啊!” “为百姓,竟做到了如此地步!” “如此行为,若还不可拥有大功德,世上配拥有大功德的,还有几人?” 虽然程昱的话,说的很好听 但曹操看着程昱那心虚的眼神,眉头皱的越来越紧。 曹操:这老程,不对劲啊! 是不是有什么事,我不知道? 曹操迷茫了。 曹操本就多疑! 而看着程昱的表情,曹老板那就更多疑了啊! 但是 想不通啊! 完全想不通! 这老程,老“嘶~”啊“嘶~”的,咋事啊! 程昱则是心中暗暗发下誓:嗯,还是得霍霍国外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