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至死不敢丢陌刀(1/1)

作者:安若风

开局抗倭战争,老祖宗泪目了第185章 至死不敢丢陌刀

【这件事,是如何被人知晓的呢?】 【或许,当时大唐,都已经忘记,那两座城池,尚有兵马吧?】 【毕竟,大部分都被抽调回来了啊!】 【没错,直到十五年后,有人历经千难万险到达长安】 【众人才恍然发觉:西域,仍有人坚守!】 【当时,一瞬间,朝野哭成一片】 【但背景,还是之前说的那个背景,原因也是那个原因】 【王朝已经到了末期,就算消息传回了朝廷,又如何?】 【他唐王朝,可还有军队?】 【还有辎重?】 【还可支援?】 【答案都是否定的】 【没有军队,可以去支援了啊】 【而那时,他们,只能,也必须依靠自己这数千或是一万残军,抵挡吐蕃了啊!】 【当时,郭昕是如何撑起这样的局面的?】 【为了稳定局面,郭昕自行铸造钱币,用作两城的军费】 【这个铜钱,也是大夏历史上,唯一铸有国号加上年号的钱币!】 【“敌军几十万人,这点钱管什么用?”一人问道】 【紧接着另一人的声音响起:“哪怕能多换一车粮草,一把刀,一支箭,都能多让一个敌人知道,这儿,是我大唐!”】 【听着回答的声音,有些苍老】 随着天幕上,视角的转换,一名白发老兵,正坚定地说着这番话! 而天幕的展示,还在继续! 【那名老兵还在说着:“这个钱,是我们自己铸造的。”】 【“很多行商和百姓,为了给我们送粮草,被敌人抓去,砍掉了脑袋。”】 【“他们认的,不是这个钱!”】 【“他们认的,是这钱上的两个字——‘大唐’!”】 【而这钱,是什么钱?】 【这是龟兹城,送往西州城的军费】 【也正如之前博主所说,这钱是郭昕自行铸造的银钱】 【而这16分钟微电影中,有四处让博主非常动容的地方】 【咱们一处一处来看!】 【第一处,老兵要了两碗水,在喝水时,流浪汉背上的银钱,却是掉落!】 【而这摊上,可不是只有老兵和流浪汉两人啊!】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转向这两人身上!】 【老兵面色一变,拉着流浪汉便快步离开】 【可是还没等走多远,一队吐蕃打扮的人就冲了过来!】 【老兵把心一横,拿起长枪,便要和对方殊死一搏!】 【这钱,是军费!】 【丢不得!】 【可是,却没想到对方扔下了粮食和水】 【随后那吐蕃打扮的人说着:“我们是大唐的商人!”】 【“好多年没见过大唐的兵了!”】 【“是不是我们大唐的人马,要回来啦?”】 【老兵盯着商人,久久无言】 【或许只有老兵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也或许,对方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对方,也许只是心里有了些念想,有了些希冀?】 【谁也说不好】 【但对方长叹一声,说道:“这条路,越来越难走了”】 【要知道,此时的大唐,早就不是万邦来朝了】 【经历了安史之乱,大唐早已由盛转衰】 【哪怕得知西域仍有人镇守,可是除了朝野一片哀鸿,却也做不出任何有实际意义的事情】 【没有余力、没有能力,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李世民看到这里,拳头紧紧攥起! 其他人看到这里,或许会觉得,那是一个悲壮的年代。 但李世民不同 这是大唐! 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大唐! 此时的李世民,心中只有满满的耻辱感! 天幕的展示,还在继续! 【第二处】 【这名流浪汉,是普通人吗?】 【不,他不是】 【他是宣威军一员】 【或者说,曾经是宣威军的一员】 【当初,宣威军镇守的城池被攻破时,所有宣威军都死了】 【只有他,带着所有战友的家书,活了下来】 【而那家书,因为一场大雨,字迹全被冲散了】 【他的心气神已经没了,所以他是一个贪生怕死的流浪汉】 【但老兵,激起了他的心气】 【可还没过多久,两人行走时,便遇到五名吐蕃兵马】 【老兵把刀一挥,直接砍断了绑着流浪汉双手的绳子】 【随后,把刀递给他】 【“在下,大唐武威军玄戈营,第九骑兵队,郭元正。”老兵举着刀,说道。】 【流浪汉接过刀:“宣威军,卢十四!”】 【这一刻,他不再是逃兵,更不是流浪汉】 【为了救下卢十四,郭元正和最后一个敌人,同归于尽!】 【这一刻,卢十四抱着郭元正,大哭】 【这一刻,卢十四好像想到了些什么】 李世民大怒:“吐蕃只有五个骑兵,也敢对我大唐之人发起冲锋?” 这李世民看起来是盛怒,可那眼眶,早已湿润啊! 我亲爱的老祖宗 你的心里,更痛吧 这是大唐啊! 你一手打造的,万邦来朝的大唐啊! 而天幕的展示,还没结束 【第三处】 【郭元正说:“爬,也要爬到西州城。”】 【郭元正说:“哪怕能多换一车粮草,一把刀,一支箭,都能多让一个敌人知道,这儿,是我大唐!”】 【之前,好歹还有马可驮着钱币】 【但现在,马都没有了】 【卢十四没有多少犹豫,只是想了想郭元正说过的话】 【于是,将银钱绑在腰间,用自己的身体,拖着银钱,走在茫茫荒漠之中】 【郭元正说:“爬,也要爬到西州城。”】 【卢十四想着这句话,低着头,摇摇晃晃地走着】 【最后,晕倒在了西州城下】 【这一刻,在他心里,或许支撑他的,是大唐的荣耀吧】 【或许,是大唐曾经的荣耀吧】 但天幕的展示,还未结束啊! 那最让人动容的 一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