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第二百六十四章 伤亡不足百大破十余万这就是曹军264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p>
越是杂牌的军队,这个效应就越发强烈,且挽回的几率就越小。</p>
黑山军虽然自命为军。</p>
但本质上就是一群流民草寇,蜂拥扎堆在一起,形成的乌合之众。</p>
意志和士气的临界点非常低。</p>
曹纯所率领的骑兵,在军阵内左右冲杀,所能造成的伤亡十分有限,毕竟双方兵力规模差距很大。</p>
但因此而造成的慌乱与恐慌。</p>
却在飞速的向着四面八方传导。</p>
尤其是那不绝于耳的喊杀声,震动四野的马蹄践踏声,被马蹄摔倒或踩倒的士兵的哀嚎声。</p>
简直就像是催命符。</p>
在众人心头一下一下的猛击着。</p>
面对着一人一马的组合,这些原本只不过是田间地头上青壮的士兵,仿佛一瞬之间得了巨物恐惧症。</p>
分分吓的发软打抖。</p>
在这如潮水一般的波及下。</p>
恐慌和混乱很快就蔓延到了,时刻守在漳水西岸的重兵所在。</p>
灾难,就此降临了!</p>
……</p>
前方根本闹不清后方发生了什么。</p>
只知道后面鬼哭狼嚎。</p>
还有数不清的马蹄践踏声。</p>
在人流的涌动中,根本不知道后方是几千,还是几万骑兵!</p>
未知永远是最令人恐惧的!</p>
再加上眼下沿河一带,空间非常狭窄,想要四散逃开,都根本做不到。</p>
因此大量的士兵被迫淌入河水中。</p>
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p>
河对岸的曹军主力发动了。</p>
蓄力打造已久的浮桥,总算派上了用场,一个劲的往对岸铺设,同时不断的有士兵顺着浮桥推进。</p>
而在东岸地头上。</p>
则是一字排开的弓箭手。</p>
他们的射程够不着河对岸,但是完全可以打击,那些淌入河水中的溃兵。</p>
在如此多方打击之下。</p>
原本清澈见底的清漳水。</p>
顷刻之间就被染成了一片暗红,不知有多少尸首漂浮在河面上。</p>
起初还能顺着河水的流淌,向下游漂浮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堆积在河道中。</p>
以至于河水的流动,都被阻塞了起来,场面端的是令人心神发颤。</p>
……</p>
眭固等三人缩在一团。</p>
周围还有几十名亲卫在保护着。</p>
整个黑山军上下,就以他们三人的亲卫兵最为精锐,因此面对营地中的混乱,以及骑兵冲锋的威势。</p>
倒并没有表现的太过恐慌。</p>
只是此刻三人面色几乎一致。</p>
皆如死灰一般。</p>
因为他们知道。</p>
按眼下这种形式来看。</p>
一切都完了!</p>
眭固更是尤为严重,整张脸漆黑的如同墨汁,双眼无神的盯着地上,手脚不住的颤抖着。</p>
口中还在喃喃自语些什么。</p>
“完了,全完了!”</p>
“这可是十几万大军啊,就这么一朝葬送,此战过后,我就什么都没有了,我什么都不是了!”</p>
“好,好厉害的将领!”</p>
“什么草包,我才是草包,我眭固才是最蠢的蠢货!”</p>
眼瞅着眭固已经状若疯狂。</p>
一旁的于、白二人,赶忙一人一边,出手疯狂将其摇醒。</p>
“白兔兄,战场之上,切莫消沉,这十余万大军自是完了,但你我三人如今还安稳尚在。”</p>
“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冲出阵去,曹军冲杀一阵后,肯定会停手罢战,彼时我们再收拢残兵。”</p>
“过后大可重投燕帅麾下,照样可以逍遥自在,何苦如此?!”</p>
被二人这么一提醒。</p>
眭固才恍然大悟。</p>
“二位贤弟所言有理,眼下不是消沉的时候,走,我们速走!”</p>
话音落下。</p>
几人当即命令亲卫结成阵势,果断朝着西面冲了出去。</p>
……</p>
赵云此刻依旧在纵马奔驰。</p>
反正骑兵从背后冲击的主要目的。</p>
就是在敌军阵地中造成混乱。</p>
四面八方的乱冲就行了,不需要确定任何方向,动静闹得越大越好。</p>
只是在来回兜了几圈后。</p>
赵云却盯上了一伙人。</p>
相较于其他只能裹着破布,手拿竹矛和石质农具的杂兵,这伙人的装备可谓精良。</p>
不仅当中十余人骑着马。</p>
周边还有数十人,身上披着轻甲,手中拿的是正规打造出来的兵器。</p>
虽然这支队伍周边,没有任何的旗帜,但就凭这副模样。</p>
赵云便可断定。</p>
自己捞着了一群大鱼!</p>
其二话不说,当即便对身后的弟兄们招呼道:“所有人听我号令,跟着我的方向,冲锋!”</p>
……</p>
在赵云的命令之下。</p>
他所带领的两百号人。</p>
立时便化作了一把尖刀,笔直的插向了前方,而在赵云等部的身后,则是大批量游离在战场上的骑兵主力。</p>
毕竟不要求朝哪个方向冲。</p>
既然如此。</p>
跟着前面的部队就完事儿了。</p>
如此一来。</p>
以赵云为首的小股骑兵部队,赫然化作了一道洪流,朝着前方奔涌而去。</p>
而此刻被赵云盯上的,正是做好了打算,要即刻逃出战场的眭固三人。</p>
起初他们还并未察觉异动。</p>
然而伴随着马蹄声越来越近。</p>
三人一瞥之下。</p>
当即亡魂大冒,心下骇然。</p>
“快!快冲出去!”</p>
眭固声嘶力竭,须发皆张,已然状若疯魔一般,全无仪态可言。</p>
然而还未等他的部队行动。</p>
赵云便已杀至跟前。</p>
……</p>
“噗!”</p>
高速冲锋的战马,撞开了挡在前面的几名亲兵之后。</p>
赵云手中的长枪化作一道白光。</p>
连同着枪尖入肉声的响起又落下。</p>
下一秒便穿过了一人的脖颈。</p>
出现在了另外一侧。</p>
而后枪尖带血,去势不止的,将坐在马背上的那人,一同贯了下来。</p>
而倒地气绝的那张脸上。</p>
依稀显露着眭固那满是不甘的神情,以及生死之际莫大的恐慌。</p>
不得不说。</p>
赵云的目标找得很准。</p>
一枪就戳死了小黑山贼,三名首领中为首的那个。</p>
而在一枪毙敌,震住了全场之后。</p>
于毒和白绕哪里还敢继续奔逃,纷纷翻身滚下马来,借着伏地向赵云做投降状,只求能饶得一条性命。</p>
“军侯,曹将军有令,即刻开始招降,伏地者免于杀伐!”</p>
随着曹纯身边一名传令兵飞速跑来,赵云当即得令。</p>
过不多时。</p>
“伏地投降者不杀”“放下武器者免死”这样的声音便响彻整个战场。</p>
……</p>
这一仗持续到傍晚时分。</p>
以曹军大获全胜,仅仅付出了伤亡不足百人的代价,便一举拿下了黑山军十余万大军。</p>
甚至连黑山军的三名首领。</p>
都一死两擒。</p>
可谓战绩惊人,令人瞠目结舌。</p>
其中被击溃的十余万大军中,死于骑兵冲锋和箭枝攒射,以及浮桥白刃战之中的,人数在一两千左右。</p>
而从战场上逃散的,大概万余。</p>
剩下的全部都在这儿了。</p>
也就是说。</p>
曹军以一万五千人的兵力,在伤亡不足百的情况下,直接俘获了黑山军十余万人。</p>
这逆天的比例。</p>
相当于一个人活捉了十个人。</p>
这就是冷兵器时代的战役,这就是精锐正规军打流民草寇。</p>
虽然夸张,但绝不出格!</p>
而之所以能实现如此辉煌的胜利,也决然离不开张辽的声东击西之计。</p>
作势佯装要渡河强攻,吸引了敌人的全部注意力,并且使得黑山军,将防御重点转到了河岸边。</p>
进一步导致前方拥堵,后防空虚。</p>
这种头重脚轻的阵型格局,对于骑兵而言,那简直就是可以肆意冲锋的草场,任凭他们开无双割草。</p>
可以料想到的是。</p>
倘若张辽不以声东击西之计。</p>
而是与敌军在漳水纠缠的话,那这一战打下来,少说也得损失个千余人。</p>
战果也绝不会如此丰盛!</p>
…………</p>
战后的收拾工作非常繁杂。</p>
需要收敛战场上的尸首,并且予以举火焚烧,以免产生瘟疫,并顺着河水带向下游。</p>
同时这些俘获的残兵。</p>
也必须严加看管。</p>
这些青壮可都是有生力量,对于曹家而言,是一股上好的资源。</p>
接下来的扩军,以及军屯,可都得仰仗着这伙人作出贡献了。</p>
除此之外。</p>
那就是收敛黑山军随行携带的粮草,以及眭固等三人的资财了。</p>
毕竟仗不能白打。</p>
最大的收获自然是青壮无遗。</p>
可这些零零角角,那也不能从指尖缝漏下去不是?</p>
至于那从战场上逃散的溃兵,张辽也特意命令骑兵,分散追赶捉拿,尽可能的将他们活捉回来。</p>
毕竟万余人掺杂在这涉国县周边,很可能对当地的治安,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很可能重新聚敛为山贼草寇。</p>
因此必须绝除后患。</p>
光是这些战后打扫工作。</p>
持续个一日一夜,都必不可少。</p>
而在此空隙之间。</p>
张辽也手书战报一封,即刻差人火速送往邺城,向曹昂将军报喜。</p>
随着战报送达。</p>
天下亦为之震动!</p>
……</p>
?月票??推荐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