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本初叔父公孙将军你们也太配合了238(2/2)

作者:凤雀吞龙

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第二百三十八章 本初叔父公孙将军你们也太配合了238

“果真不愧是智深似海的荀友若,此计大有可行之处,便依伱所言,我军继续在乐成县驻扎。”</p>

不过在高声称赞了一句后。</p>

袁绍还是额外叮嘱道。</p>

“友若,待会儿你下去之后,替我向军中传两道军令。”</p>

“其一是命令驻军,自今日起必须提高戒备,寻哨探马缺一不可,不得有丝毫懈怠之处!”</p>

“其二是从南皮县到乐成县的粮道,必须调派重兵予以保护,以防公孙瓒利用骑兵先截断我军的粮道。”</p>

“这两点做好,大可以佚待劳!”</p>

…………</p>

三日之后。</p>

位于安平国与河间国交界处的武遂县内,率领大军一路疾驰,从安平县赶到此地的公孙瓒。</p>

此刻正眉头紧皱的,听着堂下士兵的汇报,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p>

作为年轻时候,曾经因为相貌英俊,声音洪亮,身材高大雄伟,而受到涿郡太守赏识,并且招为女婿的存在。</p>

哪怕如今已人至中年。</p>

身着甲胄的公孙瓒,依旧是风度不减,豪壮更胜从前。</p>

只不过此时的公孙将军,心情有些不太好,尤其是在听到士兵汇报的细节之后,更是面色阴晴不定。</p>

“你的意思是说,袁绍及其麾下的大军,最少在十日之前就已经抵达乐成县,并驻扎在其中?”</p>

堂下士兵连声称是。</p>

“不敢欺瞒将军,小人带着弟兄们,在乐成县周边转悠了一圈,只不过县城如今严进严出,我等外来人口很难蒙混入其中。”</p>

“因此只能抓了几名从城中出来的百姓询问,方才得知时间是十日之前,且兵力在万人以上。”</p>

“至于确切数目多少,以及袁绍本人是否亲至,请恕小人无能,这些消息实在是打探不到。”</p>

公孙瓒点了点头。</p>

也没有责怪麾下士兵。</p>

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下去。</p>

……</p>

待士兵退下之后。</p>

公孙瓒才冷哼一声,对左右寒声言道:“此番从安平县抵达此地,耗时三日,之前在安平县又停留了几日。”</p>

“这般算下来,十日之前,我军应当刚过河间国西北部的高阳县。”</p>

“而从那个时候起,袁绍就已经带兵进驻了乐成县,而且一动就是上万人,如此毫无征兆,要说这仅仅只是一桩巧合,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信的!”</p>

说到这里。</p>

公孙瓒陡然间眼睛一瞪。</p>

随后在桌案上猛的拍了一记。</p>

“果真如老师所预料的那般,袁本初此贼心怀不轨,妄图趁着我率兵攻伐韩馥之际,作一渔翁,从中得利。”</p>

“好一阴险狡诈的贼子,若非有老师书信相告,我险些被其蒙骗于股掌之间,实在是可恨之尤!”</p>

公孙瓒现在既是恼怒,又是庆幸。</p>

恼怒,自然是愤恨于袁绍这家伙不当人,请自己出兵的是他,躲在暗地里想要摘桃子的也是他。</p>

这不就纯纯利用他来打击韩馥,然后夺得胜利的果实吗?</p>

至于庆幸。</p>

毫无疑问,他是在庆幸自己有个好老师。</p>

……</p>

起初公孙瓒在安平县,接到来自于老师卢植派人送给他的那封书信时,对于上面的言语是有些半信半疑的。</p>

毕竟老师和他生疏已久。</p>

怎么可能毫无缘由的给他寄这样一封信,并且一心为他着想考虑呢?</p>

但是为了谨慎起见。</p>

公孙瓒还是选择向南皮县一路上派出探马,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打探这一路上数座城池的情况。</p>

同时调动军队向东部行进,稍稍试探一下位于渤海郡的袁绍。</p>

结果这一搞。</p>

就搞出问题来了。</p>

公孙瓒现在无比庆幸的,就是当初选择试一试,而不是将老师的话抛之脑后,置之不理。</p>

一想到这儿。</p>

公孙瓒便忍不住感慨的长叹一声。</p>

老师果真不愧是信义着于四海,胸怀宽广,包容万千的大儒。</p>

对于自己这样关系生疏偏远的学生,都会时常加以关注,并且在关键时刻加以点醒,提供最真挚的帮助。</p>

相比之下。</p>

自己这个做学生的,反倒太不称职了,有违师徒情谊啊!</p>

……</p>

感慨了一阵之后。</p>

公孙瓒暂时将心中情绪放下。</p>

转而开始琢磨起来,自己该如何接袁绍这一招,并予以最有效的反制。</p>

说起这个。</p>

就不得不谈到公孙瓒势力的一块短板了,那就是文臣谋士这方面,实在是有些稀缺。</p>

会打仗的,一抓一大把。</p>

能搞谋略的,掰起手指头数得清。</p>

两相比较,他甚至还不如董卓的西凉集团,毕竟董卓麾下,还有李儒这位首席谋士,以及藏拙守身的贾文和。</p>

因此在战略战术等方面的事情上,公孙瓒还能找到人一起商讨。</p>

而这种玩心计,玩谋略的事情,他除了自个儿闷着头想之外,也没什么别的法子。</p>

可偏偏公孙瓒在这方面也不擅长。</p>

故而思索了半晌之后。</p>

他依旧是脑海内思绪纷乱不已。</p>

思来想去之下。</p>

只能用一个笨办法来处理了。</p>

“阿越,我拨给你五千骑兵,明日你我兄弟二人便分道而行。”</p>

“我继续向高邑县进发,争取以最快速度拿下韩馥,抢在袁绍出手之前,夺下冀州,不给他留有机会。”</p>

“而你的任务,就是不停的袭扰袁绍,也不必和他拼死拼活,只需要不断的骚扰他,打乱他行军的步伐,替我争取到时间即可!”</p>

随着公孙瓒一声令下。</p>

坐在边上的一名年轻男子当即起身而出,正是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越。</p>

“兄长放心,我幽州铁骑来去如风,天下无敌,必定能叫袁绍疲于奔命,无力阻挡兄长脚步分毫!”</p>

…………</p>

关于袁绍和公孙瓒,这两尊庞然大物之间发生的剧烈摩擦,曹昂得到消息,已经是在数日之后了。</p>

“哈哈哈哈!”</p>

位于邺城的魏郡郡府中。</p>

从书房里传来了一阵爽朗的大笑声,听的守在门外的众人是面面相觑。</p>

将军这是得了什么消息,竟然乐成这样,以往可从来不见将军有这般失态的时候,哪怕再开心也只是抚掌轻笑。</p>

只不过若是他们能入内一观的话。</p>

便能够清楚的发现。</p>

不仅曹昂在放声大笑,书房中坐着的曹仁、张辽,荀攸等人,也同样是脸上堆满了笑容,一副乐不可支的模样。</p>

“好啊!”</p>

“好一个袁本初,果真不愧是四世三公,名门之后,总是能够给我带来惊喜,这一手棋实在是下的好!”</p>

随着曹昂的点评之语一出。</p>

哪怕平日里正经严肃的典韦,此刻都稍稍有些绷不住面上的表情。</p>

盖因半个时辰之前,一封紧急情报,从前线送达曹昂的手中。</p>

信上大略阐述了一下,袁绍和公孙瓒最近半个月以来的诸多动向。</p>

并且在信的最后着重说了一件事。</p>

“公孙瓒之弟公孙越,率骑兵袭扰袁绍大军,期间数次得手,袁绍震怒之下,当即设下伏兵,诱公孙越入套。”</p>

“越屡战屡胜,骄纵之下,大意轻敌,从而身陷埋伏,于大军混战之时,身中流矢而亡。”</p>

“瓒恼怒万分,当即率大军折返,誓灭袁绍,以报杀弟之仇!”</p>

……</p>

就是这样一个消息。</p>

把曹昂给乐坏了。</p>

他在东郡临行之前,让卢植书信一封寄给公孙瓒,埋下了一个伏笔。</p>

目的就是曝光袁绍的谋划,从而让两方掐起来,拖住公孙瓒的脚步。</p>

可他真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p>

袁绍也太给力了一点,直接把公孙瓒的小老弟给锤死了,双方从原本的利益摩擦,升级到了血仇阶段。</p>

公孙瓒这下要是不和袁绍分出个高低胜负,或者说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那他很难对自己人交代。</p>

如此曹昂可以安稳很长一段日子了,双方这般戏剧化的演变,给他留足了大量的准备时间。</p>

甚至这一战过后。</p>

不论袁绍还是公孙瓒,他们的实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削弱,这就是变相的给自己进行了增强。</p>

简直是美滋滋!</p>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袁绍袁本初。</p>

本初叔父还是个忠厚人啊!</p>

当然,其实曹昂是知道的,袁绍大概率没想干掉公孙越。</p>

只想着大败公孙越一场,把他率领的骑兵打散,从而让自己麾下的大军免于受到骚扰。</p>

只是战场上有时候就是这样,刀剑无眼,随便一记流矢,也能夺走一员大将的性命,这能找谁说理去?</p>

……</p>

笑过一阵之后。</p>

曹昂等人终究是把心思转回到了正轨上,上天给予了曹家这么好的机会,这要是不牢牢握住,那就太可惜了。</p>

“公达,你待会儿书信一封,派人送往高邑县,告诉韩馥一声,暂且搁置调动兵马。”</p>

“眼下两方势力鏖战,咱们最要紧做的,就是悄无声息的蛰伏,最好谁也别注意到我们的存在,让他们战个痛快,打个你死我活才成。”</p>

“等到他们的交战告一段落之后,我们作为冀州的东道主,再站出来主持公道,当一个和事佬。”</p>

“如此方才是上上之选啊!”</p>

此事自然是应有之义。</p>

不需要曹昂说,荀攸其实都已经想到了这一点。</p>

因此听着曹昂的叮嘱。</p>

他自是面带温和笑意的点了点头。</p>

而在对荀攸吩咐完之后。</p>

曹昂又对曹仁说道:“子孝,我有一事需要你来办,召集一批工匠,日夜打造好一样东西。”</p>

“此物日后有大用!”</p>

……</p>

?月票??推荐票?</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