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兴衰史第67章 戚夫人争宠刘邦废长立幼
书接上回,贯高为赵王张敖辨冤成功后,自杀而亡。 刘邦感念这些人忠肝义胆,赦免并重用这些人。 赵王无罪释放,却因没有管理好手下,被刘邦收回赵王之位,降为宣平侯。 …… 啊,想起来了!我这里补叙一段故事。 不知您还记得否?刘邦去赵王张敖家串门时,张敖为讨当时准丈人刘邦的欢心,让自己的妃子赵姬陪了刘邦一晚上。 你猜怎么着?一夜间赵姬有了身孕。当然刘邦不知道,他当时喝酒喝高了。 赵王张敖因贯高谋杀刘邦一案受到牵连,赵姬也被下了大狱。 赵姬在狱中“上诉”说自己怀了皇上的骨血,希望“刑部”放过她。 现在法治社会,狱中女人怀有身孕会被释放。也不能关押哺乳中的母亲,处处体现出人性的关怀。 古代没有这些“优惠政策”。 刘邦觉得不可思议,赵姬陪了他一夜,怎么就怀上龙种呢? 他认为赵姬为了自救说谎,没搭理这茬。 后来赵姬的弟弟,打听到审食其和吕后关系密切,于是托人求审食其向吕后求情放过姐姐。 原来人们传说审食其是吕后的情人。 审食其和刘邦是同乡加好友,刘邦“闹革命”时,把老婆孩子父母,统统托付给了审食其照顾。 项羽在彭城之战后,把太公、吕雉和审食其关押在了监狱。 是审食其陪伴吕雉度过了那段艰难岁月。 估计是在那段时间二人产生了感情。 后来刘邦去世后,吕后提拔资历平平的审食其做了丞相。 人们更加怀疑二人关系不清不楚。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言归正传,赵姬弟弟认为审食其能救姐姐,结果审食其没有尽心去说情。 致使后来赵姬在狱中生下儿子后自杀而亡。 最终刘邦还是认了赵姬所生的这个孩子,起名刘长。 刘长长大后深恨审食其,找机会一锤砸死了审食其,总算为母亲报了仇!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说回正题,刘邦把他和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转封为赵王。 代王之位孤悬待任。 刘邦为了加强边境军事实力,把赵、代两地合并,命陈豨总领赵、代两国兵力对抗匈奴。 陈豨何方人氏,刘邦为何委其重任? 陈豨,宛朐(yuan)县人,今山东菏泽市人。 刘邦反秦时,他以“游击队长”的身份加入起义军。 在韩信平赵代两地时,陈豨是韩信的手下,二人关系密切,陈豨深受韩信的信任。 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刘邦论功行赏,陈豨被封为了阳夏侯。 白登之围后,他担任代相,名为辅佐刘如意,实为代地实权领导。 此时陈豨步入了其军事生涯的巅峰,总领赵代军事,专心抵御冒顿单于的进攻。 其作用相当于秦朝大将军蒙恬这个角色。 …… 刘邦认为“北地”这样的安排可以高枕无忧矣!所以整日和戚夫人黏在一起。 刚好有一天,刘邦正抱着戚夫人亲嘴,不巧被上书奏事的御史大夫周昌撞见。 周昌是前御史大夫周苛的从弟(堂弟)。 前面叙述过周苛,此人忠贞不二,在刘邦和项羽争夺荥阳时,不幸被项羽俘获,周苛誓死不降,大骂项羽受烹刑而死。 刘邦感念其忠诚,命其弟周昌接任了御史大夫。 周昌和哥哥周苛一样,都是人们口中的铮铮汉子。 说回正题,周昌一看这场景,扭头就往外跑。 刘邦放开戚夫人,趿拉上鞋去追赶周昌。 眼看追上了周昌,他灵机一动,给周昌来了个扫堂腿。 “扑通”一声,周昌失去重心来了个狗吃屎。 刘邦趁势骑在周昌脖子上:“你小子进屋不说话,扭头就跑,你想说什么?你说我是怎样的君王?” 只见周昌气得脸通红,喘着粗气道:“你、你、你就是桀纣这样的君王。” 刘邦听罢哈哈大笑道:“我可不是夏桀和商纣王,寡人有疾,其名相思矣!”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周昌不是一个阿谀奉承之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决不模棱两可。 …… 有道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刘邦的家事却是扯不清理还乱。 这不戚夫人又来情绪了。 我们都知道,刘邦的正妻,也就是皇后是吕雉(吕后)。 刘邦和吕后生了嫡长子刘盈,七岁上刘盈被立为了太子。 刘邦半路上看上了一个女人——戚夫人,然后他和戚夫人生下了庶子刘如意。 按现在的话说,戚夫人就是小三。 生刘如意时,刘邦50多岁,戚夫人20来岁。 戚夫人之所以时不时像更年期女人一样来情绪,是她想得长远。 她想:“要是刘邦死了以后,我连个依靠都没有。 老夫少妻夫先走,以后谁来保护我们娘俩? 如果我的儿子当上皇帝,那以后我就有了依靠。儿子是皇帝,我就是皇后,看谁敢惹我们!” 每逢想到未来,戚夫人就吹枕头风: “皇上,你说咱们的儿子聪明不?当然聪明了,随我,哈哈……” 戚夫人等的就是这句话,“你说这么聪明的孩子,怎么当不上太子呢?” 戚夫人的这句话,直接把刘邦问蔫了。 按照古代的继承法,嫡长子才能当太子,“太子”就是将来接班当皇帝的人选。 刘邦再喜欢小儿子刘如意,他也不能违背祖制。 “我不管,我就是要让咱们的儿子当太子。” 戚夫人最后一招就是撒娇。 “好好好,我想办法就是了,天不早了,睡觉吧。” 说完二人相拥而睡。 到了上朝时候,刘邦就把“废长立幼”这事说了出来。 群臣一听坚决反对,说太子并没过错,无缘无故废太子不合法,太子是国家的基础,太子稳国家稳…… 周昌更是激烈反对,由于他说话口吃,加上激动更加口吃的厉害。 他说:“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期……期……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 陛下您想废掉太子,但是我期……期……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 在古代“綦”与“期”发音差不多,周昌说的是“綦(qi)”,“极其不同意”的意思。 刘邦被周昌口吃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随即把这事就搁置了下来。 散朝之后,吕后命人把周昌叫到了长乐宫。 吕后屏退左右,突然“扑通”跪下给周昌磕头,道:“多亏先生据理力争,才得以保住太子之位!” 原来吕后偷偷藏在屏风后,听到了朝堂上周昌和刘邦的对话。 “皇后折煞微臣了!这、这、这是我应该做的。”周昌忙跪下还礼。 “废长立幼”的风波暂时过去了,吕后知道戚夫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得想一个万全之策,彻底打消皇上和小三废太子的想法。” 吕雉想起了张良:“我何不请求张良出一计策呢?” 吕雉就找到了张良。 “先生,救救本宫吧!”吕雉进屋就跪下给张良磕头。 “皇后,你要折煞本臣吗?有什么事站起来说话。” 张良忙扶起吕后。吕后就把皇上废长立幼之事说了一遍。 “先生,只有您才能保住太子之位,千万给我出个主意!”吕雉言辞诚恳道。 张良一听犯愁了,他本不想介入皇帝的家事,奈何吕后苦苦哀求,于心不忍拒绝。 张良下定决心道:“为今之计,皇后只能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方可解除危机。” 列位,商山四皓是谁?咋这么牛叉呢?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着名的隐士,分别是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 四人原本在秦始皇时期担任博士官,负责不同的教职,如通古今、辨然否、典教职等。 由于不满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他们选择隐居在商山(今陕西省商洛市境内),成为了秦末汉初的着名隐士。 四位老者,年龄都超过了八十岁,须眉皓白,衣冠甚伟,因此被称为“商山四皓”。 刘邦称帝后曾多次征召他们出山为官,但都被拒绝。 张良的意思是,刘邦请不来的牛人,如果吕后请四人来辅佐太子,说明太子能力超过了刘邦。 吕后听罢喜形于色,再拜辞别张良回了长乐宫。 第二天,吕后依计而行,让太子刘盈以卑辞束帛致礼,用安车将四位老者接入了长安。 在一次宴会上,刘邦突然发现太子身边站着四位老者,意识到太子请来了商山四皓。 由四位老者辅佐太子,刘邦意识到太子翅膀硬了,不是说废就能废的,最终放弃了废长立幼的想法。 宴会散后,刘邦回到寝宫。 此时戚夫人再次提起“废长立幼”之事。 刘邦唉声叹气道:“以后别再提这事了,大臣们都反对,即便立了如意,没人保他也无济于事!” 戚夫人只是流泪。 刘邦继续道:“太子不是当初懦弱太子了,太子翅膀硬了,我也无可奈何!” 说罢,刘邦抄起箸子击着碗碟唱道: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翻译过来就是:天鹅飞向天空,一下能飞数千里(高)。 它的羽翼已经丰满,可以四海翱翔。 可以四海翱翔后,(你)有弓箭又能将它怎么样呢? 刘邦借高飞的天鹅比喻太子,由于飞得太高,弓箭已经无能为力了。 戚夫人的眼泪刷刷落下,她知道已经没有了机会。 二人泪目相对,戚夫人伴着刘邦苍凉的声音起舞,那是一支悲怆的舞曲。 任谁听到或看到都会泪流满面,刘邦和戚夫人就这样痛苦到了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