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收季布却斩丁公(1/1)

作者:马踏飞花

汉朝兴衰史第58章 收季布却斩丁公

刘邦假称游云梦泽,趁其不备生擒了韩信。 韩信第一次尝到了蹲监狱的滋味,卧槽!一夜之间天地之别。 昨天还前呼后拥,今天就遭人唾弃,韩信一夜间白了许多头发。 “韩信啊韩信,想不到你也有今天?想那蒯通让你和项羽、刘邦三分天下,你却不肯背叛刘邦,失去独立的机会,现在可好,妇人之仁不可取也!”。 韩信在狱中狠狠自责。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死是活就看刘邦的心情了。” 韩信祈祷上天给他一次生还的机会。 就在韩信胡思乱想的时候,刘邦也在琢磨事,琢磨如何处置韩信,如何定罪。 这时朝中大夫田肯觐见刘邦。 田肯一进南宫门,老远看到刘邦就深施一礼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听说您兵不血刃生擒了韩信? 把韩信掐灭在萌芽状态,这好比坏事还没做就提前做了防备!” 刘邦点头称是。 “皇上,韩信一除,大汉江山稳如泰山。皇上只要据守关中和齐地,诸事皆成! 皇上治理中原,犹如从关中居高往下倒瓶中水一样容易,平原诸侯无人敢反叛。 这得益于关中地区四周有众多天然屏障,东有崤山、函谷关,南有秦岭,西有陇山,北有黄土高原。 这些地形使得关中易守难攻,能够有效抵御外敌的入侵。 关中地区沃野千里,农业发达,能够为大量人口和军队提供充足的物资和粮食保障。” “卧槽!田肯还有这么高深的学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是个人才!” 刘邦暗想道。 田肯仿佛上满了发条,非要把知识卖于帝王家。说完关中他接着说齐地。 “皇上, 齐地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它地处东部沿海地区,控扼着东部的交通要道。 它可以连接中原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对保障大汉朝东部的安全和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从地缘政治上讲,齐地靠近诸侯国,从关中到齐地,进可攻退可守,互为唇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关中三秦和齐地位置重要,非刘家子弟不可封也。” “田大夫,关中三秦重要性我自然明白,反秦时,本来我是关中王,是项羽夺了我的爵位,改封我为汉王。 如今我做了皇帝,三秦将作为中央机关所在地,我将不再封关中王。” 刘邦道 “这样更好,三秦由皇上直接管辖,关中无忧也!” 最后田肯再三提议齐地72城池,必须由皇上的子孙把守,异姓王不靠谱。 刘邦一听,田肯分析关中和齐地的重要性的同时,实际也是为韩信婉转求情。 战关中还定三秦,平齐地夺72城池,这不都是韩信的功劳吗? 刘邦何等聪明,听出了田肯弦外之音。 心想韩信也没实际造反,假如把他判刑关进监狱,一是伤了功臣的心,二是汉朝刚建立还不稳定,一旦项羽的追随者趁机闹事,后果不堪设想。 刘邦借坡下驴,以查无谋反迹象,赦免了韩信谋反罪。 死罪饶过,处罚不免,刘邦收回韩信的楚王大印,降其为淮阴侯。 韩信大难不死,口上谢主隆恩,实际心中老后悔了,悔不当初心太软不反刘邦。 还是那句话,韩信本职业务才能没得说,政治水平就差点了。 他要是有后来三国司马懿那水平,拥兵自重三分天下,刘邦敢挑衅才怪呢! 田肯因提出合理化建议,让刘邦子孙管理齐地这一方案,得到刘邦的嘉奖,赏银500两。 从此“高屋建瓴”这句成语就此出现,田肯是这句成语的当事人。 “高屋建瓴(lg)的意思是,在高屋顶上把水瓶里的水往下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 其中,“建”是倒水、泼水的意思;“瓴”是指盛水的瓶子。 刘邦采纳田肯的建议,封庶子刘肥为齐王。刘肥是刘邦和曹寡妇的儿子。按现代说法刘肥是刘邦的私生子。 韩信这回老实了,平时待在府中不愿意见人。 见人他都无法开口说话,原来自己的手下都比他官职高。 有一次傍晚趁人少的时候,韩信出门去遛弯,不知不觉走到了舞阳侯樊哙家门口。 樊哙看到了韩信,非邀请韩信家中一坐,还一口一个元帅楚王叫个不停。 樊哙这个人不是势利眼,但是韩信却看不上樊哙杀狗卖肉之徒。 韩信到樊哙府上只喝了一杯茶水,就起身急匆匆告辞而去。 走在半路上,韩信边摇头边自语道:“想不到我韩信落魄到与屠夫混在一起的地步。” 这就是韩信不对了,樊哙没小瞧你,你凭啥看不起樊哙呢? …… 刚刚称帝的刘邦各种事情千头万绪,封功臣安抚众将是必须做的一件事。 试想大家伙跟着刘邦干革命,你刘邦当上了皇帝,后宫佳丽三千锦衣玉食,我们跟着你打江山,图的不就是封妻荫子吗? 刘邦封功臣还是蛮大方的,大大小小封了150多个侯爷。 刘邦实行的国家政策基本是延续秦朝法律,不过在封功方面有所改革。 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秦始皇的子孙有封地但没实权,没有形成独立的封国,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 为此大汉朝中总结秦朝失败的原因,是秦始皇的子孙们没有能力挽救秦朝。 为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刘邦没有完全实行郡县制,而是采取郡县和分封并存的办法。 比如为了尽快消灭项羽,刘邦加封了八位异姓王,侯爷更是一大把。 刘邦称帝后,把余下的地方实行郡县制,逐渐削弱异姓王的权力。 说回打击项羽残余这件事。 刘邦最恨的是钟离昧和季布,此二人是项羽的得力干将。 在广武山刘项对峙时,钟离昧一箭差点把刘邦射死。 就是射中刘邦胸口,刘邦捂脚趾头那回。 还没等刘邦动手,韩信就逼死了钟离昧。 如今还剩下季布,季布藏在哪里了? 季布是楚国人,在项羽手下为将时,他曾追的刘邦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差一点把刘邦弄死。 你说刘邦称帝后能放过季布吗? 季布这回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刘邦下达了追杀令,凡是胆敢窝藏季布者夷灭三族。 当时季布藏在了河南濮阳一周姓朋友家,由于刘邦追查紧急,周家不敢收留季布。 有一天周老爷子对季布说:“布!你看皇上三令五申要你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这里肯定不敢收留你了,不过你别着急,我自有办法救你,但你一定听我的话!” 季布到这时候,焉能不听话呢?于是连忙点头同意。 “好吧,听话就行!假如你不同意,我宁可举剑自杀也不交出你去!”周老爷子道。 周老爷子把季布的头发剃光,换上粗布衣服,戴上枷锁,和自家五个奴隶一起装上车,卖给了鲁地朱家为奴。 鲁地就是山东一带,朱家在当地是着名的侠客,按现在话说是黑社会头子,这种人讲义气手眼通天。 当时朱家一眼就看穿季布不是奴隶出身,从眼光和手上茧子来看,他不是侠客就是当过兵。 朱家心想:如今皇上通缉项羽的残余,说不定此人是项羽的余孽。 朱家看透不点透,猜到有可能是季布。 朱家是江湖中人,知道季布也是一名侠客,在季布家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意思是说凡是季布答应的事,他一定会去办,从这以后,“一诺千金”这句成语就出现了,季布就是这句成语的当事人。 朱家不动声色付钱买下了这几名奴隶,嘱咐其家人善待季布,让儿子们吃住和季布在一起。 有一天,朱家看看只有季布一人在屋里,开门见山道:“你就是季布吧?你也别瞒我,我没其他想法,就是想救你,想证实一下我的眼光如何?” 季布是个实诚人,养成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习惯。 “既然老爷子看出来了,生死有命,我就是季布,如果你把我献给刘邦,将获得一笔可观的赏金。”季布道。 “贤侄,你误会了,我岂是见利忘义之人!既然英雄投奔到我这里,我有能力让英雄转危为安。你且委屈些时日,我去洛阳通融一番。” 朱家为救季布,坐车动身去了洛阳。 朱家到了洛阳片刻不停留去拜见汝阴侯夏侯婴,二人从前是朋友。 朱家问:“皇上为何要置季布于死地呢?” “楚汉相争时,季布好几次差点要了皇上的命,如今皇上要报仇!”夏侯婴道。 “你觉得季布这个人怎么样呢?”朱家问。 “我听说他和你一样,都是豪爽侠客,我觉得不错。” “既然您觉得此人不错,为何不在皇上面前求情赦免季布之罪呢?再者说了,过去季布是项羽手下,为项羽尽职做事有什么错呢?各为其主罢了!” 夏侯婴仔细聆听。 朱家继续道:“大汉朝刚刚建立,正是多事之秋,也是需要人才之际。假如逼急了季布,迫于无奈跑到北方投奔匈奴,岂不是为大汉增加了一个敌人?” 还别说,朱家说的条条在理,刘邦你能把项羽手下全部杀光吗?既然收复了许多楚将,还在乎多收降一个季布吗? 夏侯婴对朱家深施一礼道:“多谢大侠提醒,差一点失去一位一诺千金的侠客。” 夏侯婴马上进宫面见刘邦,把朱家说的这些话,和自己所思所想和盘托出。 刘邦终于被说服,收回成命赦免季布之罪,最后拜季布为郎中将。 人们称赞季布识时务刚柔并济。 季布告别朱家入朝为官,朱家因此事受到了刘邦嘉奖,也因此事,朱家在鲁地名声越来越大。 季布转危为安受到了皇封,有一个人看在眼中急在心上。 此人不是旁人,他就是季布的异母弟丁固,即人们口中的丁公。 季布出生不久母亲去世,后来他父亲为季布娶了个继母,继母生下了丁公。 最初刘邦通缉季布时,丁公也惶恐不安潜逃在外。 后来他看到哥哥季布被刘邦赦免封了官。 心说“”哥哥差点杀了刘邦还做了官,我哪一次追上刘邦最后放了他一马,刘邦还能不感激我不杀之恩吗?” 哥哥都封官了,我肯定去了也会封官,想到此,丁公就骑马去洛阳求见刘邦。 “报皇上,外面有个叫丁固的人求见。” 刘邦一琢磨,想起来了,是在彭城一战失败逃跑时,被这家伙追了个马头衔马尾,我当时吓得声音都变了,说:好汉何苦为难好汉呢? 当时的场景如放电影一样历历在目。刘邦顿时羞得脸红脖子粗。 “不行,这家伙到来起不到好作用,一旦他把当时我狼狈样说出去,我还有什么威信呢?”刘邦下定决心要除掉丁公。 “来人,把外面那个叫丁公的人捆起来砍了!” “得令!”士兵一拥而上把丁公捆了起来。 “皇上,是我,是我没杀您,放了您一马!你忘了?我是丁公。” “卧槽!我一直在捉拿你,想不到你自投罗网!你本是项羽手下大将,吃项羽俸禄却不为项羽尽职尽责。 项羽之所以失败,就是有你这样吃里扒外东西!吃谁的不向谁,要你这样的人有什么用!” 刘邦当着所有士兵数落丁公背叛项羽,随后命刽子手砍下丁公的脑袋去祭奠项羽,丁公聪明反被聪明误! 刘邦为何这样做呢?他这是演戏给所有士兵看,教育士兵要忠于主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背叛主子。 刘邦要想巩固江山,需要大批忠心耿耿之人,他正在一点点改变士兵和文臣武将的观念。 不打仗了,建设时期,一个人的品德很重要,朝廷不再需要朝三暮楚之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