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熊心翻身做主把歌唱(1/1)

作者:马踏飞花

汉朝兴衰史第15章 熊心翻身做主把歌唱

楚怀王熊心笑了!头上去了一座大山,能不笑吗? 他瞬间觉得轻松多了。 各位看官,项梁死了,岂不是去了熊心头上一座大山? 项梁不死,熊心永无出头之日。 不对吧?项梁有“从龙之功”,对熊心有知遇之恩,怎么变成了敌对矛盾了? 项梁遇难,熊心悲伤才对啊? 表面是这样,熊心使劲挤出了几滴眼泪,他实在哭不出来。 熊心常常扪心自问:“项梁立我是真的忠心楚国吗?骗鬼去吧! 他只是想利用楚王室的号召力,把反秦力量团结在一起为他所用。 我熊心只是一个傀儡,一旦完成过渡期,没了利用价值,项氏叔侄会毫不犹豫杀我取而代之。 当年会稽郡守对他叔侄恩宠有加,最后不是做了项羽刀下鬼!” 熊心是成年人,他不傻,项氏叔侄在外绝不是为他打江山!” 谢天谢地,项梁死了,我熊心的机会来了~~~ 熊心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小集团。 打天下总不能孤家寡人吧?项梁有项羽和谋士范增。 刘邦更别说了,手下一大帮人。作为旁观者的熊心,把这一切看的清清楚楚。 熊心开始留意身边的人,恰此时,宋义出现在了他的视线里。 说起宋义,他的来头可不小,他是老楚怀王熊槐的大将,曾和项燕、项梁父子同朝为臣。 秦灭楚国后,宋义就投奔了项梁麾下,成了项梁的部将。 这个人很有才华,人长得也帅。 在楚国为将时,宋义在朝中是“钻石王老五”。 楚国公主和朝中王公大臣的女儿,都爱慕追求宋义。 但是宋义情有所属,他喜欢上了楚国贵族出身的虞姬。 没错,就是后来成为项羽女人的那个虞姬。 宋义和虞姬搞对象的时候,项羽还不知道在哪跑着玩呢! 郎才女貌,人人说他俩是天生的一对。 宋义虽有文采,但不善言词。他深深喜欢虞姬,却不知如何向女孩子表达。 虞姬看重宋义的才华,接近宋义最初是想提高一下自己作诗水平。 而宋义是奔结婚而去的,二人别有所图~~ 有一次,虞姬不小心摔了一跤,这一跤摔出了灵感,她随即写了一首诗。 诗是这样的: 乖妹妹, 打瞌睡, 跌下来, 成驼背。 “我的天爷!我从来没写过如此好诗。” 虞姬拿着诗,一拐一拐去找宋义欣赏一下。 宋义一看,这叫诗啊?他不敢说实话,只是一个劲地说:“好,行,写的不错”。 小青年谈恋爱,看诗不看诗不是重要的事,宋义应该先问虞姬摔疼了没有,哪里疼? 让我给你揉揉之类的话。女孩爱听这样的话。 谁知宋义不解风情,真给虞姬讲起了诗词写作方法。 虽然二人相处时间不短,但之间的关系如37度热水,不冷也不热。 …… 时间一晃溜走了!虞姬命中那个男人出现了。 在一次宫中组织的踏青活动中,虞姬偶遇了项羽。 各位别看项羽是个武夫,力拔山兮!却是个懂得怜香惜玉之人。 可能女娲造人时打瞌睡,错把项羽和宋义的性格进行了互换。 宋义温润如玉,应该更懂得怜香惜玉。 项羽又是给虞姬提鞋,又不时地搀扶一把,把女孩子哄得开心不要不要的。 虞姬高兴之下,就把她认为拿手的诗朗读了出来: 乖妹妹, 打瞌睡, 跌下来, 成驼背。 读完,虞姬还模仿弓腰驼背的样子。 项羽一听差点把早上吃的饭吐出来,强忍着笑,问虞姬这是谁写的狗屁诗? 虞姬脸一红:道:”我写的”。 项羽直接告诉虞姬,“妹妹,咱别丢人行不?你不是写诗的材料。” 虞姬邯对峙的时候,刚开始,项梁打得章邯连连败退,这就造成了项梁的轻敌。 当时宋义提醒项梁提防章邯耍花招。 两军在定陶决战时,项梁讨敌骂阵,章邯闭门不出。 章邯闭门不出是秦二世派人让章邯再拖两天,随后将有一支调回来的队伍援助章邯。 项梁则认为章邯怕了,加上近两天阴雨不断,放松了警惕,让士兵们好好歇息两天。 这时宋义看出了问题,劝项梁加强防卫, 项梁不以为然,认为宋义谨慎过度。 早些时,项梁就对宋义有成见。 原来宋义反对项梁屠城。 就在前些时,项梁攻下了城阳,由于城阳军民拼死抵抗,项梁攻下城池后,为泄愤下令屠城。 当时宋义急忙阻拦道:“将军,自古以来屠城不祥! 再说城中百姓饱受秦国暴政,这时候将军应该拉拢民心才是。” 项梁不听,反驳道:“城阳百姓拼死反抗,难道他们不该死吗?” “将军!百姓只想活下去,没有其他办法,他们不抵抗,秦军早就把他们砍了!” 宋义百般劝解道。 “呵呵!就你宋义伟大,你这样说,不是让城阳百姓骂我吗?有本事去救秦国所有老百姓!” 项梁劈头盖脸一顿输出! “我承认我人微言轻,不如将军有能力,我为城阳百姓求情,如果将军能收回成命,宋义感恩不尽!” 宋义始终不低头。 项梁火了,“你给我退一边去,别阻拦我发号施令!” 终究胳膊拧不过大腿,项梁还是下了屠城令。 从此宋义对项梁大失所望~~~ 项梁不爱听的话,宋义偏要说。 项梁为了耳边清静,于是找了个理由,让宋义去出使齐国。 宋义断定项梁必败无疑,正好借着出使齐国的理由,匆忙离开项梁去了齐国。 就在宋义走到半路时,碰到了齐国使者高陵君显。 宋义认识此人,问,你干什么去啊? 显说我去找项梁有点事儿,商量一下齐国与楚国合作事宜。 宋义劝显慢慢走,否则有杀身之祸。 显问“杀身之祸”从何而来? 宋义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说,“项梁此战必败,你走得快,正好赶上,不如慢慢走,也许会捡一条命。” 说罢宋义继续赶路。 高陵君显将信将疑,自语道:“权且信他一回,反正也没啥急事。” 等高陵君到了定陶一看,后脊梁发凉。 果如宋义所料,楚军大败,项梁被章邯杀了。 显以手加额。庆幸自己听宋义的话走得慢。 假如走得快,岂不随项梁见上帝去了。 高陵君显不由得佩服宋义有远见,认定他是个懂军事的人。 项梁死了,也别和他商量合作事宜了。 高陵君显折回头去盱台见楚王熊心。 见到熊心,高陵君显就把半路上遇到宋义,宋义让他慢慢走这些事,说给了熊心。并夸赞宋义是管仲、乐毅这样的人物。 熊心正在物色班底,听到高陵君说宋义很牛叉,于是萌生把宋义组阁进来的念头。 无巧不巧,宋义出使齐国完成使命返回了楚国,此时他已得知项梁被杀这件事。 熊心接见了宋义,经过交谈,感觉宋义确实有两把刷子。于是拜其为上将军。 也就是宋义顶替了项梁位置,成了楚军的主帅。 …… 定陶一战,项梁失败被章邯围杀,此时项羽和刘邦两人正带兵攻打陈留(今河南开封市陈留镇)。 也许是楚军主帅项梁被杀的缘故,刘项联军士气十分低落,造成了久攻陈留不下的结果。 回到军营,刘邦对项羽道:“打仗打的就是士气,你看士卒们情绪低落,再打下去也没什么结果,咱们不如撤吧?” 项羽问:“撤到哪里?” “贤弟,按我的推测,章邯下一步可能要进攻盱眙(今淮安市)。” 盱眙是楚王熊心所在地,也是楚国的都城。 刘邦的意思是咱们撤回去保护楚王和都城~~ 刘邦分析的确有道理,反秦战争中,最属楚国力量强大。 章邯肯定首先摆平楚国,这就是擒贼擒王的道理。 项羽却有不同的想法,他想把楚国都城迁到彭城去,也许这是一次机会。 于是道:“刘哥,保护楚王是当务之急,如今盱眙兵力不足。 不如咱们把楚王接到彭城。这样不就避开章邯的兵锋了。” 原来彭城是项羽的势力范围,有群众基础,能够及时补充兵力。 刘邦点头同意。 计议已定,项羽首先派一队士兵,把楚王熊心接到了彭城。 从这天起,楚国都城就从盱眙迁到了彭城。 熊心在项梁死了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从之前的唯唯诺诺,变成了盛气凌人。 此时熊心充满了雄心,他要大干一场,夺回属于他的那份荣耀。 熊心开始发号施令,命令上将军宋义,带一队人马做好彭城防卫。 随后调派项羽一队人马去定陶收集楚军余部。 “项羽听令,项羽一愣神,急忙答应——‘在’! 目前项羽还不习惯熊心对他发号施令。 但是作为楚王,派将军去干事,不是理所应该的吗? 熊心命项羽率人马退至彭城以西,命刘邦率人马退至砀县(今安徽砀山县南)。” 刘项两军互成犄角之势,相互配合拱卫彭城。 熊心布置完毕,以待章邯! …… 上回说到吕臣带着他的“苍头军”,半路上碰到了英布的“黥面军”。 两人一交谈很投缘,于是两军合一处就投奔了项梁。 结果到定陶晚了一步,项梁已被章邯斩杀。 当时二人看到项梁的楚军大营,被章邯引来的河水所淹没,眼瞅着项梁被章邯斩杀却无力去救。 二人一商量,只好去彭城投奔项羽。 熊心一看又有两队人马来投,心中大喜,英布留下一队人马保护熊心。 然后率领余下的部队,与吕臣一起驻扎到了彭城以东。 这样一来,三路人马形成一个品字形,互为援助,严阵以待,以待章邯的进攻。 万事俱备,章邯却没来。 原来章邯认为杀了楚军主帅项梁,剩下的成不了气候,转头杀向了齐国。 章邯不来,刘项两支军队压力还小点。 章邯舍彭城攻齐国,说明此时刘邦项羽的实力不入章邯法眼,二人还不如齐王让章邯看得起! 也难怪!二人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战意,不被章邯放在眼中并不意外。 让人看得起,只有交出一份令人崇拜的答卷,一将功成万骨枯,说的就是这个理。 …… 章邯这个强敌没来,熊心重新调整团队,把可以依靠的人聚拢在身边。 首先他收回项羽、吕臣的兵权,有限制项羽权力之意,拜吕臣为司徒。 拜吕臣的父亲吕青为令尹(相当于丞相,相国,文官之首)。 任命刘邦为砀郡长,驻防砀县,负责彭城西外围军事。 封刘邦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安侯,称项羽为鲁公。 现在刘邦和项羽的级别相同,所不同的是项羽被剥夺了兵权,刘邦却保留着带兵保卫彭城西的权力。 熊心的目的是削弱项羽的权力,提高刘邦的威信,让刘邦遏制项羽。 随后熊心提拔宋义为上将军,赐封号“卿子冠军”,这等于赋予了宋义楚军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当初项梁的那个角色。 为安抚项羽,又拜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 熊心刚把班底组建好,还没喘口气,赵国使者飞马来请援救兵。 原来章邯攻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歇被围困在了巨鹿,请求楚王速派兵救援。 熊心果断派宋义为主帅发兵赵国,随后“巨鹿之战”登上了历史舞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