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第84章 刘协与太师297
一旁的刘协突然轻轻推了推刘和,将他从幻想之中拉回了现实。&lt;/p&gt; 刘和这才清醒过来,连忙说道:&lt;/p&gt;</p>
“你有什么问题吗?”&lt;/p&gt;</p>
刘协这才说道:“太师,你上次说的君主立宪制,能不能再聊聊。”&lt;/p&gt;</p>
刘和看了看刘协,颇有一些诧异的说道:&lt;/p&gt;</p>
“其实这种制度本质上还是少数人剥削多数人。”&lt;/p&gt;</p>
“只是这个少数的数量,比现在要好一些。”&lt;/p&gt;</p>
“剥削的概念,我和你说过,你现在理解了吧?”&lt;/p&gt;</p>
刘协点点头说道:“这个我理解了,包括您说的剩余价值理论。”&lt;/p&gt;</p>
刘和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说道:“现在是皇帝和勋贵治理天下。”&lt;/p&gt;</p>
“普通百姓是没有任何晋级的可能。”&lt;/p&gt;</p>
“时间久了,勋贵和皇帝会认为自己不是人。”&lt;/p&gt;</p>
刘和又看了看刘协,发现他对这句话有点不理解,于是解释道:&lt;/p&gt;</p>
“或者至少不是凡人。”&lt;/p&gt;</p>
“如果社会整体环境好,那这日子也还能过下去。”&lt;/p&gt;</p>
“可是如果遇到周期性灾害,那情况就不好说了。”&lt;/p&gt;</p>
“都没粮食的时候,掌握粮食的勋贵是不会把粮食放出去的。”&lt;/p&gt;</p>
“而环境好的时候,这些人垄断了知识和教育权利。”&lt;/p&gt;</p>
“一年产生的读书人也就那么一点点。”&lt;/p&gt;</p>
“无法承担起整个国家的需求。”&lt;/p&gt;</p>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幽州推广全民教育。”&lt;/p&gt;</p>
“现在幽州读书识字率比之前颍川也不遑多让。”&lt;/p&gt;</p>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不想当官吏了。”&lt;/p&gt;</p>
“我分分钟就可以再招募一批人来做这个事情。”&lt;/p&gt;</p>
刘协不解道:“那皇帝岂不是没用了?”&lt;/p&gt;</p>
刘和摇摇头,对他说道:“皇帝的作用在这种体系之中根本不是这样的。”&lt;/p&gt;</p>
“朝廷上的那个皇帝,其实破事一堆,半毛钱的好处都没有。”&lt;/p&gt;</p>
“表面上你坐拥四海。”&lt;/p&gt;</p>
“但是为了管理这些地方,你只能将他们 分封 出去,或者委托别人管理。”&lt;/p&gt;</p>
“就像之前的益州刺史郤俭【音细减】,他在益州胡搞,你爹在洛阳也没法知道。”&lt;/p&gt;</p>
“最后搞得民怨沸腾,还得朝廷给他去擦屁股。”&lt;/p&gt;</p>
“再比如冀州刺史王芬,在冀州瞎搞,甚至在我剿灭黄巾的时候拖后腿,捣蛋。”&lt;/p&gt;</p>
“你爹也不是一样不知道。”&lt;/p&gt;</p>
听到这两个例子,刘协点了点头表示同意。&lt;/p&gt;</p>
然后刘和继续解释道:“君主立宪制的皇帝,或者说君主。”&lt;/p&gt;</p>
“它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lt;/p&gt;</p>
“要想成立,君主必须拥有足够的财力。”&lt;/p&gt;</p>
“或者财力是在头部财阀之中,占据一定地位的存在。”&lt;/p&gt;</p>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你爹给你的最大遗产根本不是这个皇位。”&lt;/p&gt;</p>
“而是那些股份!”&lt;/p&gt;</p>
“现在幽州的产业,七成都是我的。”&lt;/p&gt;</p>
“因为我有钱,还有权利。”&lt;/p&gt;</p>
“所以,以后甚至八成可能都是我的。”&lt;/p&gt;</p>
“我们两个联手,以后整个大汉的八成,甚至九成产业都是我们的。”&lt;/p&gt;</p>
“有了这些产业,我们要做的就是分一两成末端产业给其他家族。”&lt;/p&gt;</p>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我们再把皇权给限制住。”&lt;/p&gt;</p>
“到时候就能安安心心去环游世界了。”&lt;/p&gt;</p>
“所以一切的关键在立法权。”&lt;/p&gt;</p>
“我们给其他人提案权,我们捏住否决权。”&lt;/p&gt;</p>
“只要不出现对我们不利的法案,一切都可以谈。”&lt;/p&gt;</p>
“到时候你可以将皇位让给你的大哥。”&lt;/p&gt;</p>
“你控制住上议院,然后通过下议院的席位拉拢世家和门阀。”&lt;/p&gt;</p>
“我则会手握媒体和教育。”&lt;/p&gt;</p>
“这些人最后统统都要给我们干活。”&lt;/p&gt;</p>
听到刘和的这个构想,刘协顿时了然,眼神越来越明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