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第341章 做事原则
越等待,越煎熬。 任何正常朝廷,绝不允许消灭外敌,导致地方出现军阀,进而威胁皇权。 此时,袁崇焕,祖大寿,毛文龙,难以猜测皇帝态度。 临近傍晚。 刘若愚传皇帝口谕,宣崇焕,祖大寿,毛文龙,张存仁,陈继盛进宫。 几人艰难起身,踉跄走进乾清宫。 殿内,皇帝设宴款待朱童蒙,杨维垣,袁可立。 观之,袁崇焕,祖大寿,毛文龙,陈继盛,张存仁齐齐跪地行礼:“罪臣拜见陛下,吾皇圣安。” 朱由校默然不语,端着酒壶继续给袁可立斟酒。 顷刻,袁崇焕,祖大寿,毛文龙,陈继盛,张存仁面面相觑,越发骇然。 皇帝尊敬袁可立,辽东诸将却对袁可立的军令阳奉阴违,这等于忤逆皇帝的旨意。 天威难测,保不齐皇帝起杀心了。 朱由校给袁可立斟酒结束,目光瞥向袁崇焕,毛文龙,祖大寿,陈继盛,张存仁,阴阳怪气说:“罪臣,你们哪有罪啊,你们都是功臣啊,建奴的功臣。” 此言出,五人胆战心惊。 这分明斥责辽东部分将领克扣军饷,盗卖军粮战马。 他们身为辽东要员,即使没有参与亦难辞其咎。 袁崇焕急声说:“陛下,臣有罪,辜负陛下信任,未能完全整饬辽东腐败。” 祖大寿战战兢兢的说:“陛下,末将冤枉,末将绝不敢背叛陛下,望陛下明察。” 毛文龙亦出声辩解:“陛下,末将绝对没有做对不起陛下的事,更不敢勾结建奴。” 陈继盛,张存仁思绪不安,急忙辩解,为自己洗脱罪行。 朱由校不语,刘若愚从龙案拿来卷宗,分别递给袁崇焕,祖大寿,毛文龙,陈继盛,张存仁等。 众人快速翻阅,卷宗内详细记录辽东诸将所作所为,所犯罪行,条分缕析,具体到哨官。 不光有杨维垣率军法处,锦衣卫查出来的,高文采率领锦衣卫半年来以来秘查出来的。 五人越看越惊慌,越看越后悔,皇帝并非不知辽东,辽南的情况,相反,皇帝全知道,卷宗内记录的罪行比他们想象的更严重。 这半年,大概是皇帝给辽东将官改过自新的机会,结果,辽东将官辜负皇帝的心意。 难怪皇帝派遣军法处,锦衣卫,将辽东参与走私,盗卖粮食军买的将官下狱乃至诛杀。 袁崇焕面孔火辣辣的,急声说:“陛下,臣有罪,臣御下不严,没想到辽东情况恶化到这种地步。” 朱由校非常震怒,狠狠瞪了眼袁崇焕。 他赋予袁崇焕先斩后奏,严惩辽东官场,军队的权力,将其视作为辽东长城,认为值得重用。 袁崇焕赴辽前向他保证铁腕整饬治辽,练新军,强化辽东战力。 目前,辽东官场依然贪官污吏横行,军中蛀虫大行其道,浪费朝廷大半时间。 朱由校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厉声呵斥:“袁崇焕,天下人都以为辽东驻扎朝廷精兵劲旅,在朕眼里辽东驻扎的是土匪,是走私商。 从前朝廷财政窘迫,拖欠辽东军饷,导致募兵,练兵难如登天,尚且情有可原。 这半年来,朕补齐往年拖欠辽东将士的军饷,额外补偿辽东将官,更参考以往军功封侯,唯恐朝廷力有不逮,怠慢辽东将士,寒了三军将士的心,影响辽东战力。结果呢,你怎么报答朕的,告诉朕,你训练的新军呢?” 袁可立,袁崇焕都向他保证赴辽全力以赴训练新军,今袁可立训练辽东新军,登莱东江新军。袁崇焕在辽东非但没有训练出新军,麾下关宁铁骑将领还和朝廷玩起待价而沽。 失望。 失望透顶。 袁崇焕惨遭怒斥,亦清楚自身辜负皇帝信任,生怕失去皇帝信任:“陛下,臣请求戴罪立功,半年内,臣绝对给陛下满意的交代。” 朱由校指节重重的敲了敲桌面,冷酷说:“半年,朝廷还有多少半年,每年朝廷在辽东投入四五百万纹银,真以为朝廷的钱粮都是凭空而来吗?” 袁崇焕欲辩驳,不知从何说起,惭愧的说:“陛下,臣愿立军令状,若半年内不能给陛下满意的答复,臣愿自裁献上首级。” 朱由校怒气未消,呵斥说:“朕要守辽,复辽的精兵,要你首级何用,辽东之事,你能胜任便胜任,不能胜任朕另请高明。” 袁崇焕左右为难,宁锦之战朝廷赏赐不公,他辞官泄愤,今皇帝赏罚分明,是他御下不严,把事情搞砸了。 辞官。 他说不出口。 “陛下,臣能胜任,求陛下再给臣次机会。” 朱由校斩钉截铁说:“好好研读卷宗,想清楚解决方案,改日给朕答复。” 袁崇焕如释重负,恭敬领命。 这时,祖大寿出声说:“陛下,末将将家眷送来京城,请求亲自前线辽东戴罪立功。” 毛文龙紧随其后说:“末将亦愿意将家眷送来京城。” 朱由校冷冷盯着祖大寿,毛文龙,说起具体情况,祖大寿,毛文龙的情况有相似,有差异。 两者均有形成私军的趋势,全御下不严,不过,祖大寿始终处在抵抗建奴最前线,毛文龙待在后方牵制建奴。 然而,毛文龙的战报远比祖大寿的战报内容水分更大,欺骗朝廷嫌疑更大。 对于祖大寿。 他是寄予厚望的,对于祖大寿历史的遭遇亦非常的同情。 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 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 然而,不代表他对祖大寿御下不严,克扣军饷,盗卖军粮战马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朱由校言语冷酷说:“把将领家眷困于京城,以此勒索将领效忠,朕不屑做下作的事儿。 百官做事,朕有自己的原则。 文武百官,按照朕的要求将事情办成,朕会论功行赏。按照朕的建议将事情办砸,朕亲自给百官背锅。 百官不听朕的建议,以自己的办法把事情办成,朕亲自用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百官开拓,文官不会上书弹劾。 百官不采纳朕的建议,结果把事情搞砸了,那就等死。你们身为地方要员,半年来办成几件事儿,都说说,朝廷留你们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