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_分节阅读_第148节
怎么回事?他们未曾宣扬,怎么来了这么多人。</p>
此次来的不仅有已经向景朝纳贡过的小国,比如东夷、高丽、安南、琉球、暹罗、吕宋等周边小国,还有未曾来过的娑罗、阿鲁、古里、苏禄、祖法儿、急兰……许多小国是第一次来,甚至国名都是鸿胪寺经过翻译首次确认的。</p>
京城的百姓看着这些穿着各色服饰,嘟囔着各种夷语的人来到京城,十分好奇。</p>
霍瑾瑜那边也吃惊,她上辈子对于周边邻国的了解也就接壤的那几个,虽然知道周围小国多,但是也没想到这一次来了一百多个。</p>
很快她就更笑不出来了。</p>
这些小国除了来朝贡,其次是来求饶的,请求景朝的舰队不要再对他们派出的海军出手了,他们已经见识到了天朝上国的威力,再也不敢动手了。</p>
霍瑾瑜呆滞:……</p>
南海水师难道私下里去这些小国的沿海折腾了吗?</p>
在将各国使者提供与景朝水师交手的“打仗”时间、地点汇集后,霍瑾瑜又默默拿出来之前南海水师传回来的战报。</p>
她:……</p>
将别家的“正规”海军当海盗收拾了,这……</p>
第69章 </p>
霍瑾瑜目光又落到南海水师的战报,越发沉默了。</p>
其实这件事也不能怪他们。</p>
不止南海水师,就是她也没想过东海区域的一些沿海番邦的实力那般拉胯,超出她的想象。</p>
仔细想来,其实也正常,这些国家的陆军实力说不定都比不上一个县城的防御能力,能上奏求饶的这些国家还算富饶的,毕竟还能凑出“海军”出海,其他国家估计都没有海军。</p>
她已经能想象,南海水师在海面上遇到一波看似凶恶、说着不懂的外语,穿着乱七八糟、可能有时也有衣衫齐整的衣服的“海盗”,就是他们将身份亮出来,估计也没人信,以为海盗冒充的。</p>
也不排除一些番邦“海军”在强势时是“海盗”,弱势时就是“番邦海军”了,大海所带来的危险,不止是风高浪急、波涛汹涌、天气莫测,还有你在海上遇到的人与“鬼”,人与鬼的转变可能就在呼吸间,前一刻对你笑意盈盈的探险者,后一刻就是暗藏杀机的强盗,更不用说大海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抛尸场。</p>
所以对于这种结果,霍瑾瑜只能心中说一声抱歉了。</p>
她看着各番邦属国表面求饶,实际上控诉的折子,决定国宴那天,让御膳房的人多给这群使者多上两个菜当补偿。</p>
此事她也不知道如何解释,难道要实话实说:你们不用担心,南海水师压根就没将你们放在眼里,以为你们是路过的海盗,没事别去往前凑就行了。</p>
算了,就当做不知道。</p>
因为来了太多番邦使者,无论是四夷馆还是会同馆都满人了,鸿胪寺不得不空出一些房间招待这些使者,出了这些,还指定了几个客栈,作为专门招待番邦使者的住处。</p>
这些使者来到城中,可以随便购买东西,但是一些地方是不对他们开放的,比如麒麟研究院、农事试验场、京郊的火器研究所……这些地方就算不用霍瑾瑜提,鸿胪寺的官员也会尽量带着他们绕开他们。</p>
这些使者也对这些地方也不感兴趣,他们喜欢丝绸、瓷器、玻璃器……这些在国内转手都能卖出十倍、百倍价格的东西,京城的许多店铺都被这些人买光了,商铺的掌柜看到这些外国使臣都经不住龇牙笑。</p>
根据户部统计,万寿节这半月,京城商铺的收益比以往多了五成,倒不是都是这些番邦买的,还有进京给霍瑾瑜送贺礼的地方藩王勋贵,他们的人也带动了不少消费。</p>
万寿节后,这些番邦使团带着大包小包离开京城,京城周围镖局人手都不够,一镖难求,又是一番热闹,然后周围的武馆也迎来了大批生源,不少百姓想着让孩子学个拳脚功夫,学成了押镖也不错。</p>
霍瑾瑜听说,两广地区各个海港的海运价格已经开始涨了,就等这群使团上门。</p>
万寿节结束后,京城周围的红薯再次迎来一波丰收,广州农事试验场那边也传来消息,说种下的玉米已经结穗,霍瑾瑜松了一口气,还好老天爷保佑,让种下的玉米平安长大。</p>
早知道今年那么顺利,她当时就将全部种子都种下,今年的产量也多些。</p>
霍瑾瑜思来想去,决定修建一个玻璃暖房,反正现在玻璃的成本已经降下,就在京郊农事试验场弄一个玻璃暖房,省的要看老天爷脸色,育苗培育都不得劲。</p>
玻璃暖房的制作并没有难度,重要的是多大,霍瑾瑜不追求大而华丽的效果,只需要人站在房中不碰头就行。</p>
就这样,半月后,两间透明的玻璃暖房在农事试验场建成了。</p>
落成之日,天空撒着秋雨,秋风沙沙的吹,还是有些冷意的。</p>
试验场的官员小心走进玻璃暖房,仰头看着秋雨砸在玻璃弄出水珠,就在他们眼前,却触碰不到他们,众人痴痴地抬手摸着冰凉的玻璃。</p>
此时大家站在房中,理解了陛下花大价钱造玻璃暖房的用意,有了这个东西,即使天寒地冻或者暴雨如注,也不用担心了。</p>
十月,霍瑾瑜去年下令建设的钢铁厂、玻璃厂已经建造完毕,霍瑾瑜到场见证了第一炉钢出炉,考虑到污染和噪音,两个厂子都在京郊偏僻的地方,不过他们周围已经配备了一支军队驻扎,防止有人偷盗和捣乱。</p>
工部对临滨的勘察也结束,觉得为了当地百姓,海堰必须修成,赞同谢少虞的想法。</p>
霍瑾瑜调出当地的地图,若是要修海堰,这是个大工程,光是堤岸足有数百里,即使现在水泥生产、运输已经熟练,还是要耗费许多人力和物力,最起码一年是干不完的。</p>
霍瑾瑜又仔细询问了朝中汾州籍贯的人,决定修海堰,任命谢少虞为临滨县令,命其主修临滨海堰。</p>
京城一些官员听到谢少虞升官的消息后,当即挑眉,他们就说吧,陛下气消了,还会将谢少虞升回来,这还不到半年,谢少虞就成了县令,还能主持修建如此大的工程。</p>
十月中旬,临滨县令谢少虞率领泰、楚、海、随四州的五万民夫,奔赴海滨,开始了浩浩荡荡修海堰。</p>
十一月,临滨当地气温骤降,突遭极端大雪,当地谣言四起,说风雪太大,气温寒冷,海潮汹涌,修建海堰的不少民夫被困滩涂而死,足有百余人,当地百姓怨怼之声频起。</p>
京城这边,谢少虞也被人弹劾,数名御史上奏,请求追究谢少虞的责任,暂停海堰工程。</p>
霍瑾瑜为了安抚百姓与官员,派人对谢少虞下达斥责,但是并没有说暂停海堰,随行的还有给四州民夫准备的棉衣、药材、粮食等东西。</p>
……</p>
朝廷的特使到来时,谢少虞还在海滨巡逻,前段时间下了一场暴雪后,还好后面气温渐升,也就不妨碍干活。</p>
虽然他知道有许多民夫暗地里骂他,但是海堰这事不能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