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来回穿越,在蛮清造反当皇帝第231章 付出一些代价也要消灭掉叛逃的文官们
正当整个卫国军,在西南地区展开轰轰烈烈的军事行动时。 因为黄文武对待地主士绅世家行事手段残酷的原因。 却有五百人不看好黄文武的原卫国军的文官,挂印而叛逃!投靠蛮清。 ……………………………… 今天就有几人原本是卫国军的文官,因为看不惯黄文武对待地主士绅残忍行事。 所以合伙结伴逃到了武汉城外,一路艰苦跋涉,此时终于看见了武汉城墙。 队伍中的几人,终于是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同样神经放松的几人,此时全体都对黄文武破口大骂! 整个天下除了黄文武自己之外,还有一些亲信心腹手下选择服从支持黄文武之外。 几乎所有的卫国军文官武官们都在劝黄文武,不要大肆屠戮地主士绅世族,恐怕就此沦落到洪秀全与李秀成的下场。 所以这一批从湖南跑到湖北来的原科举优胜者们,此时大松了一口气的情形下。 自然没有对黄文武客气什么更不可能去考虑口下留德! 当然他们没有注意到武汉城门口,正有一个闲汉,时不时的眺望他们一眼。 直到他们自己对黄文武破口大骂之后,那个闲汉,似乎终于确定了什么?立刻转身就往城里跑。 只是没一会儿闲汉就又回来了,接着就一直跟着他们,直到进了城内的王老爷的府上。 一名原卫国军文官,指着王老爷对自己的同伴道: “这是在下的叔父,诸位到了这里就当到了自己家一样,不需要再客气,更不需要再害怕,不会有追兵的。” 而同时被他介绍的所谓王老爷,也举起手来连连道: “我家侄儿,承蒙各位照顾己久,如今各位到了武汉,一定要让王某人,尽尽地主之谊才行啊!各位以为如何?” 接下来自然是宾主尽欢,当晚,王老爷就给他们设宴接风。 酒足饭饱之际,众人的话题自然而然的,又聊到了黄文武的身上。 黄老爷道: “自古以来如此屠戮地主士绅的人,从来就没有长久过。” “比如说隋朝末年,隋炀帝想要压制世家大族,结果却导致他老爹留下来的隋朝,二世而亡。” “而如今,黄文武竟然也想采用同样的方法,只不过他比隋炀帝,就更加要冷血残忍。” “他黄文武甚至敢对我等士绅地主世家大族之人,大举屠刀!斩尽杀绝,实在是令人可恨。” “要知道当时的隋炀帝只是压制咱们世家大族而已,并没有动刀,可他黄文武直接下达屠杀令,他黄文武就是就是这个有心人。 早在那一批人开始叛逃之后,就有人曾托关系联系过他。 声称:自己的侄子走错了路,如今,想要重新回到朝廷的怀抱,请他给个面子! 李鸿章刚开始并不答应,毕竟是背叛了大清朝廷的二五仔,如今又要背叛黄文武,到自己手下来讨口饭吃,这让李鸿章并不好想。 可是转念间,他又想到了一件事! 那就是这批叛逃的人,对卫国军的了解,绝对比任何的奸细传回来的情报都要来得详细。 如此,就算违心收留了他们,李鸿章也并不觉得吃亏! 至于来自蛮清方面的质问,如今的李鸿章似乎也不像以前那么在乎了。 在人生中的几次巅峰状态中,被黄文武毫不费力的全部击垮了,如今的李鸿章性格似乎也变了很多。 至少曾经一腔心思忠于蛮清的李鸿章,现在是回不来了,现在依然存在的李鸿章,懂得了为自己着想。 可是,就在李鸿章收留了那几名故人之后,还没等他问清楚卫国军的虚实,却被早就潜伏在蛮清新军里面的卫国军特工,直接开枪打死了! 当然,李鸿章也并不觉得亏什么,毕竟为了打死这么几个二五仔,黄文武至少损失潜伏在他军中的十余名军中精英! 这批特务要是现在没暴露出来,以后因为作战勇敢,逐渐升到高层次时。 李鸿章恐怕就不像今天这样,可以轻松的将他们铲除。 想处理恐怕就要如同今天的黄文武一样,付出天大的代价,去铲除自己军中的二五仔! 历时一个多月之后,一八六六年六月,卫国军十大的集成军团,终于成功攻下了四川与云南。 至此,整个西南五省已经全部归到了黄文武的治下,整个天下都是一片震怖! 不明白,这短短的两个月间,卫国军究竟是如何攻下整个西南五省的?难道他们会飞吗? 亦或是每一个城池都不能阻止他们的脚步分毫? 可惜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蛮清与天下士绅地主,注定都得不到答案。 超出这个时代的认知的他们永远都不会明白,130加农炮对于土石结构的城墙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于天下人的震惊,黄文武与卫国军的高官们顾不上理会,如今黄文武要头痛的就是,治所究竟要搬到哪里去? 毕竟如今夺下了整个西南五省,以及广东的少部分府县。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继续窝在在湘西这个小地方,很明显,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这种时候就要迁都了,可是这个都城迁往哪里去。 黄文武自己曾经考虑过很多却始终不能够在西南五省里面,找出一个适合自己作为都城的城市来,甚至连这样的地方都没有。 西安、成都、重庆、贵阳、长沙,这些是以前黄文武曾经考虑过的,可是到现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觉得这五个大城,都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