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更能让人信服的神迹求安心(1/1)

作者:浮生WX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第四百二十一章 更能让人信服的神迹求安心

七天到了,瓶中空空,康僧会又请求延长七天,孙权答应了。 七天又到,仍让人失望,孙权耐不住了:“说什么灵验,分明是在欺诈诳骗朕!现在你还有什么说的?来人,带下去。” “且慢,陛下!祈请舍利,并非如运水搬柴般容易,或许我的弟子中,有因惧怕王威而不能心净神清的,以至佛祖怪罪还望陛下再宽假七日,若到期没有,听凭发落。”康僧会双手合十请求道, “好,朕就再给卿七日。”孙权的声音中已暗藏杀气。 茅舍中气氛越来越紧张了。康僧会叹道: “孔子曾说过,文一已死,文不在兹乎?佛本应显灵验,可你我却不能感动他。我们这样无用,还等什么王法的惩处?我们应发誓:若再无灵验,就去死!” 时间变得越来越滞重,众人在虔诚与恐惧之中盼望着。等待他们的,似乎不是灵光的闪现,而是刀斧的寒光。 又到了经》,最初存放于摩腾所住处。 而法兰亦是在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从天竺而来, 当时汉明帝派蔡愔一行十二人出使其国访寻佛法时,竺法兰正好与摄摩腾一起游化。 他们受到中国使臣的邀请后,准备相偕同往东土,却被其学徒尽力挽留并设法阻止。 无奈,竺法兰只得从间道潜行,最终到达东汉帝京洛阳,与摄摩腾同住白马寺。 竺法兰博闻强记,在洛不久就能说汉语,并着手翻译蔡愔他们从西域带回的佛经,后因经历多次战乱,前四部经书均遗失,只有《四十二章经》传世,中国后代诸经都以它为始。 早在西汉时,汉武帝穿过昆明池底,身上有黑灰,当时曾问于东方朔,朔云不知,让问西域人。 竺法兰至洛阳后,众人遂追问其事,他说: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就是见证,竺法兰的说法印证了东方朔的预言,因而信众遂多。 他自认对佛教的功绩还比不得这两人,但功绩也足以传之后世了。 康僧会见众多的珍宝被供奉于地宫之中,便双手合十道:“贫僧此生的功绩便在于此啊!” 待仪式结束,由几名力士将地宫大门合上,将石门彻底封死,这场舍利供奉入塔仪式方才结束。 众僧回大雄宝殿继续梵唱,如今的他们已不必如初来那般外出化缘了,毕竟孙权慷慨的供奉便能够他们几十年的所需,而代价便是建初寺成了东吴的皇家寺院。 康僧会当时传授的属于比较原始的小乘佛教,他和寺众还是传承佛教传统的生活方式,即不自己进行生产,平时衣食全部靠化缘和信徒的布施(现在东南亚一带的佛教国家,出家的僧众还是以此为生的), 有了孙权的布施便让他们一切困难都得以迎刃而解,这样的待遇也不是所有的寺院都有,想必只有像白马、建初这样的大寺才有。 禅房中孙权继续开口道:“朕为母亲和康僧会建此寺也是为了寻求一些安心罢了,如那刘庄大义灭亲一般, 毕竟赤壁、夷陵两战几方都战死了很多将士,朕这些年对公瑾等为江东立下大功的人亦是有愧,但朕又不能说出来,朕也是有苦衷的啊!” 支谦双手合十道:“陛下能有此心便是极好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