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第161章 猛龙过江
古代的金矿有山金和沙金两种说法,山金就是山中开采的金矿,学名叫做脉金矿。 沙金是从水里找到的金矿,学名叫做砂金矿,其实就是脉金矿露出地面后由于流水作用集聚在水中。 中国古代最早的金矿都来自沙金,易于发现也易于采集,但数量有限。 山金开采的起源时间无法考证,但至少在唐代初期就已经存在了,最初的山金矿脉都是基于沙金出现位置的倒推。 唐宋时期,广西省上林地区就名列广西八大金矿,露天淘金人从此出现…… 据记载:1949年后,这里淘金者上交了万两黄金,40年前曾矗立起中国当时最大的采金船…… 在《管子·地数篇》中记载有一段轩辕黄帝和大臣伯高的对话,其中描述道:“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 说明至少在管子生活的时代,战国时期,人们便已经在山中发现了金矿,而且总结出了一定的规律。 至于开采方法,可谓多种多样,沙金主要采用水淘选法,根据密度不同来分离金子和石头。 传说:西南地区曾诞生过一种神奇的动物淘金法,利用鸭子鹅吃沙子助消化这一生理特点,把未拣选的矿砂喂给鸭鹅,过段时间杀了从胃里取出未消化的。 我觉得这方法传闻有误,这样笨拙的办法能搞出多少金子? 我搞过金矿,前年在内蒙古金矿我还下了地下六百多米深矿井考察,差点失足淹死矿井里……。 那天,我下井之前喝醉了。 金矿里,女人是不许下井的,很忌讳…… 还有不许醉酒的人下井。 我是男的,可是我留长发,我觉得是不是长发的原因,差点死在金矿里。 那里面隧道几公里长,井深七八百米…… 搞金矿,有很多规矩。 那天,我还发个短视频,记录了一下和金子有关友情的感悟,我自己写的几句话…… 择友而处,亦如沙里淘金,千层浪去不覆,刀山火海不惧,风起云涌不迷,高山低谷不弃,开疆拓土不失,钱财美色不易,剩下的才是至交。 都说黄金不怕火炼,可惜几乎最后所剩无几,也许这才是人间之趣! 金矿类型分很多种,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即使愚蠢如我,也不会用鸭子搞金子,金砂纯度不高,这样做,搞出来的那点金砂未必有鸭子值钱…… 所以,传闻有误。 据明朝宋应星所着《天工开物》一书的记载大意是:中国产金地区,约有100多处,难以一一列举。 山石中出产的,大者名叫马蹄金,中者名橄榄金、带胯金,小者名为瓜子金。 水沙中出产的大者名叫狗头金,小者名叫麸麦金或糠金。 平地掘井得者,叫面沙金,大者名豆粒金。但都要先经过淘洗后进行冶炼,才能成为整块的金子。 今天,张文龙在这广西河道游玩,他发现了这里河道盛产金子…… 他看着手里闪光的金砂,忽然感觉到发现了巨大商机…… 这是一笔天大的财富! 他要在此地有一番动作。 张文龙他们现在就在广西上林,而且,张文龙腰间的玄铁短刀,也是广西南丹的陨铁打制…… 明朝正德年间寅时坠落的陨铁,陈二爷打制的这把玄铁短刀,让张文龙在江城程,有开矿“或华人自办,或洋人承办,或华洋合办,均无不可”的新规定。 现在晚清光绪时期,张文龙想开金矿,并不复杂。 他才十八岁,已经具备了现代企业家的高瞻远瞩和商业嗅觉。反正他没研究假疫苗和转基因,或者预制菜。 他要准备干金矿,这金矿脉是他发现的…… 不是猛龙不过江! 这种嗅觉可能是与生俱来的! 而且,他的师父和岳父还是那个两广总督封疆大吏的座上宾…… 他连续三天到大山里考察,三天后,他独自下了山,意志坚定的找到了师父六爷:“岳父,我已经决定在广西开金矿了…… 还需要你帮我通融朝廷,我不想看见满河道的金子,我还放任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