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大佬别虐了,夫人才是白月光第82章 总比一个人强
“唐娅婷,你比你自己想象的要出色得多,别妄自菲薄。” “嗯,谢谢你,苏婧。琴琴跟我说,宋医生心里已经有了别人。” 苏婧闻言,一时有些愕然,没想到宋义堃心中还藏有这样一段秘而不宣的情感。 “如果他心里真的有人了,那也只能接受。” “琴琴还告诉我,那个人已经结婚了。” 这句话像一把无形的匕首,让苏婧心头猛然一紧。 结婚了? 她不想往自己身上联想,可内心深处,某种预感正悄然升起。 不,这怎么可能! 她难以相信,像宋义堃那样稳重而深情的人,会钟情于一个已婚之人。 “顺其自然吧,我们还是先集中精力做好眼前的工作。” 苏婧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提醒着自己,也鼓励着同伴。 抵达现场,暮色已深,星光点点映衬下,宋义堃身姿挺拔,整装待发。 而苏婧与唐娅婷,两位女性角色紧随其后,眉宇间透露出坚毅与决心,迅速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氛围中。 “苏婧,唐娅婷,让我为你们引荐,这位是我们大队的精神支柱,智勇双全的张建设队长。”宋义堃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敬意,向两人介绍道。 “张队长,您好,我们是新加入的队员,以后请多多指教。” 苏婧与唐娅婷齐声应答,眼神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 “各位好,欢迎加入,一起为乡亲们排忧解难。” 张队长的回应简洁有力,笑容温暖如春日阳光,给予众人鼓舞。 “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启程吧,先登上那艘静静等待在岸边的小船。咱们管辖的区域三面被碧波环绕,水路直通心脏地带,比起曲折的陆路,无疑更为快捷便利。” 张队长一边说着,一边大步迈向停泊在岸边的小船,身姿矫健。 “他们那边的状况如何了?” 宋义堃的声音中夹杂着丝丝担忧,显然对于即将面临的困难有所预见。 “情势颇为严峻,有三户家庭正摇摇欲坠,生活的重压似乎已接近极限,还有两个无辜的孩子正处于危难之中。” 张队长眉头紧锁,语气沉重。 “别忘了我叔叔,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他的处境同样不容乐观。” 唐娅婷补充道,眸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忧虑。 随着船靠岸,一阵难以忍受的刺鼻气味迎面扑来,几乎令人窒息。 “这味道……究竟是什么?” 苏婧不禁皱眉询问,双手微微掩鼻。 张队长深吸一口气,缓缓解释:“村里旱厕众多,加之不久前的洪水侵袭,将这些污秽之物冲刷得满地皆是。而我们所处的这片湿地,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清理,故而滋生了这样的异味。” 望着四周的景象,苏婧心中暗自感叹,这里的卫生条件实在令人揪心,无疑为疟疾的蔓延提供了温床。 “西边那三户是亲兄弟,共同守护着年迈的父母,他们的住所紧挨着堂屋;东侧则是另一组亲戚,两叔侄加上一个侄子,彼此相依为命;至于中央的四户,则涵盖了我自家、我弟弟的家、伯父家,以及二十年前因灾而迁至此地的李姓人家。” 张队长详细描绘着村落的格局,言辞间流露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听闻此地唐姓居民占据了大多数?” 苏婧好奇地问。 “确实如此,除了郭大爷那一家,这里几乎是唐氏宗族的聚居地。” 张队长微笑着回答,眼中闪烁着家族自豪的光芒。 “那么,让我们赶快行动吧,患病的几位乡亲状况已经相当危急了。” 一行人加快脚步,踏上了探望病患的路程。 随着走访的深入,苏婧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实际情况远比最初的预测更为糟糕。 特效药物尚未来到,她只能先为村民开具了一些缓解腹泻的临时药物。 宋义堃回忆起苏婧曾在市集上设摊,仅凭把脉与草药便有效治疗了疟疾,那药方在当地传为佳话,据说效果显着。 “苏婧,我听说你对草药颇有研究,特别是用以治疗腹泻方面?”宋 义堃侧头问道,语气中充满了信任。 “是的,我携带了一些草药,但数量不多。” 苏婧坦诚相告,神色中略显忧虑。 宋义堃立刻向张队长提出建议:“张队长,这样吧,明天安排人手陪同苏婧上山采药。我们的药品补给还在路上,我担心乡亲们的病情可能无法支撑太久。” 张队长思索片刻,随即爽快同意:“好的,我会让我的小女儿张欣陪伴苏婧,明早一同前往。” 苏婧细心察看了每一户的居住环境,环境卫生的恶劣程度超乎想象,难怪疾病会在这里频发。 “宋义堃,看样子我们需要组织一次彻底的大扫除行动了。” 她神色凝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唐娅婷闻言,脸色微变,连忙摇头:“苏婧,还是你去采药吧,大扫除这种事……” “不行,唐娅婷,你是这里唯一的护士,你的专业技能对我们至关重要,你必须留下来。”宋义堃的决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唐娅婷嘟着嘴,尽管内心极不情愿,最终还是勉强点了点头。 待众人散去,苏婧凑近唐娅婷,轻声说道:“要不,你就和宋义堃一起参与大扫除吧?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强。” “可……” 唐娅婷一想到那恶臭的环境,胃部立刻开始翻腾,脸色变得苍白。 见到唐娅婷如此反应,苏婧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干咳了几声,仿佛那股气味已经提前侵入了她的感官。 “你看,苏婧,连你自己也觉得难以忍受吧。” 唐娅婷试图寻找一丝慰藉。 苏婧内心五味杂陈,难道自己也变得如此脆弱了吗? 不应该啊,自己从小在乡村长大,经历过的生活条件与眼前相差无几。 也许,是这段时间连续的奔波与劳累,让她身心俱疲,连最基本的适应能力都受到了考验。 村尾的十户人家,像孤岛般孤立于风雨飘摇之中。 他们的病情每况愈下,情况紧急得仿佛一触即发的大火,治疗方案成了当务之急,需要迅速且精准地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