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老朱的快乐是短暂的(1/1)

作者:陆河山的安千君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第25章 老朱的快乐是短暂的

当听到朱元璋说,说要留刘三吾一条命的时候, 朱允炆已经欣喜异常, 虽然皇爷爷之前否决了孤的请求, 还教育孤要学会取舍, 可现在还是顺了孤的意愿, 给刘师傅一条生路。 皇爷爷果然还是疼爱孤的,对孤予求予取。 可当听到朱元璋说 还要留着所有案犯一条性命时, 他反而有些傻眼了, 什么? 皇爷爷能给他们中一小部分人留一条生路,孤能理解, 可现在是所有人都不杀了? 这皇爷爷一直是杀伐果断的, 怎么突然会变得仁慈了? 全部流放到偏地,去兴办教育? 还要孤去办流放, 孤现在办着科举北榜录仕的差事 , 还要孤给他们安排流放的事宜, 这差事东一头,西一头的, 孤真当是要忙的三头六臂了, 等等, 让孤亲自去锦衣卫诏狱办, 这又是施恩于人的机会, 那些首犯本来都是必死无疑的, 现在让孤去宣旨免了他们死罪了,改为流放。 他们必定是对孤感恩戴德, 原来皇爷爷一直都在为孤的考虑。 想通了这一层,朱允炆眼里有些泛光,当即跪倒在地,对着朱元璋奋力叩首。 “孙儿谢皇爷爷的栽培!” “也替那一众犯官叩谢皇爷爷活命之恩。” “皇爷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见朱允炆如此通透,也甚是高兴,不忘继续补充道。 “你还要给那些犯官做个许诺,只要他们流放期间好好干,朝廷还是会给他们返回原籍的机会,甚至还有复起的机会。” 这话说完,朱允炆对朱元璋更是五体投地, 只觉得皇爷爷浑身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妙啊! 这样不就给这些犯官很大的希望吗? 届时他们必定是感恩戴德,死命地为我大明卖命。 朱允炆再也抑制不住对朱元璋的崇拜之情。 “皇爷也也不愧是古今第一帝王,谋略无双!” “先是想出南北分榜新令,平息北方学界的怨愤。” “现在又想出不杀这些犯官,还让他们感恩戴德的办法。” “孙儿佩服得五体投地!” 说罢,他又朝朱元璋磕了几个响头。 听到朱允炆发自肺腑的称赞,朱元璋扶须而笑。 “好了,拍马溜须不是你的强项。” “你现在拿着咱的旨意去都察院找詹徽办差吧。” 朱允炆不敢耽搁,大声应道, “孙儿遵令!” 遂起身拿过朱元璋的手书,行礼之后,高高兴兴退了出去。 朱允炆走后,朱元璋再度拿出林氏日记随意地翻了起来,心声感慨道。 咱又得了你林小子的便宜, 现在咱这乖孙,对咱可是佩服地五体投地了, 估计那些朝臣,也是对咱敬畏更甚了, 真不知道你这些奇谋妙计是咋想出来了, 天纵奇才,却又低调谨慎, 咱得想办法好好奖励你一番 让你获得出头的机会, 不能让你这等大才,一直居于朝堂的边缘。 直接提拔你? 可是咱又不想让你直接暴露出来, 你这么一个人,安插在朝堂上,效果可能更好。 咱得好好思量一番。 就在朱元璋笑眯眯地翻着日记本,又在思考如何给林豪创造冒头的机会时, 门外的小太监拿着一个信封进来禀告道。 “皇爷,这是锦衣卫刚刚送来的一份秘信。” 朱元璋微微点了一下头, 小太监会意, 当着皇帝的面启封,抽出信纸,确认没问题之后, 递到了朱元璋的手里。 “开国公常升与弟常森昨日见过皇嫡次孙,回府之后密议半宿,又去信给凉国公蓝玉。” 密信短短几个字,使得朱元璋这半日的愉悦心情,被怒火给驱散了。 作孽啊,不可活。 咱正愁没机会,收拾你们这些武勋, 你们自己倒好,自己把脖子伸过来了。 朱元璋微眯着眼,咬牙说道。 “给咱传蒋瓛!” 小太监知道皇爷正在暴怒的边缘,得令赶紧退了出去。 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着。 ······ 随着皇帝对科举南北榜案所有涉案人员均判处流放的旨意下达, 林豪他们这些御史, 就开始跟着皇太孙一起办理, 那些案犯流放的事项。 林豪听到旨意的那一刻,觉得非常困惑, 这老朱怎么一改原先杀气腾腾的作风, 居然能想出通通流放的办法, 这也是他在日记里写的, 看来是有高人在点播老朱, 那会是谁呢? 皇太孙朱允炆?不可能,他充其量只是个刚接触政治的少年,没有这种智慧。 黄子澄?也不可能,这人是个保守之人,不会提这种大胆的建议,何况上次提出公开卷子的办法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朱元璋都没找他算账,他黄子澄近期肯定是要低调行事。 难道是齐泰。。。 随着天量的公务压了过来,林豪马上就没功夫去想朱元璋“蜕变”的缘由了, 毕竟是涉及几千涉案人员的流放事务, 从锦衣卫诏狱、刑部大牢、大理寺到他们都察院衙门, 很多环节需要去衔接, 可谓是忙得脚不着地。 好在流放的事务有朱允炆的亲自跟进,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 所以连日来, 林豪在日记里所写的, 除了编排老朱的内容以外, 也都是一些日常的记录, 京城中其他一些关于朝堂整肃的风声, 他虽有所耳闻,可没参与,所以懒得去记录。 每天一百两银子的写日记奖励,依旧准时到账。 面对“冰冷的”几千两银子, 林豪也是花的毫不手软, 吃喝用度也大大提高, 可银两,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饶是如此,他依旧住在扬子客栈内,并不急于去购置宅子, 因为买了宅子,势必又要添人手,人多耳杂容易出是非, 还不如一个人租住在客栈来得方便。 就这样,时间很快就过去十五天。 流放的事务也进入了尾声, 一些人的命运获得了逆转。 被牵连涉案的人员基本都明确了流放去向, 他们或往北方,或往云南地区,也都从刑部大牢,陆续开始启程了。 此刻,刑部大堂, 涉案的几名级别最高官员,正立于堂下,在接受最后的审判。 皇太孙朱允炆作为特命钦差,端坐在左首的听审席,黄子澄坐在他的侧后方位置上。 刑部尚书暴昭作为主审官高坐中堂,左都御史詹徽、右都御史凌汉作为副主审官坐在他的两侧。 都察院御史们则按资历分立于大堂两侧, 林豪因为资历较浅,更是站到了最外侧边缘的位置。 暴昭举起惊堂木,用力朝着案桌一拍, “案犯白信蹈、张信、陈安,你们可知罪?” 他们本以为必死无疑,还要祸及家人, 而现在已经提前知道皇帝开恩,免了他们所有人的死罪。 哪还管什么冤屈,赶紧认了再说。 三人同时回答道。 “臣知罪!” 暴昭点点头,宣判道。 “蒙圣上恩赦,本部判你流放西北!” 三人听到流放时,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跪地磕头谢恩。 “臣谢皇上厚恩!” 说完,便被衙役带了下去。 堂上的案犯只剩下了刘三吾、韩宜可两人。 暴昭知道刘三吾很受太孙的重视, 问话的语气也比较缓和,轻拍一下惊堂木, “案犯刘三吾,你可知罪?” 刘三吾看了朱允炆一眼,缓缓说道。 “老臣知罪!” 暴昭也不迟疑,即刻宣判。 “蒙圣上恩赦,同时念及你年迈体弱,特判处你流放西安!” 刘三吾朝朱允炆投去感激的目光,跪地叩首。 “老臣叩谢圣恩,谢太孙!” 朱允炆看着刘三吾憔悴的样子,着实痛心,便张口发话, “既然已经判了,念及老大人身体羸弱,” “流放途中就不要上刑具了,押送的衙役给孤看顾仔细了。” “小的遵命!” 衙役们哪敢得罪太孙,大声回答道。 朱允炆挥一挥手, 衙门们扶起刘三吾退了出去。 林豪看着堂中最后一名案犯——老上级韩宜可, 终于只剩下最后一个了, 现在时辰正好, 等韩大人的认罪流程走完, 回去整理一番,正好准点散班。 暴昭拿起惊堂木一拍, “案犯韩宜可,你可知罪?” 韩宜可却是直接跪地,目视前方,一字一句地说道。 “臣知罪,但那些连坐之人无罪!” 众人顿时愕然了, 这韩宜可是什么情况? 认罪就认罪, 扯其他人的事干什么。 暴昭皱着眉,又拿起惊堂木用力一拍, “韩宜可你认罪就认罪,不要扯其他的事。” “否则,本部加你一个扰乱公堂之罪。” 韩宜可梗着脖子,就是不服软。 “如果不让我说清楚,我便就不认罪” 众人只得转头,望向太孙朱允炆, 朱允炆也是被韩宜可的行为搞迷糊了,正当他准备亲自开口问话时。 却听到堂后传来一道愤怒的声音。 “说!让他说。” 随即,一道明黄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 赫然是当今圣上朱元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