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出发去首都(1/1)

作者:二月三更

婆家子嗣单薄,我一胞多胎了第152章 出发去首都

春晴不后悔,顾大姐是挺后悔的,老大老二学习是不咋地,但是闺女学习还可以啊,继续让她读书,至少读完高中。 没准也能给他们考个大学回来,那雪儿,明月,晓梅她们不都考了嘛。 顾大姐觉得她们能考,自家闺女也可以。 只是怪她,没让孩子继续读书。 后悔啊! 初三的时候,顾父顾母去了一趟大洼村,去的顾建华舅舅家,带着他们俩大孙儿长意长安去的。 这大孙女孙子考上大学了,这么好的事顾母想跟哥哥嫂子们分享一下。 顾父顾母年纪大了都六十多了,哥哥嫂嫂也肯定不年轻了,都老了,七十多了。 顾父顾母年轻分家那会儿,哥哥们帮了不少忙,所以顾母每年都会让顾建华带着礼去看。 今年她跟顾父俩人想亲自去,也是带了厚礼,一家买了袋奶粉,还有鸡蛋糕等软和的,老人能吃的。 坐自行车,长意长安骑着顾父顾母坐后面。 两个舅舅家几个孩子们也都分出来过了,顾父顾母去聊了会儿,说了一下几个孙儿还有苏荷这个儿媳考上大学的事。 顾母这次不是想炫耀,她是真想找个亲人分享一下这个好消息。 考上大学这么好的事,两个舅爷爷给拿了红包给俩宝,顾母让俩孙儿收了,这也是俩舅爷爷的心意。 她两个哥哥嫂子,晚年还行,没病没痛的,儿子儿媳们也都挺孝顺。 这就挺好的了。 亲戚也就几家,初三这天就走完了,从初四开始,苏荷就张罗着去首都的事了。 学校是三月份报到,但得提前几天去。 大家商量了一下,打算过完元宵节就走,路上坐火车花个三四天。 也差不多,二月底到首都。 按理说这么多人一起走不用家人送也没事,不过张晨要送晓梅去首都,两口子很腻歪。 唐泽旭这个恋爱脑就不用说了,也要送,孩子就由顾二姐二姐夫看着。 唐泽言也去,直接带着闺女去,苏荷知道唐泽言要干什么,这一家子去了是不打算回来了。 听雪儿讲,年前就给红星写了信,让他帮忙找找房子,这会儿房子已经找好了,这两口子真是速度。 不过有钱办啥事都好说。 苏荷想,等房子的事搞定之后,唐泽言估计张罗户口的事了,孩子跟着妈妈的户口,就他一人的户口也好迁。 这事唐泽言跟他弟弟唐泽旭商量过,唐泽言的意思,“要不你也一起走得了。” “钱啥的也够。” 这些年倒买倒卖,赚了将近三万,他们三兄妹一起分,一人一万,妹妹还未出嫁,这钱由当大哥的唐泽言拿着。 弟弟的那边不好开口,所以这钱也是由他拿着。 但钱不是他一个人的,有需要的可以拿出来用。 虽然唐泽旭很想按他大哥所说的那样做,但是不行,这钱不能放在明面上。 他大哥这次去首都,在外人看来是拿着多年工作攒的钱,去首都租房子住,等着媳妇毕业。 而他和明月在乡下,钱是有点,但没有很多。 去首都租个房,他啥也不干,带着两个孩子,他岳父岳母得操心死,也不会同意。 而且他们兄弟俩,不干活守着孩子守着媳妇租个房子住,这像话吗? 所以就跟唐泽言说,“大哥这行不通,还是让我上班攒几年钱吧,至少明面上让我攒几年。” 是的,唐泽旭这个弟弟接了哥哥唐泽言粮库的工作,他这个知青算是回城了,城市户口了。 只是吃住还是在乡下。 因为家在乡下,他的一对儿女也在乡下。 晓梅公社的工作也由她弟弟红军替了,这两个有工作的要去读大学,工作就空出来了,让家人补上了。 唐泽言觉得他弟说的也不无道理,就没再继续劝,等房子的事搞定之后,他想着把户口弄弄,看能不能转过来。 户口转过来,工作也好说。 他总觉得,社会要跟以前不一样了,有可能未来会让老百姓自己做生意。 对于唐泽言一家要去首都生活的事,张晨很羡慕,他也不想跟他媳妇分开,他也想去首都。 只是现在啥也没有。 这个问题他跟他媳妇儿商量过,他媳妇儿说毕业了肯定不回县城了,要留在首都工作。 然后呢,让他在这几年攒攒钱,等她毕业了,工作了,把他户口迁过去。 除此也没有别的办法。 明月唐泽旭两口子聊的也差不多,也是让唐泽旭攒攒钱,等毕业了有工作了,把他户口迁过去。 他们一家四口就团聚了。 苏荷顾建华两口子也聊过这个问题,苏荷既然考了首都大学,那肯定是不会再回到村里了。 孩子的户口不用担心,跟着母亲走,主要是顾建华的户口和四位老人的户口。 就是苏父苏母顾父顾母。 他们去首都了,双方父母不可能留在老家,都要带过去首都养老。 所以聊了一下,也跟明月她们差不多吧,等苏荷大学毕业了有工作了,就让她三哥找找关系,把这五人的户口迁过来。 还有顾建华不是退伍兵嘛,又在警局干了十来年,看看能不能把他工作换首都来。 不然现在过去,家里没有工作的人,吃什么喝什么呀,倒是等苏荷毕业,就算顾建华工作不好调换,家里也有个人工作,每个月有进项。 日子不用过得那么拮据。 当然这是苏荷跟顾建华探讨的。 苏荷自己想的是,等过两年国家改革开放,就开店做生意赚钱,至于做什么生意,到时候跟家人商量。 也就两年时间了。 知道妈妈要离开了,俩小宝很舍不得,这些人一直睡在苏荷身旁。 “妈妈,你走了,几个月后才能回来啊?”妹妹长欢问。 苏荷抚摸着小闺女头发,“放暑假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了。” 哥哥长筠问,“那妈妈过完暑假,你还走吗?” 跟孩子们分开苏荷也舍不得,不过忍一时分离换家人孩子们更好的未来,她相信孩子们长大了会感谢她的。 “妈妈也跟你们一样在上学,过完暑假得去学校读书,不过寒假的时候,妈妈又回来了。” 俩小宝又问,“那妈妈你要读几年书啊?” 苏荷,“妈妈要读四年。” 俩小宝算了一下,“暑假有两个月,寒假也有两个月,一年四个月时间可以见到妈妈,四年就是16个月,差不多一年半时间。” “还有32个月见不到妈妈。” “唉!” 俩小宝叹了口气,有点难过啊! 苏荷,“哎呀,妈妈上学的时候会请假回来看你们啊,给你们带好多好吃的,漂亮衣服,鞋子,玩具。” “好不好呀?” 俩小宝,“好。” “谢谢妈妈,妈妈我爱你。”俩娃一人亲了苏荷一口。 苏荷,“妈妈也爱你们。” “睡吧。”给俩娃拍拍让他们入睡了。 没过多久就听见俩娃均匀的呼吸声。 小孩子入睡很快。 苏荷轻轻起身,给他们盖好被子,进了自己被窝,跟俩孩子睡觉她睡不舒服啊! 跟他们睡觉她只能平躺,然后双手必须搂着他们,不然不行。 双胞胎的烦恼,长意长安小时候也这样。 还是抱着她家建华睡觉舒服,腿啥的随便搭,把他当成人形抱枕。 “唉!” 刚进被窝,就听顾建华叹了口气。 苏荷侧头看他,“干嘛叹气?” 顾建华,“未来32个月见不到你了。” 媳妇儿要去读大学,顾建华很舍不得,他跟他媳妇结婚十来年,就新婚那一年分开过,从那之后,就没再分开过,一天也没有。 一直在一起。 现在要走了,他一时间很不习惯,心里难受的。 “哪有那么长时间啊,除了寒暑假,你也可以请假去看我嘛,我也可以请假回来看你们。”苏荷抱着他闷声道。 她也很舍不得她家建华,只是为了家人美好的未来必须要踏出这一步啊,其实也没啥。 人只是闲着的时候想然后难过,忙起来就没时间想也就不难过了。 “我去了首都给你写信。” “好。” 很快到了出发的日子。 顾建华这个当父亲的,要送她们娘仨去首都,顺便跟三哥说一下他工作的事,如果能转就早点转吧。 好他们一家团聚。 顾建华觉得,如果工作能转,加上家里的存款,可以撑到他媳妇毕业了。 他退伍费加上这些年工资,有五千存款了。 还不算闺女儿子还有他媳妇高考拿的奖金。 省里给俩宝每人奖励了五百,市里是三百,县里一百,公社五十,村大队也给了每人二十。 这一人将近一千,两个人两千,还有他媳妇的,加起来一共两千五。 这钱由他媳妇儿拿着了,看在首都有没有花钱的地方。 大孙女大孙子要去读大学了,顾父顾母一人给塞了一百块钱,也给苏荷一百块钱。 苏荷,“爸妈,钱你们自己留着就行了,我们这有。” 顾母,“我知道你们有,但是这是我们当爷奶的心意,拿着,拿着都拿着。” 好吧,长辈们的心意,苏荷就拿着了,想着等顾建华回去时候给他,让他转交给顾父顾母。 一下子拿出三百块钱,苏荷想老两口小金库估计没多少钱了。 顾父顾母不止给了俩大孙儿钱,给明月晓梅雪儿三个外孙女也给了红包,只不过是五十。 一人五十。 考上大学了都是好娃娃。 晓梅明月雪儿几人就想着等暑假回家的时候,给姥姥姥爷多带点好吃的。 苏父苏母也给俩宝红包了,也是一人一百,当然苏荷也有。 苏父苏母觉得,老三老四不愧是双胞胎可太争气了,儿子先考大学,女儿后考大学。 “你二哥二嫂他们昨天就走了,海市比较远,路上要比你们多花几天时间。”苏母说起二儿子苏骁。 大侄女要去读大学,老二夫妻俩送闺女去学校了。 “孩子们都大了,苏眠今年参加高考吧。” 苏母问起。 苏荷算了一下,“对,眠眠比长意长安星燃小一岁,也小一级,就是今年参加高考。” 聊了会儿时间到了,要走了,苏荷嘱咐苏父苏母,“爸妈,你们有啥重活就叫建华或是我二哥来干,你们可别动手了。” 苏荷这个老闺女都36了,老两口也不年轻了。 苏父苏母,“我们知道,快去吧。” 他们两口子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年轻了,不会干那些重活,然后闪着腰胳膊腿啥的,给孩子们添麻烦。 还是先坐客车到市里,再坐火车到首都。 一群人浩浩荡荡。 背着被褥洗脸盆暖壶等这些东西。 苏荷娘仨就带了被褥,还有换洗的衣服,毛巾牙刷什么的。 晓梅明月俩人的行李也差不多,东西不是很多,倒是雪儿唐泽言两口子,一人手上拿着,背上背着,反正前后都带着。 闺女由她姑姑唐泽兰抱着了。 得亏诗意小朋友大点,四岁了,不像一两岁小孩那样不好带。 唐泽言雪儿两口行李除了他们本人拿着,在场所有人也都给拿了点。 除了顾梨。 顾梨也跟他们一同走。 只是她心情有点不好,一早上就拉着个脸,没有笑过。 起因是她娘就给了她一百五十块钱,她奶奶给了她二十,都不到二百。 到了首都她还要置办好多东西,钱根本就不够。 她看向苏荷,想着堂婶肯定有很多钱,光长意长安高考拿省状元奖励的钱就有两千了吧。 再加上她自己当了榜眼拿的钱。 肯定很多。 不知道她跟堂婶借钱,她肯不肯借,她也不多借,就一百,就借一百就行。 她有了钱就还。 不过这事现在不好提,人太多了,等到了学校,她再去跟堂婶说说。 一路客车上很不好坐,尤其苏荷还晕车,又因为是冬天窗户不能开,车厢内各种味道交杂在一起,闻得让人想吐。 好在她有先见之明,拿了几颗橘子,一路闻着,这样会好很多。 其实她宁愿坐驴车也不愿坐这个客车,太难受了。 到市里刚十一点钟,大伙也没休息,直接去火车站,买票坐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