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尚可喜:从明军副将到清初三藩之一(1/1)

作者:枫之羽

古代历史着名人物第22章 尚可喜:从明军副将到清初三藩之一

一、从军明朝 尚可喜的早期生涯充满了波折和转折。出生于辽东海州的尚可喜,原本是农民家庭的一员。然而,随着后金势力的不断扩张,尚可喜和他的父亲尚学礼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辽西松山避难。在这期间,尚可喜的母亲不幸在战乱中去世。为了生存,尚学礼加入了辽东巡抚王化贞的部队,之后跟随毛文龙到了皮岛。尚可喜也在天启三年(1623年)加入明军水师,并在次年前往皮岛寻找父亲,被毛文龙收为养孙,并赐名为永喜。 父子团聚不久,尚学礼在一次战斗中阵亡,毛文龙便将尚学礼的部队交由尚可喜统领。明崇祯四年(1631年),皮岛发生了兵变,东江总兵黄龙被拘禁,沈世魁暂时掌管了兵权。尚可喜得知消息后迅速返回皮岛,镇压了这次兵变,杀死了耿仲裕、王应元等兵变的领头人,并帮助黄龙恢复了职务。为了表达感激之情,黄龙立即提拔尚可喜为游击。 紧接着,明朝内部发生了吴桥兵变,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占据了登州,对抗明军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黄龙派遣尚可喜和金声桓去安抚东江诸岛,并驱逐了叛党的高成友。不久之后,明军收复了登州,孔有德和耿仲明逃亡海上,尚可喜奉命率领舰队前去拦截。然而,由于遭遇飓风,尚可喜的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他登陆登州后被明将祖大弼误认为是叛军,幸好黄龙及时解救,才得以回到旅顺。 由于在平定叛乱中的出色表现,尚可喜被升任为副将,并负责驻守广鹿岛。然而,命运再次对他开了玩笑。同年七月,已经投奔后金的孔有德和耿仲明带领后金军队攻陷了旅顺,黄龙兵败自杀。留在旅顺的尚可喜的妻子、妾室以及家中侍婢数百人,为了不落入敌手,纷纷投水自尽,这场悲剧给尚可喜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打击。 二、渡海归金 尚可喜在经历了皮岛兵变和旅顺失守等一系列事件后,其命运发生了重大转变。黄龙死后,沈世魁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东江总兵。由于尚可喜曾镇压皮岛兵变,导致沈世魁一度失去了权力,因此沈世魁对尚可喜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明崇祯六年(1633年)十月,沈世魁设计诱骗尚可喜前往皮岛,企图以此机会加害于他。这一阴谋被尚可喜的部下许尔显等人察觉,尚可喜意识到自己身处险境,于是萌生了离开明朝、投奔后金的想法。 尚可喜随后派遣许尔显、班志富等人前往沈阳,与后金方面接洽。这一消息传到皇太极耳中,他非常高兴,甚至大呼“天助我也”,并赐尚可喜的部队名为“天助兵”。 明崇祯七年(1634年)正月初一,尚可喜利用新年聚会的机会,逮捕了副将俞亮泰、仇震泰,随后率领麾下的军队掠夺了广鹿、大小长山、石城、海洋等五个岛屿,带走了一万余名军民以及大量的军需物资。二月,尚可喜带着麾下的将领和这些军民,携带各种武器装备,乘船渡海归顺了后金。 同年四月十日,尚可喜抵达盛京(今沈阳),皇太极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给予了与孔有德、耿仲明相同的尊贵待遇。皇太极高度赞扬了尚可喜的决断力和对时局的准确判断,称赞他“达变通权”、“知明运之倾危,识时势之向背”。为了表示欢迎和信任,皇太极赏赐了尚可喜无数珍宝,并发还了此前后金所俘虏的尚可喜家族成员共27人。作为回报,尚可喜被授予总兵官之职,并被纳入汉军镶蓝旗。 三、封王从征 尚可喜在归顺后金后,逐渐成为清朝早期的重要将领之一。随着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尚可喜的地位也随之提升。明崇祯九年(1636年),也就是清崇德元年,皇太极为了表彰尚可喜等人的忠诚与贡献,将孔有德封为恭顺王、耿仲明封为怀顺王、尚可喜封为智顺王,这三位被称为清初三顺王。同时,皇太极还将海州赐给尚可喜作为封地,允许他将家眷和旧部安置在此,这表明了他对尚可喜的高度信任和礼遇。 同年十二月,尚可喜跟随皇太极出征朝鲜。此次远征朝鲜的目标是为了削弱明朝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并迫使朝鲜与清朝结盟。在此次战役中,清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迫使朝鲜国王李倧签订了城下之盟,同意与清朝结盟,并承诺不再支持明朝。尚可喜在这次征伐中表现突出,为清朝在东北亚地区确立优势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也就是清崇德七年,尚可喜继续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这一年,他在松锦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松锦之战是明朝与清朝争夺辽东地区控制权的关键战役之一。尚可喜跟随清军进攻松山、杏山等地,这些地区是明朝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据点。在这一系列战役中,尚可喜指挥有方,不仅展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还立下了显着的战功,为清军最终攻克这些战略要地起到了关键作用。 同年,清朝为了加强军事组织和管理,设立了八旗汉军,尚可喜被编入汉军镶蓝旗。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尚可喜个人能力的认可,也体现了清朝对汉族将领的重视以及对汉族士兵的整合。通过将尚可喜这样的汉族将领纳入八旗体系,清朝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并为后来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入关南下 随着清朝的建立和对中原的征服,尚可喜等三顺王在清军南下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清顺治元年(1644年),尚可喜与其他两位顺王随同清军入关,参与了对李自成领导的大顺政权的追击行动。他们首先追击李自成至望都,随后与吴三桂一同随英亲王阿济格沿长城而下,占领了李自成侄儿李锦所据的延安。接着,他们出武关进兵至湖广、江西,继续追击李自成的残部。李自成最终在九宫山被杀,尚可喜等人大军班师回朝,奉命回到海州。 顺治三年(1646年),尚可喜与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一同进攻湖南。经过一番激战,他们成功地占领了湖南全境,并在顺治五年(1648年)班师回京。 顺治六年(1649年),尚可喜被改封为平南王,并被赐予金印和金册。同年,尚可喜与靖南王耿仲明携家眷和旧部共约2万余人进军广东。他们的行军路线从天津、登州出发,经武昌、岳阳、南雄、韶州、英德、清远,最后直抵广州城下。在行军途中,由于部下违反军纪,靖南王耿仲明畏罪自裁,其子耿继茂接替了他的职位,两路大军从此统一由平南王尚可喜指挥。 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大军抵达广州,迅速攻占了周边地区。南明永历帝被迫逃亡梧州。然而,南明两广总督杜永和(原为李成栋麾下副将)拒绝投降,尚可喜等将领对广州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围困。最终,在十二月攻下了广州,俘虏了范承恩等人,并处决了六千余人,剩余的人被驱赶到海边,许多人溺水身亡。这一事件被称为“庚寅之劫”,据记载,广州城内有七十万人遇难,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男性。这场血腥的屠杀,不仅标志着清军对广东地区的完全控制,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场惨重的人道灾难。 五、藩屏广东 尚可喜在攻破广州之后,成为了清朝在广东地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三日,广州城破的第二天,尚可喜进城,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局势。他首先下令停止屠杀,保护府库和官方档案,派人守护郡学内的祭器,以防丢失,并发布檄文安抚各地的官员和士兵,很快,周边的州县相继归顺。尚可喜在广州开设府邸,并开始建立自己的行政机构。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尚可喜致力于巩固清朝在广东的统治。顺治十年(1653年),他击败了南明将领李定国,随后又平定了潮州叛将郝尚久。顺治十一年(1654年),尚可喜再次在新会击败李定国,这些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清朝在广东的地位。 尚可喜驻守广东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发展地方经济。他积极重建礼乐文教,安抚那些在明朝灭亡后不愿效忠清朝的知识分子和士绅。他还注重农业生产,鼓励农业发展,并捐赠资金用于建造佛寺,为那些在明末选择出家的学者提供庇护之所。值得注意的是,尚可喜并没有像其他一些清朝将领那样实施圈地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地民众的负担。 在对外政策方面,尚可喜既要面对来自沿海的抗清势力,如郑成功领导的力量,又要处理朝廷的禁海政策。他曾经上书朝廷,请求取消迁界禁海的命令,但未获得批准。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采取强硬手段来镇压沿海地区的反抗活动。 在经济方面,尚可喜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措施,他控制了盐业、矿业以及其他贸易活动,从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富。据称,他每年能从这些活动中获取数百万两白银的收入,这让他成为了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有“平南之富,甲于天下”的说法。 六、坚拒叛清 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月,尚可喜因身体原因首次向朝廷提出退休返回辽东的请求,但被顺治皇帝以广东尚未完全平定为由拒绝。直到康熙十二年(1673年),尚可喜第十一次上疏请求退休,并提出让其长子安达公尚之信接替自己镇守广东。这一次,康熙皇帝同意了尚可喜的请求,但由于朝廷认为尚之信难以驾驭,决定撤销尚可喜的藩王地位,撤藩的决定引发了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爆发时,平西王吴三桂打出“兴明讨虏”的旗号起兵反清,云南、贵州、福建、江西、广西等地纷纷响应,连同靖南王耿精忠也加入叛乱行列。此时,尚可喜虽然年迈且身患疾病,但他坚决拒绝参与叛乱,继续效忠清朝。康熙帝见此情况,命令尚可喜留守广东,并晋升其子尚之信为镇南王,次子尚之孝为平南大将军。 在三藩之乱期间,广东地区面临严重的威胁,尚可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一方面,广东内部出现了不少将领响应吴三桂的号召,如刘进忠、祖泽清等人举兵叛乱,沿海群岛也纷纷起事;另一方面,广东之外的省份几乎都被叛军控制。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尚可喜坚守广东,有效地牵制了叛军主力,使其无法全力北上进攻清朝的核心区域。 在此期间,广东曾数度陷入危机之中,清廷派遣援军进入广东,但两次在江西受阻。广东的十个郡中已有四个失守,广州城也岌岌可危。为了激励士气,尚可喜甚至准备好了自杀的方案,以防城市落入敌手。为了表彰尚可喜的忠诚,康熙十四年(1675年)正月,康熙帝晋封尚可喜为平南亲王。 在这一时期,尚可喜不仅需要抵御外部叛军的进攻,还要平定内部的叛乱。广东各地频繁出现叛乱,如博罗、河源、长宁、增城、从化等多个县相继发生叛乱。为了应对这些危机,尚可喜不得不分兵平叛,确保广东地区的稳定。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尚可喜意识到自己的日子已经不多,于是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在广州镇海楼上召集画师,为自己绘制了七幅肖像画,以此作为留给后人的纪念。尚可喜的坚定立场和对清朝的忠诚为平息三藩之乱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清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七、软禁而死 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趁父亲年老体弱之际,发动兵变围困了其父的府邸,夺取了广东的最高指挥权,并宣布响应吴三桂的叛乱。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尚可喜感到极度震惊与悲愤,他一度想要悬梁自尽,但在身边人的阻止下才得以幸免。尚可喜深知自己效忠清廷的决心与家族的命运,因此对于儿子的背叛行为感到痛心疾首。 尚可喜的身体状况本就因年迈及病痛而日渐衰弱,这次事件更是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他虽无力阻止儿子的行为,但仍然在内心深处保持着对清廷的忠诚。同年十月二十九日,尚可喜在广州去世,享年73岁。 在他临终前,原本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尚可喜突然清醒过来,睁开眼睛说:“我受了清朝三代皇帝的恩宠,如今到了这个地步,却无法亲手清除叛逆,实在是死有余辜!”他命令儿子们取来皇太极当年赐予他的官帽和官服,穿戴整齐后要求他们将自己扶起来,面向北方叩头致意,表达了他对清朝历代君主的忠诚和敬意。他还吩咐儿子们在他死后一定要将遗体运回海城安葬,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够继续侍奉先帝。说完这些话后,尚可喜便离开了人世。 康熙皇帝得知尚可喜去世的消息后,深感哀痛,并给予了尚可喜“敬”的谥号以示尊敬。按照当时的习俗,尚可喜的棺木暂时安置在广州的大佛寺内。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也就是尚可喜去世五年后,他的灵柩才被送回海州凤翔山安葬。后来,尚可喜的墓地又被迁往今天的辽宁省海城市八里镇大新村的文安山。 结语 尽管尚可喜在生前曾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乾隆年间,清朝官方编纂的《贰臣传》中仍将他列为“贰臣”,即指那些曾经效忠明朝而后投降清朝的官员。这种做法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对于这些官员忠诚度的质疑,以及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判。然而,尚可喜在三藩之乱中的表现,尤其是他晚年坚持效忠清廷的态度,为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正面的形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