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着名人物第8章 清太宗皇太极——清朝的奠基者
一、早年经历 爱新觉罗·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592年11月28日)的申时,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他的出生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时刻,因为他的母亲叶赫那拉·孟古哲哲是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杨吉努(仰加奴)的小女儿。杨吉努将她许配给努尔哈赤,以此作为与努尔哈赤结盟的象征,这对联姻被称作天生的“佳偶”。努尔哈赤在1588年与孟古哲哲成婚时已经三十岁,而新娘只有十四岁。尽管努尔哈赤有许多妻子和儿女,但与孟古哲哲的感情尤为深厚,他欣赏她的温柔贤淑和不干涉政务的态度。 皇太极从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他面颊红润,眉清目秀,行动稳重,举止端庄。他聪明过人,记忆力惊人,听过的、见过的事物都能记住。更重要的是,皇太极热爱学习,是努尔哈赤诸多将领中唯一识字的人。在他七岁时,当父兄们长期在外征战时,他就开始承担起管理家庭事务的责任。他不仅能够妥善处理家中的日常事务和财务收支,还能做出让努尔哈赤十分满意的决策,以至于努尔哈赤对皇太极的喜爱达到了“心肝”的程度。 1603年秋天,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哲哲病重,希望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见到自己的母亲。努尔哈赤派人到叶赫部落通知此事,但叶赫的贝勒纳林布禄拒绝了这个请求。同年九月,孟古哲哲病逝,留下年仅十二岁的皇太极。尽管失去了母亲,皇太极并没有因此消沉,反而更加坚强地跟随父亲和兄长们一起成长。 在母亲去世后,皇太极变得更加勤奋,很快就成长为一个既能文又能武的少年。他跟随父亲学习本民族的传统风俗,参与狩猎活动,锻炼出了非凡的体力和出色的箭术。 二、初战四方 随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步伐加快,年轻的皇太极也开始在战场上崭露头角。万历四十年(1612年),年仅20岁的皇太极随父努尔哈赤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在这场战役中,皇太极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的精神,他指挥军队成功攻占了乌拉部的六座城堡,并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战略行动迫使乌拉部酋长布占泰投降。 努尔哈赤最初打算立长子褚英为储君,但由于褚英背离了努尔哈赤的意愿,甚至试图强迫其他兄弟加入他的阵营,最终努尔哈赤决定废黜褚英并将他囚禁起来。皇太极等兄弟揭发了褚英的行为,这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在努尔哈赤心中的信任度。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正式确立了八旗制度,并任命皇太极为管正白旗的贝勒。 随着后金政权的建立,皇太极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努尔哈赤任命他为四大贝勒之一,负责掌管国家的重要事务。在1618年,当努尔哈赤决定对明朝发动战争时,皇太极提出了先攻取抚顺的战略建议。他建议利用明朝守城游击李永芳将在四月八日至二十五日举行马市的机会,派遣五十人装扮成商人混入城内,为后续的五千军队打开城门。这一计划成功实施,抚顺之战成为后金与明朝交战的首次重大胜利。 紧接着,在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中,皇太极再次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皇太极先是率领右翼军队监视和阻击吉林崖的杜松军,而后与努尔哈赤会合,共同击败了明军。在随后的战斗中,皇太极率领一千人马攻打斡珲鄂模的明军,成功摧毁了明军的战车,迫使明军溃败。在对抗刘綎的东路军时,皇太极率军先占领了有利地形,随后发起冲锋,最终导致刘綎的死亡和他的军队全军覆没。 三、继位为汗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成为了后金的下一任大汗。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失败后逝世,随之而来的是汗位的继承问题。四大贝勒中,大贝勒代善因与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有暧昧关系而失去了继承资格;二贝勒阿敏不是努尔哈赤的亲生儿子,且曾经参与过其父舒尔哈齐的叛逃活动,同样不具备继承资格;三贝勒莽古尔泰性情粗暴,无人拥护,也不是合适的候选人。相比之下,四贝勒皇太极以其卓越的政治眼光、军事才能和个人威望脱颖而出,成为了后金汗位的理想人选。 努尔哈赤去世当天,代善与其子岳托和萨哈廉一同拥立皇太极为汗,并向诸贝勒大臣阐述了拥戴皇太极的理由:“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在代善的支持下,众贝勒一致请求皇太极继承汗位。经过多次推辞后,皇太极最终接受了汗位。九月一日,皇太极即位,自称天聪皇帝,并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 皇太极继位时,后金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对外,明朝构筑了坚固的关宁锦防线,并联合朝鲜和蒙古各部封锁后金;对内,则存在着四大贝勒合议制约汗权的问题,以及内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加剧的情况。面对这些问题,皇太极制定了“讲和与自固二策”的战略,希望通过谈判争取时间来解决后金面临的各种问题,以便在未来时机成熟时再度对明朝发动攻势。 1627年五月,皇太极亲率大军进攻明朝,意图突破宁远防线。然而,明军在袁崇焕的指挥下进行了坚决的防御,使得后金军队遭受了重大损失。皇太极多次试图攻克宁远城均未成功,最终不得不下令撤退。此次战役被明朝称为“宁锦大捷”。 面对辽西无法攻取的现实,皇太极意识到必须寻找新的出路。1628年,皇太极开始着手解决蒙古问题,以期通过控制蒙古各部来实现对明朝的侧翼包抄。这一年二月,皇太极带领多尔衮和多铎两位弟弟率领大军征讨察哈尔所属的多罗特部,取得了敖木伦大捷,俘获了一万一千二百人。多尔衮因此战功被赐予“墨尔根戴青”的称号,多铎则被赐予“额尔克楚虎尔”的称号。 同年八月,皇太极与喀喇沁部达成和平协议,并于九月集结了科尔沁、喀喇沁、敖汉、奈曼以及喀尔喀等部的军队,共同出征察哈尔部。此次出征不仅打击了察哈尔部,还进一步巩固了后金对蒙古各部的控制。不久之后,皇太极派遣阿什达尔汉到这些地区宣读敕令,规定所有管旗诸贝勒在征察哈尔时必须从征,否则将受到处罚。 四、革故鼎新 皇太极继位后,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固政权和提升国家实力。在经历了1629年至1630年的“己巳之变”后,皇太极意识到仅仅依靠军事手段是不够的,必须从根本上加强国家的管理和经济基础。为此,他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改革被称为“皇太极新政”。 为了促进后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皇太极重视文教的发展。1629年,他提出“以武功戡乱,以文教佐太平”的口号,改变了努尔哈赤时期屠杀文人的做法,并在同年举行了考试,选拔了满、汉、蒙古生员共计二百人。他还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规定从1632年起,所有贝勒大臣的子弟,年龄在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者,都要接受教育。 皇太极还采取措施调整土地分配,抑制满族贵族的特权。他下令将多余的公地重新分配给民户耕种,并禁止旗主和贵族私自占地。原有的每13名壮丁编为一庄的制度改为每8名壮丁编为一庄,剩余的汉人则被编为民户。这些措施有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在加强汗权方面,皇太极采取了削弱其他贝勒的策略。1630年,他利用二贝勒阿敏在己巳之变中弃城逃跑的事实,召开会议,列举了阿敏的十六条罪状,并将其囚禁。1631年,在大凌河之战中,皇太极与三贝勒莽古尔泰发生了争执,皇太极利用这一机会剥夺了莽古尔泰的部分权力,最终导致后者暴卒。同年十二月,大贝勒代善主动请求退出与皇太极并坐的位置,从而突出了汗位的独尊地位。1632年初,皇太极废除了与三大贝勒并坐的旧制,改为自己单独南面而坐。 为了加强统治基础,皇太极还积极团结汉族和蒙古族的力量。他通过优待归降的汉族将领,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来增强军事实力。这些将领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士兵和先进的武器装备,还加速了明朝辽东地区的瓦解。为了平衡满族八旗旗主和其他贝勒的军事势力,皇太极还将八旗制度推广到了汉族和蒙古族之中。1633年,汉族兵员开始被编入汉军旗,蒙古族的军队也被编组为蒙古旗兵。到1634年,皇太极在沈阳城郊阅兵时,共有满洲八旗、蒙古二旗和旧汉兵一旗,共十一旗参加。 五、称帝改号 1635年,皇太极迎来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和变革。这一年,多尔衮等人平定了察哈尔部,统一了漠南蒙古,并且获得了象征正统性的“历代传国玉玺”。同年十月,皇太极宣布将族名统一为“满洲”,这一举措进一步强化了民族认同感。 到了1636年,皇太极决定正式称帝,并更改国号为“大清”。这一决定受到了内外的广泛支持。汉官儒臣如鲍承先、宁完我、范文程、罗绣锦等人都表示赞同,而萨哈廉则召集诸贝勒各书誓词,向皇太极表达忠诚。外藩蒙古诸贝勒也请求皇太极接受尊号。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活动,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盛京天坛举行祭天仪式,随后登基为帝,受尊号为“宽温仁圣皇帝”,并改元为“崇德”。 皇太极称帝后,随即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同年十一月十九日,他以朝鲜背叛盟约为由,决定发兵讨伐朝鲜。朝鲜国王李倧预见到即将到来的战争,寄希望于明朝的援助,但最终未能得到实质性的支持。清军于十二月十日渡过鸭绿江,十三日抵达安州,来势汹汹。1637年正月初七日,清军战胜了朝鲜全罗、忠清两道的援军,李倧被迫逃往南汉山城,并在此“势穷情迫”之下称臣请罪。皇太极要求朝鲜严惩引发冲突的大臣,并命令清军攻入江华岛,俘获了朝鲜王妃、王子及内阁大臣等人。二月初二日,皇太极从朝鲜班师回朝。这次军事行动不仅使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国,也解除了清朝攻陷关内的后顾之忧。 在对明朝的军事行动中,皇太极因山海关的阻隔,采取了入口之战和关外之战相结合的战略。在崇德年间,清军共发动了三次入口之战,分别是丙子之变、戊寅之变和壬午之变。每次作战都会分出一部分兵力在关外以牵制明朝军队。1636年五月,皇太极派遣阿济格等人出战,这是第一次入口之战,清军俘获了大量人畜,并生擒了明朝总兵巢丕昌。 1639年三月,清军渡过运河,攻破山东济南府,俘获了二十五万余人口,并在四月凯旋。然而,清军在这次战役中也遭受了重大损失,扬威大将军岳讬不幸在军中去世。这些军事行动使得明朝皇帝不得不宣布京师戒严,并将主要力量转向抗清战场,即便这意味着暂时放松对农民军的围剿。 六、奠定基业 1640年,皇太极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关键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之一——松锦大战。这场战役不仅对清朝未来的扩张至关重要,也是明朝走向衰落的重要转折点。 1640年三月,清军开始修筑义州城,为接下来的松锦大战做准备。这一次,皇太极决定不再分兵入塞,而是集中全力对付明朝在关外的最后一道防线。1641年八月,当松锦大战的局势变得危急时,皇太极不顾自己的健康状况,亲自率领军队前往松山前线。他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清军士气。皇太极指挥清军自乌忻河南至海边,沿路驻营,设置重重埋伏,确保了对明朝军队的全面包围。 1641年二月十八日,清军成功攻入松山,生擒明朝将领洪承畴。三月初八日,锦州城内的祖大寿在被围困一年后也选择了投降。随后,清军又攻克了塔山和杏山,并将这两座城市彻底摧毁。松锦大战以清军的全面胜利告终,这场战役共歼灭了明朝五万余人的军队。 1642年,皇太极发动了他生前最后一次大规模的 入 口 之 战,即 壬 午 之 变。在这次军事行动中,皇太极特别强调要注意明朝和农民军的动态,并采取合作的态度。统帅阿巴泰率领的两翼大军分别从界岭口和黄岩口毁墙而入,长驱直入,直至山东兖州。此次战役中共攻克了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击败了三十九处敌军,缴获了大量的财物,并俘虏了三十六万九千人及牛马衣物等物资。 尽管汉军将领李国翰、佟图赖、祖泽润、祖可法、张存仁等人请求乘胜追击,一举夺取北京,但皇太极坚持既定的国策,认为不应该轻率冒进。他表示:“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朕今不取关外四城(宁远、中后所、前屯卫、中前所),岂能即克山海?今明国精兵已尽,我兵四围纵略,彼国势日衰,我兵力日强,从此燕京可得矣。” 皇太极的策略是逐步削弱明朝的实力,而不是贸然进攻北京。他的谨慎态度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也为后来清军顺利入关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皇太极还在这一年接见了来自西藏的使者,表达了他对藏传佛教的尊重和支持,进一步扩大了清朝在宗教领域的影响力。 七、猝然长逝 皇太极在其五十岁时,遭遇了个人生活中的一次重大打击,这直接影响了他的健康状况。他一生娶了十五位妻子,其中最为宠爱的是在1634年迎娶的博尔济吉特氏,即后来被封为关雎宫宸妃的妻子。宸妃性格贤淑文静,深受皇太极喜爱。婚后,宸妃为皇太极诞下一子,这一消息让皇太极欣喜若狂,为此他发布了大清的第一道大赦令。不幸的是,这个孩子在两岁时夭折了。 1641年九月,当皇太极正在松锦前线指挥作战时,突然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他急忙赶回盛京,但抵达时宸妃已经去世。皇太极悲痛万分,这一打击对他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他时而陷入昏迷状态,时而食欲不振,经常表现出身体不适的症状。同年十月初二日,皇太极对诸王及其妻儿说:“山峻则崩,木高则折,年富则衰,此乃天特贻朕以忧也。”这句话流露出他对年老体衰的不安情绪。 从1641年之后,皇太极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为了缓解压力,他曾发布过大赦令,并减少了处理日常政务的时间,甚至寻求宗教的慰藉。然而,这一切都无法阻止病情的恶化。1643年八月初九日夜里的亥时(相当于现代时间的21点至23点之间),皇太极在盛京的后宫中突然去世,享年52岁。 皇太极去世后,被追尊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后累加谥号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庙号太宗。他的遗体安葬于沈阳的昭陵(北陵)。皇太极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为清朝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清朝入主中原铺平了道路。 结语 皇太极不仅是清朝开国的重要人物,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系列改革和发展政策,为清朝日后迅速扩展并入主中原创造了条件。皇太极的统治时期被视为清朝崛起的关键阶段,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