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我的手机被古人窥屏了第127章 古人看《抡语》重新认识孔夫子
随后的曲解古语,断章取义,掐头去尾的,看得一众老祖宗直咧嘴。 不过,当他们看到后面的标题,瞬间不说话了。 因为天幕上写的是: 【古人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你知道还有半部是什么嘛?没错,是“抡语”!】 看到这一标题,老祖宗们齐刷刷的看着天幕,集体傻眼。 啥叫抡语啊? 随后,天幕出现一张背景图。 背景图中,一个全身肌肉隆起,赤裸上身的魁梧汉子,睥睨一切的眼神仿若目空一切。 边上注解着一行字:“六边形战士——孔子!” 下面就是一个六边形图案,标注着“礼,乐,射,御,书,数”几个大字,每一项都是满分。 “?????” 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凡夫走俗,一个个张大了嘴,傻眼了。 孔夫子 那可是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啊,哪怕是三岁顽童也知道的人物,一直都是儒雅随和的形象,但是,此刻看着天幕上这恍如一拳轰爆泰山的人物,他们傻眼了。 “你t管这叫至圣先师?” “武圣的圣嘛?” 特别是一群儒生 那可谓是嘴角抽搐,恨得牙痒痒。 恍若自己的信仰被玷污了一般。 “不过,这个六边形战士倒是说得很贴切!” 看得孔夫子边上的形容,一众古人都比较认可。 君子六艺,莫过于孔夫子了。 甚至不少古人观察着这个六边形,暗中给自己打分,不知道自己能得几项全能? 曲阜,世修降表的孔家,一群孔家后人看了看自家庙里面供奉的孔子像,再看看天幕,气愤不已。 “荒谬!简直有辱斯文!” “什么六边形战士?你以为是肌肉发达的莽夫嘛?” 他们不能接受这帮后世人如此形容自家先祖。 却也不想想,自己的老祖先还认不认他们。 春秋时期。 孔夫子倒是粲然一笑,这帮后世人会玩啊! 不过是一幅画像罢了,在意那么多作甚? 而且,也不算诋毁自己啊,六边形战士,说得很中肯啊! 底下,一帮弟子看着自家老师那儒袍下隐隐凸显的肌肉,也没有说什么。 就是不知道这个“抡语”是个啥? 想到这,孔夫子端起茶壶,正准备喝口茶润润嗓子,就看到天幕显现出抡语的语句。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钻研武学,三十岁成立自己的武学之道,四十岁领悟武道真谛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明白自己的使命就是成为武学大宗师,六十岁凭借武力征服已经没人敢说我的坏话,七十岁后打遍天下无敌手,想干嘛就干嘛,别人都不敢违反我的规矩。】 “噗!” 一口茶还没吞下去的孔子,差点被呛死。 “好一个武道!” 这不能说与自己的话有点联系,简直是毫无关系! 这一刻,他算是领教到这帮后世人的花活了。 “咦,不对!” 想到这,孔夫子猛地抬头,这上面说“抡语”,那岂不是说,不止这一句? 至圣先师孔夫子身高九尺,此刻居然额间直冒冷汗。 历朝历代老祖宗们更是如遭雷击。 <读书人:这……简直离经叛道!> 特别是一众读书人,牙口咬得咔嚓咔嚓响。 不过,不少学问不那么高的人却是瞬间开怀,哈哈大笑。 <我也是读书人:是嘛,可是我感觉很有道理啊!> 他们瞎起哄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附和。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孔子对曾参说:我的道就是一拳破万法啊!】 “啊?啊这……” 天幕下,曾参一个头两个大,这特么还前后呼应是吧? 前面说老师修武道,现在是修炼有成,给自己介绍什么叫武道是吧? 你们最好不要太离谱啊! “好家伙,我还以为是思想贯彻始终,没想到是贯穿星辰嘛?”刘邦表示很喜欢这个解释。 “咳咳,嗯,要真是如此就好了。”汉武帝幻想了一下,儒生一拳轰出,一座山就被夷为平地的场景,充满向往。 可惜董仲舒并不会。 不然,这天下何处去不得? 另一边,董仲舒冷汗直流。 你要这样翻译,还特么天幕映照诸天,你这是生怕我儒家思想不够随和啊! 他擦了擦汗水,继续看天幕,就想看看还有什么离谱的。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你若只学习我的武功,不学我的思想就会感到迷惘;若只学习我的思想,不学我的武功,就会被人打死!”】 “好好好!还真一套又一套啊!” 说得真特么有道理。 以后儒生人人炼体,嘴上功夫说不过,直接动手。 幻想了一下那个场面。 一介儒生,单枪匹马进敌营,舌战一番,掏出砂锅大的拳头,朗声道:“若诸位不听劝,在下也会一点拳脚功夫!” 文武两开花了属于是。 不少读书人想到这一幕,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有点心动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孔子说:“君子如果下手不够重,就不能树立威信!】 “淦!” “神特么下手不够重!” 这一刻,算是彻底让老祖宗们无力反驳了。 你要没读过书,说不定就真的相信了。 “虽然……但是,我觉得挺有道理的!”朱元璋看着这句话,极为认可。 “若是不把敌人打残,打得抬不起头,他是真不知道厉害啊!” 所以,这句没毛病。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是说:你的父母在我手里,你跑不远的,就算跑了我也有的是方法把你抓回来!】 “丘……”孔夫子看到这句话,实在是忍不住了,很想解释一句,但刚站起身,又无奈的坐下了。 很显然,这帮后世人是知道意思,不然也不会叫“抡语”了。 就当是另类的打广告吧。 其他朝代,反正也有人指点迷津。 历朝历代老先生,大儒们纷纷摇头。 “教?怕就怕其他人举一反三,以此类推,自己教不过来。” “哈哈哈,管他呢,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既然不能阻止天幕放映,那就享受它带来的快乐呗。 【子曰:“既来之则安之!” 是说“既然来了,那就安葬在这里吧!”】 “这个解释我给满分!哈哈哈,真是太有意思了。” 你看,只要转换心态,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差劲。 特别是配合背景里面,孔夫子魁梧的样子,更有说服力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 就是说:早上打听到去你家的路,夕阳还没有落下,就可以把你打死!】 “噗嗤!” 看到这一句,老祖宗们可谓是彻底憋不住,笑出来了。 “没毛病,不是说了吗,以直报怨,报仇要趁早!” 一众古人哈哈大笑,觉得这样翻译,你不管对不对,反正很有道理就是了。 就连孔夫子这分钟都是冷静的喝着茶,眼观鼻鼻观心,不为所动,端着的茶杯,波澜不惊。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喜欢瞎比比,喜欢动用武力将人打得神志不清!】 “噗!” 看到这个,孔夫子面无波澜,但是,底下,不知谁突然就笑出了声。 随后,赶紧止住,牙齿咬着左边嘴唇,拼命压抑着。 孔夫子视若未闻。 【君子不器:君子是不屑于用武器的,都是赤手空拳。】 天幕上,肌肉隆起的孔夫子一巴掌将一把刀捏得粉碎,展现勇猛的战斗力。 “玛德,真牛皮!” 看到这一幕的老祖宗,可谓是彻底笑开怀。 甚至,他们还看到“以德服人”四个字边上,孔夫子背着一把大斧头,斧头的形状是一个“德”字。 <穿越者:原来如此,难怪形容一个人很强都说“孔武有力”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王莽仿若发现了真相,感慨不已。 <痞子皇帝:原来孔夫子的斧头就是德啊!> 刘邦一脸原来如此的说道。 看到这俩家伙的话,其他古人也是压不住嘴角,喜笑颜颜的开始说着自己的观点。 <人妻曹:好家伙,以后我的佩剑就叫“德剑”吧!> 什么倚天剑,青釭剑,哪有“德剑”好听? <三姓家奴:哦,那我以后就是方天画德了!> <环眼贼:那我就是丈八德矛!> <万世师表:…………> 你们大可以不用理会的…… 虽然,我确实懂那么亿点点拳脚功夫。 而就在这时,只见天幕之上,那个肌肉隆起的孔夫子双手一用力,开鬼背,全身肌肉隆起。 一众古人看得大惊,只见孔子胸口肌肉汇聚形成了一个仁字,背部肌肉隐隐约约凸显出一个德字,而肩部肌肉形成了一个才字,真可谓“仁胸德才肩背!” “噗!” “这个,属实流批!” “好一个以仁为核心,好一个德才兼备!” 这一刻,历朝历代老祖先们感觉要重新认识一下孔夫子了。 这个九尺六寸的魁梧山东大汉,周游列国还能平安无事 不是没有道理的。 想象一下,力大无比,百战百胜的子路都能被孔夫子拿下,你说孔夫子能是一般人嘛? 吕氏春秋说孔夫子能力能扛城门之关,果然不是吹的。 想象一下,力量比力能扛鼎都项羽都大,射箭比辕门射戟的吕布还要准,一人就能驾驭八匹马的战车,这特么 活脱脱一个战神啊! 老祖宗们此刻再看天幕,再联想孔庙里面的孔夫子雕像,瞬间就感觉差远了。 不知道怎么滴,他们瞬间就想到了“地表最强生物”这个词。 若真有这等称呼,莫过于此了吧! 随后,一众古人又看了各种“抡语”。 【子曰:“吾未见刚者!” 孔子说:我从未见过刚强到我打不坏的人!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是孔子告诫他人:“该知道的你就知道,不该知道你就别说知道,这样才能活得久一点,知道吗?” 子曰:“行有余力,则以文学 ” 就是说:“每天要进行各种强烈的运动来加强锻炼身体,如果还有力气,就可以去读书了!”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夫子说:“君子从来不和人打嘴仗,都是直接将人拧起来,举过头顶,不和这样的人多说废话! …………】 一路看下来,一众古人算是看出来了。 这帮后世人,什么话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注解。 玛德,这不得不说,很有道理。 孔夫子之后,哪个朝代不篡改典籍? 有些不但篡改注解释义,都特么直接篡改原文了。 比起这帮后世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何况,这后世人是开玩笑的注解,历朝历代古人,则多以宣扬自己的理念才加以更改。 很多注解,若是孔夫子看见了,都得从天上下来,扇这群人几耳光吧! 对此,周筱只是没心没肺的笑了笑,根本没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