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文坛大会风雨欲来(1/1)

作者:随轻风去

大明话事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文坛大会风雨欲来

作为一个领导者,林大官人的主要任务就是顶层设计,以及选人用人,同时进行监督和鞭策。 当从上到下,大部分环节的人都被搞定后,疏浚吴淞江故道工程筹备就陡然加速,进入了快车道。 这个时候,林大官人反而轻松了下来,只需要按照时间节点督促进度即可。 八月上半月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 作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苏州人庆祝中秋节的活动和习俗非常多。 在节日里,新兴豪门林家开放了名园沧浪亭,举办了盛大的雅集,广邀苏州本地文坛名流参加。 这个时候,天下程?”冯时可又问。 林大官人解释说:“工程的规划路线大致告诉你们了,八十里工程使用面积按一万亩算。 新吴会社会拿出百分之五十股份,折算到这一万亩上面。 也就是说,沿途每二百亩地可以换取新吴会社百分之一股份。 对这件事感兴趣,又对我这个人有信心的话,不妨拿地来试试看。 你们这些大户的财产都在土地上,是不是太单调了?不妨多增加一种财产形式。 对你们这些松江府大户来说,几百亩地不算太多吧?完全赌得起。” 林大官人的核心意思就是,尽可能多拉拢一些松江府本土士绅上贼船,形成共同利益体,以减少工程阻力,并且后期共同抵抗来自各方面的风险。 冯时可没有做出评价,只说:“这些话我会传回松江府,我相信会有些人动心。” 说到这里,冯二老爷忽然笑了起来。 因为他发现,林泰来这手法,有点空手套白狼并且两头吃的意思。 一方面,拿着吴淞江通商航行四条勾引本地缙绅大户,那四条如果成真,谁不眼馋? 另一方面,等到以后,林泰来则又可以仗着本地缙绅的势力,逼着巡抚或者官府执行这四条。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建立在林泰来个人信用的基础上。只有当别人相信林泰来这个人能成事,才会加入进来。 从这个角度看,不得不承认,林泰来这几年不停搞事,还总是搞大事,关键还总是成功,终于把个人信用建起来了。 总会有人相信,林泰来这次还会成功的,这也是时运的一种。 谈话完毕,林泰来开始挽留说:“这么多年来,我是复古派文敌,你是复古派死忠吗,你我相见总是偷偷摸摸。 难得今天可以光明正大会面,就不要走了,住在我们林府!” 冯时可却道:“等等,先不说这个,我们还没谈完。” “还有什么事情?”林大官人疑惑的说。 冯时可答道:“正事是文坛大会,一个字还没谈!” 林泰来不以为意的说:“文坛大会有什么可谈的,有手就能办好的事情!让王弇州公只管过来就行!” 冯时可叹口气说:“虽然我奉了弇州公之命来接洽,但要说的问题真不在弇州公这边。 据我所知,参加这次文坛大会的名流,只怕要比过去几年都多,可谓是空前齐整。” 林大官人点了点头说:“都在意料之中,这又怎么了?” 要知道,他帮王老盟主发出的英雄帖里面,可是非常明显的暗示了“退位”的意思。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有些本来不想舟车劳顿参加文坛大会的人,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若有文坛“易主”的可能,想来看热闹或者掺乎一下的人,那可就多了。 冯时可提醒说:“来的人越多,情况就会越复杂,事情就越难办,常理如此。 更别说这次来的人,很多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只会让局势更失控。” 林大官人点了点头,“伱说的都对,这又怎么了?” 冯时可没好气的说:“都这时候了,你还在装什么傻? 难道你不明白,你最近的表现过于高调了,又是公然夺取苏州文坛领袖,又是代替弇州公发英雄帖,这样就导致你已经成为众矢之的! 本来你的敌人就很多,而且你混文坛的时间又太短,所以情况越复杂,对你越不利,你万万不可大意。” 林大官人仿佛完全没把不利情势当回事,就差吧“大意失荆州”写在脸上了。 然后笑呵呵的问道:“都有谁会来啊?” 虽然广发英雄帖的经手人是他林泰来,但大家的回帖还是发给了王老盟主。 所以林泰来目前真不清楚有谁来参加文坛大会,只有老盟主身边人才知道详细情况。 冯时可先说了两个重量级名字:“河南的原礼部尚书沈鲤,南京礼部左侍郎兼南京国子监祭酒赵用贤。” 林大官人确实挺意外的,“赵用贤就不用说了,反张居正夺情成名,蝉联两代复古派五子,当年就想当下一代盟主。 可这老沈居然不甘寂寞、退而不休啊?难道他也想跨界当盟主?” 冯时可说:“沈公应该没有这个意思,可能是被人特邀来的。” 林大官人又问道:“别人还有谁?拣重量级的说。” 冯时可如数家珍的继续介绍:“徽州汪氏兄弟,这是你认识的,你们苏州本地的也不用我说了。 南京来的代表是本地文坛新锐顾起元,还有南京礼部主事汤显祖,但此人是江西的。 山东来的代表是山左三大家之一公鼐,此人也不简单,与他并称三大家的是礼部尚书于慎行和资深翰林冯琦。 浙江来的人有天下三大布衣诗人之一沈明臣,此人侄子是沈一贯,还有久不闻世事的屠隆,以及承接弇州公文学评论衣钵的胡应麟。” 听到这里,林大官人忽然打断了问道:浙江来人里,有没有嘉兴项家的?听说他家名画成堆,我早想结识一番了。” 冯时可:“” 别跑题了!项家以富裕和收藏、书画闻名,交游也算广阔,但没什么受邀参加文坛大会的资格。 当然,自费来凑热闹也很正常,每次都有很多这样的人,只是一般进不了核心主会场。 而后冯时可又继续说:“复古派名宿、名列后七子的吴国伦前辈可能不忍心看到弇州公退位,所以只派了弟子到场,也算是代表湖北。 另外湖北公安派的袁宏道,正好在你们吴县当知县,这次也可以参加了。” 林大官人不由得感慨,以目前这个时代来说,参加本次文坛大会的阵容堪称群星荟萃啊。 正常情况下,很难凑齐这样的阵容,由此可见王老盟主“退位”对文坛的震动。 不知为何,林大官人想起了武侠里经常有的“武林盟主或者大佬金盆洗手”剧情,而且必定有一大堆配角观礼,而且八成概率出血案。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文坛精英名流都来了,还有很多文坛名人身处官场。 这部分人不可能无故旷工一两个月参加文坛大会,除非在南京做官,或者是碰巧在苏州。 林泰来忽然想起什么,又问道:“你们松江府号称天下完) dengbidwqqwyifan shuyueepqqwxwguan 007zhuikereadw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