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第118章 大局初定
这样双管齐下,从锦衣卫到张居正工作组再到王阳明工作组。 三层工作组布置下去,整个江南渐渐焕然一新。 首先所有地主阶级富商阶级全部被清除掉了,小商小贩仍然存在,但必须到官府备案,执行严格的通商计划。 周王这边也开始发力,胡雪岩在朱标授意之下火速将钱庄开遍了整个江南。 他的钱庄可不仅仅有兑换钱币的作用,日后还有发行新币的银行价值,以及开设店铺提供供销社的作用。 四重政策四重人,连老朱都未曾想到,朱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拥有了如此强悍的文官班底。 一场仗打下来清理掉了所有富人的江南竟然半点都没乱起来,更别说带来的威慑效果直接让勋贵集团的老实的要命。 就连蓝玉大将军此时也再也不敢飞扬跋扈了,甚至将手下的义子们都遣散了不少回到各自庄中。 福建的北部山区还没打完,戚继光就接到了三大工作组的严厉斥责。 首先是张居正的信函。 “戚将军攻法过快,吾等实在难以完成编户任务,各地恐怕还要再起动乱,请您慢一些。” 王阳明。 “你戚家军管杀不管埋,残留这么多细作,让我们如何开展工作?” 胡雪岩,信和钱庄。 “将军这已经是这个月以来,一边长长吐出一口气。 十多年寿命,说明自己起码能活到洪武二十年以后。 这下才勉强死在老朱后面,不至于让老朱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要真想做到万世帝王的程度还早着呢。 “不容易啊。” 朱标一声轻叹,拿起桌上的茶,轻轻饮了口,继续开始攻读手中这份奏报。 奏报的内容乃是针对苏州纺织业的改革。 如今那些富商全部逃走以后纺织业谁来支撑,苏州这个纺织业可是全大明的支柱产业,往后若想开启海运,这也是收割其他文明的第一利器。 这种商品如果能扩大生产,卖到全国难以想象会对经济带来多大的帮助,自然要大力扶持起来。 朱标当即就大手一挥,批准建设了三四个织造局,规划出了一片产业园。 在苏州尽全力扩展织造行业,还有上下游的生丝产业,以及江西景德镇的烧瓷产业。 从此以后景德镇就没什么皇家御贡了,各地的贡品制度全部取消。 这些地方的生产统一由朝廷设立衙门,组建生产局,以大工场的模式不断扩大生产,革新技术。 将工部一些用得到的技术也派过去,生产出新的商品。 至于这些商品,朱标则想到了云家和萧家那些海商家族。 这些天以来,云家萧家之后陆陆续续两广省份又有不少海商前来投诚。 都知道朱标早就发话了要远征海外,逃到其他地方去也是不行的。 以如今戚家军的军力,有了番薯之后,大明的后勤能力也早就有能力打到海外。 最好的办法就是跟朱标合作。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朱标看着眼下统计起来的,两广福建浙江等省份的海商,他们竟然打造出了三百多艘商船! 朱标惊呆了,而且每一艘商船都具有远洋的能力。 这些狗日的商人最远竟然抵达过黑非洲,说明在郑和之前早就有华夏商人去过非洲了。 只是这些狗日的绝对不会将消息禀告给朝廷罢了,只想要捂着,自己家世世代代赚这份钱。 中原朝廷的皇帝又都对海洋不了解,所以才导致闭关锁国了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