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春申君(1/1)

作者:立日耳

王朝的腐朽第七百一十三章 春申君

春申君,黄姓,名歇,曾任楚国左徒、楚国令尹,活动于楚顷襄王、考烈王时期,后世将其与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并称为战国四大公子。 与其他三位相比,春申君显得有些特殊,却又有些普通了。 平原君乃赵武灵王之子,信陵君乃魏昭王之子,孟尝君乃齐威王之孙,至于春申君,关于他的身世,史书中并未明述,其非楚国贵族,相传乃是黄国后裔,以国号为姓,所以在战国四公子中,他的出身乃是最低的。 出使秦国,劝退秦国的攻打;帮助楚太子逃回楚国,孤身留在秦国。此时的黄歇有勇有谋,胆气惊人,纵横捭阖之间,为楚国保存了生机,为自己博得了声名。 正所谓有非凡之才,行非凡之事,建非凡之功,居非凡之位。三代以来,人多先居要位而后建功业,禄位出于血脉姓氏,而非以才能为重。平原君、孟尝君皆先得相位而后立功业。信陵君有德行显赫于世而后建功业,得其位而又立功业,此其超拔于群贤而声名远迈之由也。 春申君既无显耀之身世,又无广博之德行,以其言辞机巧、谋略筹算往来于诸侯之间。此时的黄歇,算的上是一个不那么小的小人物,因此在认识他的时候,与赵胜、魏无忌、田文相比,能够少一些身份的隔阂,多上一份同情与认可。 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春申君在笔者心中的评价不说高过信陵君,却是要比平原君好上不少。 磨难会改变一个人,而环境却几乎能够决定人的命运。 考烈王元年,春申君但任楚国令尹,自考烈王去世,二十五年的时间里,春申君执政楚国,也就是说,二十五年里,春申君一直位于楚国最显要的地位之上。 楚考烈王十五年,春申君自请封于江东,考烈王同意了他的请求,春申君因此在吴国的旧都之上修建都邑,极尽奢华。 奢华本身不是权贵显要的错,礼乐有制,上下有别,人心有浮动之危,世间有不测之险,奢能生威,华能成仪。奢华自享于内,威仪显露于外。 然人多沉溺其中,而不知其害,潜移默化,松懈其心智,麻痹其机敏,腐蚀其聪慧,终不知得失利弊之悄然也。所谓纲常礼法,不入其目,灾祸险恶,不入其耳,飘飘然若超脱于世,福禄似固有,劫难似不临,如此境地,岂能不败亡乎? 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为这件事发愁,就寻找宜于生育儿子的妇女进献给楚王,虽然进献了不少,却始终没生儿子。 赵国李园带着他的妹妹来,打算把他的妹妹进献给楚王,又听说楚王不宜于生育儿子,恐怕时间长了不能得到宠幸。李园便寻找机会做了春申君的侍从,不久他请假回家,又故意延误了返回的时间。回来后他去拜见春申君,春申君问他迟到的原因,他回答,齐王派使臣来求娶我的妹妹,由于我跟那个使臣饮酒,所以延误了返回的时间。 春申君问,聘礼送来了吗? 李园回答,没有。 春申君又问,可以让我看看吗? 李园表示,可以。 于是李园就把他的妹妹献给春申君,并立即得到春申君的宠幸。 后来李园知道了他的妹妹怀了身孕,就同他妹妹商量了进一步的打算。 李园的妹妹找机会劝说春申君道,楚王尊重宠信您,即使兄弟也不如。如今您任楚国国相已经二十多年,可是大王没有儿子,如果楚王寿终之后将要改立兄弟,那么楚国改立国君以后,也就会各自使原来所亲信的人显贵起来,您又怎么能长久地得到宠信呢?不仅如此,您身处尊位执掌政事多年,对楚王的兄弟们难免有许多失礼的地方,楚王兄弟果真立为国君,殃祸将落在您的身上,还怎么能保住相印和江东封地呢?如今我自己知道怀上身孕了,可是别人谁也不知道。我得到您的宠幸时间不长,如果凭您的尊贵地位把我进献给楚王,楚王必定宠幸我;我仰赖上天的保佑生个儿子,这就是您的儿子做了楚王,楚国全为您所有,这与您身遭意想不到的殃祸相比,哪样好呢? 春申君认为这番话说得对极了,就把李园的妹妹送出家来,严密地安排在一个住所。便向楚王称说要进献李园的妹妹。楚王把李园的妹妹召进宫来很是宠幸她,果真生了个儿子,立为太子,又把李园妹妹封为王后。楚王器重李园,于是李园参与朝政。 李园,小人也。贪婪之心,机巧之举,加上也算是颇有胆气,两兄妹就敢愚弄一国之相。真不禁令人感慨,所以你能听闻到的小人,都是有好手段、好计谋、好胆魄的。 此时的春申君竟然已经昏聩如此,而昏聩只是后人给他的评价,对于他来说,当时的境况他不得不那么去做,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凶险至极、回报却极高的机会。或许春申君会想起当初在秦国面对秦昭襄王的日子,那时的凶险丝毫不亚于此时。可是当时春申君的背后,有楚国的名义,楚国就算不能给他实际的支持,昭襄王也要考虑楚国的实力。但如今的春申君,已经不能依靠楚国,甚至楚国有太多人反对他,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李园能入他的眼吗?对于他来说,李园只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人物,甚至比不上他那个颇有姿色的妹妹。大人物的眼中,没有具体的人,只有局势和利益。可春申君似乎忘了,当初他也不过是个小人物而已。 而他最为致命的是,是将自己置入了危局之中,却全然不知。又放任李园这个知晓他全部谋划的小人执掌权力。 自己的妹妹当了楚国的王后,李园这个小人怎么会舍弃自己因此得到的权力,而当初与春申君的谋划自然便不值一提了,甚至要除掉春申君保证不泄露这个秘密。李园因此豢养刺客,准备杀死春申君。而他的举动自然逃不过有心之人的窥探,楚国有不少人因此知道了李园的谋划。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对于春申君来说,并不算是毫无办法。春申君依然是楚国国相,他掌握着的权力依然能够使他保全自身。李园他朝夕之间就可除去,无论是自己的儿子继位,还是考烈王的兄弟当楚王,他最坏无非是放弃楚国的一起,流亡诸侯。基于当时的局势,退居江东,苟全几十年也不是没有可能。关键在于,春申君当时想过这个问题吗?他有这个决心与果断吗? 二十五年之后的春申君,早已不是当年的黄歇了。 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考烈王病重。 朱英对春申君表示,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又有不期而至的祸。如今您处在生死无常的世上,奉事喜怒无常的君主,又怎么能会没有不期而至的人呢? 春申君问,什么叫不期而至的福? 朱英回答,您担任楚国国相二十多年,虽然名义上是国相,实际上就是楚王。如今楚王病重,死在旦夕之间,您辅佐年幼的国君,因而代他掌握国政,如同伊尹、周公一样,等君王长大再把大权交给他,不就是您南面称王而据有楚国?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福。 春申君又问道,什么叫不期而至的祸? 朱英回答,李园不执掌国政却是您的仇人,他不管兵事却豢养刺客为时已久了,楚王一去世,李园必定抢先入宫夺权并要杀掉您灭口。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祸。 春申君接着问,什么叫不期而至的人? 朱英回答,您安排我做郎中,楚王一去世,李园必定抢先入宫,我替您杀掉李园。这就是所说的不期而至的人。 春申君听了后却表示,您要放弃这种打算。李园是个软弱的人,我对他很友好,况且又怎么能到这种地步! 朱英知道自己的进言不被采用,恐怕祸患殃及自身,就逃离了。 仅仅过了十七天,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果然抢先入宫,在棘门安排刺客。等到春申君进入棘门,李园安排的刺客从两侧杀出,斩下春申君的首级,扔出门外。李园又安排人尽灭春申君之族。 从今日看来,春申君的败亡实在是太平常了,因为他符合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他的才智能力,造就了他的兴盛,他的昏聩不智,又决定了他的败亡。 小人常在,不可失警戒之心。居安思危,世上多聪明之人。 而战国四公子之中,如今看来,春申君却是排在了末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