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鲁惠公(二):隐公摄政(1/1)

作者:立日耳

王朝的腐朽第一百四十四章 鲁惠公(二):隐公摄政

鲁惠公有一个夫人,名叫做孟子(就是这个名字),可惜没有留下子嗣就早卒了。 鲁惠公的妾声子为他生有一子,名息,乃是庶长子,也就是后来的鲁隐公。 鲁惠公晚年,鲁惠公取宋武公之女仲子,立为夫人,仲子为惠公生下了一子,名为允,也就是后来的鲁桓公。 关于仲子,相传原本鲁惠公是为公子息到宋国迎娶的,但是等仲子到了鲁国,鲁惠公见仲子长得漂亮,便自己娶了。 这个事情好像在卫国时,卫宣公就干过,而卫宣公的太子汲因此身死。 鲁惠公死后,按照宗法,应该是立公子允为国君的,但是公子允年幼,而公子息年长且贤明,又得鲁国大夫的支持,所以鲁国大夫都请立公子息为国君。 鲁惠公自然是不同意的,鲁国身为周公之后,自然是继位遵守周礼的,别的不说,国君继承如此大事怎么可以逾越呢? 但是公子息担心公子允年幼,如果继承国君之位,鲁国会不安稳。 于是,公子息效仿先祖周公,决定代为公子允摄政鲁国。 公子息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说实话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判断,公子息完全有机会自立为君,但是却选择摄政。 不得不说,还是那个原因,宗法礼乐已经深扎公子息的内心,人是很难改变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也很难忤逆自己内心的想法。 这也便是为什么春秋战国五百年,哪怕周王室早早衰落,到了战国中后期,周王室的名义依然好用。 但笔者要说的是,在没有看鲁隐公摄政之前,笔者一直以为摄政都是父辈叔伯摄政子侄,像周公代成王摄政,多尔衮代顺治摄政,载沣代宣统摄政。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除非是极其动乱的时代,那么一个国家是不应该出现两个国君,哪怕是特例,也就是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乾隆和嘉庆,但如此也就是父禅位于子,甚合法理。 同辈之中,竟然有两个名义上的国君,这在商朝也是不可能的,兄终弟及,就像笔者在前文中说过的那样,至高权力是不能在一辈人中分割,要么有人已经死了,要么就是有人要死了。 周公摄政之时,虽然代行王政,但他还向召公和太公两人解释了原因,同时也没有称王。 可公子息论德行和能力,自然是无法与周公比的,但他做的却是要比周公更加过分,因为公子息在鲁惠公死后,其实已经事实上成为了鲁国的国君,这一点不仅鲁国是认同的,诸侯也是认同的,或许只有公子息自己觉得一切都是为了摄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