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商朝:鬼神之朝(1/1)

作者:立日耳

王朝的腐朽第四章 商朝:鬼神之朝

古人由于对天地万物了解有限,所以在对某些事物的认知上往往带有着不少的神秘色彩,而上古的先贤虽然受制于时代的限制,可依然有着过人的智慧与高尚的德行,他们无法真正解释鬼神之说,却也足以不受它的影响。 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子不语怪力乱神’。 可商朝在起事之初,却就陷入了鬼神之力的诱惑之中。 当年成汤还是商国国君的时候,征讨临近诸侯,面对不加祭祀的葛国,就以不敬鬼神为由出兵攻打。 夏桀残暴,汤又指出夏桀的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上天的不满,他的出兵讨伐乃是上天的旨意。 而这一点也算是商朝在王朝历史上的一个创举,夏禹有着大功绩和正统的王位传承,启掌管着部落联盟的权力,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任何更多神秘层次的名义来建立王朝。 可对于任何一个企图颠覆旧势力的野心家来说,上天的名义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是极多的,在蒙昧未开的时代,那就是民众的支持和大义的碾压,哪怕仅仅只是表面意义上。 商汤的成功,并不仅仅代表着一个王朝的建立,开国之君的所作所为给后世子孙与天下百姓留下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王权天授、崇敬鬼神的观念为统治者所接受并应用之后,王朝上下便也会随着有大变动。 后人以前人为制,弱者以强者为尊。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在太茂七年,亳(bo)地有怪异的桑树与楮(chu)树合生在朝堂之上,且一夜之间就有一人合抱大小。 太茂感到害怕,便询问国相伊陟,伊陟答道:“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 伊陟大概的意思便是,臣听说过,妖魔鬼怪是不能战胜有德行的人,大王的为政或许有什么过错,(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大王能够修养德行、仁政,(自然就能免除灾祸)。 太茂听从了伊陟的建议,桑树与楮树很快便枯萎了。 伊陟的这句话其实很好得反映了当时商王朝的鬼神文化,鬼神的文明笼罩在商王朝的头顶,但君主贤士内修圣德、外辅仁德,敬鬼神却不畏鬼神。 而后一句则颇有后世天人感应的意思在里面。 商王朝的鬼神文化是深刻而随处可见的,他体现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在贵族王公的祭祀墓葬之中。 可到了商王朝的后期,鬼神文化在数百年的发展之中,渐渐式微了,随着神权在与王权的斗争中最终被压制,原始血腥的鬼神文化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