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第338章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离太孙大典过去好几天了,京城外的官道上,有两辆马车慢慢的走着。 太孙典礼后,应天府下了几场雨,虽然不泥泞,但马车路过,也留下了一串串马蹄印和一条长长的车辙。 前边一辆稍微小些的马车是坐人的,坐的是山西按察司佥事官郭桓和他的儿子郭正。 至于后边的大马车,用篷布裹的严实,里头是辎重和一些郭家的家当。 郭桓在山西做了十几年的官,零零散散的家私攒了不少。 他又比较抠,把之前在山西用的桌椅板凳、菜刀案板一股脑的都带上了,甚至还有一个缺了口的碳炉子和一个少了盖儿的酸菜缸。 郭桓是五品的按察司佥事官,他这次来京,是接到了吏部的调令,升任户部左侍郎。 郭桓手里捧着一本书,掀开马车的窗帘,就着窗户透过来的阳光看着热闹。 而他的儿子郭正,两只手叠在袖筒里,靠在马车座边儿的被褥上小憩。 眯了一小会儿,他又觉得透过来的光亮刺眼,他抬头看了眼他爹,又从被褥里翻出一件黑色的粗布裤子,把裤腿蒙在眼睛上遮挡光亮接着睡。 他们东西太多,连坐人的马车也放了些。 郭桓放下书瞪了他一眼,又抬腿踢了他一脚,颇为恨铁不成钢的骂道: “起来!” “上车就睡,下车就吃,天底下还有比你更废物的人吗?” “马上到京城了,下车走走,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要多了解风土人情,也省的你就知道睡觉…” 说完,就一马当先的下了马车。 “干啥呀爹…”郭正扯下眼前的裤脚嘟囔着,可看到郭桓下了车,又有些无奈的跟了上去。 春雨贵如油,几场小雨让空气有些潮湿,但却格外的明爽,连带着天上的蓝天白云都十分清晰。 郭桓用力的深呼吸几口,抬头看着依稀在眼前的京城,颇有几分感慨。 就这么愣愣的看了半晌,他扭头看着刚下车的儿子问道: “正儿,爹问你,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郭正脸上一怔。 他知道,这句话是晋朝元帝司马睿问儿子司马绍的话。 八王之乱后,晋朝国力绵薄,五胡祸乱天下。 晋丢了洛阳,又失守长安,皇室东渡,偏安一隅,晋元帝深感兴复故土无望,才有此一问。 如今父亲也如此一问,想来是对官场沉浮多年感慨颇多… 他脸色有些肃穆,重复着司马绍的话: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是啊…”郭桓抬头张望,他的眼睛有些失神的看着天空,喃喃自语的说道: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举目见日,不见洛阳…举目见日,不见应天…” “从山西到京城这条路,爹走了近二十年…” 郭桓嘴里小声的说着,声音越来越小,直到最后,只能看到嘴唇在动,却听不到一丝声音。 不自觉的,他的脸颊慢慢滑下了一行清泪… 突然,他眉头一凝,脸上也有了一丝肃穆,抬腿大踏步往前走去: “走,收拾收拾…” “进京!” …… 朱雄英从文华殿出了门,身后跟着李景隆,他们下了学。 这几天就要出发去凤阳了,这还是朱雄英头一次出远门。 朱元璋有些发慌,总要时不时叮嘱一番,特意告诉他,让朱雄英每天下了学要先到奉天殿找他。 朱元璋非常重视这件事,除了他以外,秦晋二王引路,还有朱檀、朱椿、朱柏也要去。 不过不一样的是,朱雄英去了还得回来,而朱檀三人去了要在凤阳住一些时候,每人还要粗布麻衣,亲自种些田亩,一直到明年就藩。 只要想起之前一起撒了欢儿胡闹的几个人就要就藩了,朱雄英心里就有些不得劲。 “罢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他们终究是大明的藩王…”朱雄英看着奉天殿有些出神,过了良久才长叹一口气: “走吧…” 刚抬起脚,他又停住了。 奉天殿前头的台柱旁,有个圆脸的臣工正在那肃穆的等着召见。 朝廷的官员太多,他不可能每个都记住,但这个人让朱雄英有些兴趣。 怎么说呢,这个人长得就很朴实…虽说老爷子用人不拘一格,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事情大有人在。 其中也不乏种地老手,一副晒得黝黑的老农脸。 可长得这么朴实到憨厚的人,朱雄英还是头回见,垫着脚看了几眼,扭头问李景隆: “那是谁啊?” “额…我哪知道…”李景隆心里腹议,有些无语的眨眨眼,过了半晌才缓缓说道: “额…臣不知道…” 朱雄英又问道: “哪儿的官员哪?” “额…”李景隆又有些迟疑,过了半晌说道: “臣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