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罪案录第8章 悍匪白宝山-8
白宝山最后决定,听从李清亮的建议,给家里写信。 不过,他不会写字,因为白宝山没念过几年学。 当年他父亲死后,母亲就改嫁了。 由于家里孩子太多,母亲还要照顾他的两个姐姐和刚出生没多久的大弟,最后只能决定把他送回河北的徐水农村,让老家的亲戚帮忙照顾。 等他再次返回北京家中,他已经13岁。 在乡下他没上学,所以回北京后,母亲送他去上小学一年级。 但是同班的孩子都比他小了5,6岁,他在班里的个头非常扎眼,引得班里同学都嘲笑他。 在这种环境里,白宝山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他变得孤僻自卑。 到了3年级,他不愿意再读下去了,索性就离开了学校,辍学后在一个酱菜厂当临时工。 所以白宝山总共读了3年不到的书,跟文盲差不多。自然也不会写信。 白宝山不会写信没关系,李清亮会写。 于是他们两人就一起商量着给白宝山家里写了一封信。 信里把当时监狱的情况说的极为艰苦,白宝山在那里吃尽了苦头,快要坚持不下去了,希望家人能给自己筹点钱,买个“零星犯”的名额,这样就可以少吃点苦了。 白宝山的母亲收到信之后,自然是心疼不已。 本来白宝山小时候被她送回农村老家,吃了不少苦,对此,母亲深怀愧疚。 而且,母亲一直觉得,如果当时自己把白宝山留在身边,或许他就不会走上这条路。 做母亲的,总觉得孩子的问题,自己是有责任的。 如今儿子提出要钱买个“零星犯”的名额,她虽然经济也并不好,但还是决定帮儿子一把。 白宝山的母亲找了两个女儿和白宝山的大弟商量。 其实白宝山还有个小弟,是他母亲改嫁后跟继续生的儿子。 不过他母亲没找小弟,毕竟是跟继父的儿子,跟白宝山关系已经没那么亲了。 两个姐姐和大弟听母亲说了白宝山的请求之后,他们也赞同一起凑钱。 在姐姐的心里,他们对白宝山这个弟弟也是疼爱的。 而白宝山的大弟在白宝山13岁回到北京后,两人就一直住在一起,包括白宝山结婚后,大弟也跟着他们夫妻俩,一起住在北辛安的房子里。 所以大弟跟白宝山的感情也非常好。 现在哥哥需要帮忙,大弟当然也义不容辞。 最后,白宝山的母亲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两个姐姐和大弟弟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总算是凑足了1万块钱,汇去了新疆石河子。 就这么着,白宝山成了一个“零星犯”,而且还是“外宿犯”。 这就给了他很大的自由。 因为外宿犯不受监狱作息制度的限制,他们甚至还能去附近的县城溜达,只要当天返回即可。 有时候他们还坐汽车去石河子市和奎屯市游逛。 如果当天回不来,第二天回来只要不被管教员发现,就不会受到惩罚。 当时跟白宝山一起当零星犯的还有两个人,一个叫李宝玉,一个叫傅克军。 这两人还会找机会出去找女人。 白宝山也跟着去过几次。 这真是一件讽刺的事。 听到这里,大家心里是不是会产生一个疑问? 坐牢居然可以这么宽松,难道监狱方面就不怕犯人跑了吗? 对于零星犯来说,逃跑绝对具备条件。 不过倒没有发生过此类事件,为什么呢? 因为第一,如果他们逃跑没成功,被抓回来,是要加刑的。 零星犯都是一些刑期快结束的犯人,没人会这么傻。 第二,零星犯之间有“连坐”的责任关系。 也就是说,一个犯人跑了,其他相关的犯人会受到审查和处理。 而零星犯不是单独一个人的,一般都是两个人搭班,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 所以即使他们有条件逃跑,也不太会去实施。 不过白宝山能成为零星犯,给他收集子弹创造了条件。 他陆陆续续的跟牧民买了子弹,并藏在了牛房的屋顶上。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导致白宝山前期藏的子弹,被监狱方面没收了。 他只好想办法再去弄子弹。 后来一次弄到子弹也是一个巧合。 有一天,有牧民在他干活的那个监狱草场附近放羊。 当时天空突然刮起大风,尘土飞杨,羊群当时一下就惊了,慌乱中就跑进了监狱草场中。 白宝山当时就抓着这个机会,硬说牧民的羊吃了他的菜,他扣下羊群,要牧民赔偿。 牧民也知道他是耍无赖,但是自知理亏,他的羊确实跑进了草场。 最后白宝山提出一个条件: “这样吧,你手里是不是有子弹,你拿子弹来换羊吧。” 牧民没办法,最后给了白宝山75发步枪子弹和50发手枪子弹,才换回了自己的羊。 这一次,白宝山也学聪明了。 他没把子弹带回牛房,而是用塑料布包好之后埋在了一个水渠附近。 出狱那天,他悄悄到水渠边把子弹挖出来带回了北京,他后来抢的那把“56”式手枪,正好匹配这种子弹。 这也就是他枪战中子弹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