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册封单于7(2/2)

作者:祁晴宝宝

公主的发癫日常第七章 册封单于7

刘玥说完抬头,不经意间与于夫罗对视了一眼,这才发现自己说话声音有点大了。而于夫罗也意识到自己失礼,赶忙低下头,静待皇帝裁决。</p>

皇帝倒是没在意刘玥说话声音大小,微微侧过身子,用手遮住嘴唇,低声道:“但是,封单于就要平叛,平叛就要花钱,咱们家挣钱也不容易啊!”</p>

皇帝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无奈和纠结,这心疼的样子简直就不像个皇帝,更像是一个精打细算的土财主。</p>

原来皇帝的症结在这里啊。</p>

刘玥微微思索,嘴角微微一翘,轻轻俯身,靠近皇帝的耳边,这个政治白痴又给出了一个高明的建议:“那我们给他封单于,但是不给他平叛不就行了。”</p>

刘玥情绪来的快去的快。就像平日看韩国电影,前两分钟还哭得稀里哗啦——韩国电影就是好看,看完电影又刷到一个抖音——这该死的高丽棒子又抢我们节日了。</p>

虽然于夫罗刚才哭诉的时候确实可怜,刘玥已经是闻者落泪了,不过几分钟后,又想起史书上对北方的游牧民族的记载,除了入侵就是入侵,刘玥马上又为国谋划起来。</p>

没有什么复杂的计谋,简简单单的,光封个名,一毛钱不出。这样的建议,对刘玥这个后世之人而言,不是很简单吗?终日听各国的外交官发言,早已成习惯。嘴上的支持,谴责什么的,各国都有。各种不要脸的打嘴炮的骚操作,反正就动动嘴,要钱没有!</p>

但是在汉朝这个还未礼崩乐坏的年代,这必然不是一个好主意。</p>

大汉威震四方,能让四夷臣服,核心的一点就是“君君臣臣”。</p>

是的,就是儒学中的“君君臣臣”这个封建思想。这个思想规定了君臣的概念,以及各自的义务。是的,君对臣也是有义务的,不是只有索取。</p>

简单的说,臣子要交保护费,交了保护费,君就要负责保护臣子的,且必须保护臣子。</p>

后世的明成祖助安南复国,万历皇帝出兵朝鲜,击溃了日本。</p>

甚至到了清朝末期,清政府已经在风雨飘摇之中,眼瞅着自己就要完了,仍派袁世凯帮助朝鲜平定了叛乱。</p>

所以“君君臣臣”这个现代看起来令人唾弃的思想,在当下,是一个十分先进的理念。它维护了帝国的统一,减少了叛乱和割据的发生。</p>

名义上要人家叫爸爸,叫了爸爸,有人揍他的时候,爸爸又不管了,这在这个时代无疑是个不要脸的主意。假如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大汉的声望必然会受到无可挽回的巨大打击。</p>

刘玥不是这个时代之人,用的是后世思想做的决定,其实不算过分。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皇帝听后却眼前一亮,居然有一种神来之笔的感觉。</p>

对呀,这是两个事情,封了单于就封了单于。干嘛要平叛?家被占了就被占了,天下那么大,给他再找块地不就结了。匈奴又不是没有分裂过。都分裂好几次了,再分一次又何妨。</p>

思索了片刻,皇帝下了决心,开口说道:“匈奴右贤王于夫罗,为大汉征战多年,劳苦功高。今匈奴单于薨逝,长子栾提于夫罗可立为单于。令尚书台择日拟旨册封单于,昭告天下。另,匈奴王庭所在处皆为叛军,令于夫罗本部迁居并州汉地,休养生息,待来年再论平叛之事。”</p>

对于和亲之事,皇帝只字未提。于夫罗本意也是要这个单于,有了汉皇正式册封,族人自然会陆续投靠过来,此消彼长,才能与自立单于的叛军抗衡。和亲也是求于汉皇更加亲近之意,锦上添花,实在没有也不强求。至于平叛,虽然不能求得汉皇出兵,但是平叛之事确实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待来年再议也是可行的。</p>

是以匈奴二人拜谢皇帝而去,只是没人注意到,在拜谢皇帝的时候,于夫罗磕头的方向十分轻微偏向龙椅上这个贵气女子。</p>

待匈奴二人去了。朝廷又有新的政事,却是为了某地旱灾,数万百姓已经流离失所,商议赈灾之事,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各种建议和方案层出不穷。</p>

眼见朝堂又吵了起来,刘玥听了似懂非懂,索性和父皇告辞,从后方悄悄离去。</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