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舷第35章 逃不过的宿命
九月的天气酷暑无比,虽然是上午十点左右,太阳光已经相当猛烈。汗水从额头那里冒出来,顺着脸颊、脖子往下流,海军少校却没有动手擦的意思,只是偶尔微微昂了昂下巴深呼吸一下。</p>
他正是薛向东的儿子、薛向南的亲侄子薛正荣,是李战真正意义上的亲传弟子。无论是大弟子姚东明,还是后面收的御猫飞行团的正副团长,严格来说都不算是李战的弟子——如果标准是亲自教导的话。</p>
</p>
薛正荣是李战第一个全程亲自教导的弟子。</p>
在北库空防基地跟着李战足足学习了一年多的时间,到了下部队的时候,李战尊重他的选择,协调着把他调到了海八师,从那天开始薛正荣就驻扎在了忘我礁。</p>
整整四年的时间里,薛正荣只休假一次,而且只有十五天的时间。</p>
这位烈士的后代下定了决心继承父亲的精神,立志扎根艰苦地区实现军人的担当!</p>
又一辆车过来,是一辆有年头的皮卡车,而且是没挂牌照的,说明这个车属于工程机械类。岛上的人都知道,这台皮卡车是驻岛部队部队长钟国邦上校的座驾。</p>
下车后,钟国邦一边往脑袋上扣帽子一边往薛正荣那边走去,扬声说道,“正荣,这船到位还得十多分钟。”</p>
薛正荣那张比冬天还冷的脸露出笑容来,向钟国邦敬礼,“手下无可用之人我心里着急。”</p>
“那也不急这一会儿。到你车上坐会,我那车空调坏了。”钟国邦指了指八成新的勇士通勤车。</p>
“那车该换了。”薛正荣与钟国邦走过去上车,下士驾驶员是有眼力界的,赶紧的打火启动了车子把空调放到最低。</p>
上了车后,钟国邦摘下帽子重重的舒出了一口气,道,“修好还能用。”</p>
“好歹也是正团级部队长,别太委屈自己,部队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薛正荣笑道。</p>
钟国邦呵呵说道,“就这么点地方要那么好的车干什么,能用尽量用。再说了,我经常跑工地,这皮卡好用得很。还可以拉货,物尽其用嘛。”</p>
“你倒是更像是包工头。”薛正荣说。</p>
“我就是包头工,只不过是穿军装的。”钟国邦远远的指了指远处的工地,“一期二期基本完工了,这三期搞完还有第四期第五期,我这辈子啊就定在这了。”</p>
薛正荣感慨着说,“是啊,远期规划足足十三期工程,计划都做到二零年去了。你啊怕是退休那天也看不到整体完工咯。”</p>
“所以啊我都想好了,转业后请求组织给我就地安置,在这边当个公务员什么的,反正我是要看到忘我礁真正成为忘我岛的那天。”钟国邦信心满满地说。</p>
他和他的家庭早已经绑在了忘我礁。几年前,三岛市各个行政机构开始在忘我礁派出办事机构,同时进驻了一些企业,还有数十家工程以及工程相关的企业在不间断施工。另外还有为旅客提供服务的相关公司,岛上的人员越来越多之后,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也随之跟上。</p>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钟国邦的家属随军了,组织安排他的妻子在学校工作,儿子已经上大学倒是不必担心。</p>
日子到了这一步,钟国邦也就没有什么野心了,打定主意踏踏实实的成为忘我礁的第一批居民。</p>
薛正荣说,“忘我礁是好地方,只是人少了一些。未来要建成常驻人口十万的岛屿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p>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方面,交通是另一方面。离祖国大陆一千多公里,坐船是不现实的,只有开通通勤班机才能促进人员和货物的流动。我虽然不懂经济啊,但也是知道物流和客运是经济发展的两条动脉血管,流动速度越快量越大经济发展越快。经济上去了你还担心人口不增加。”钟国邦分析得头头是道。</p>
薛正荣笑道,“据说鲲龙水上飞机很快首飞,这款飞机一旦投入使用必定会大幅降低岛礁空运的成本。”</p>
“且得等,未来肯定是越来越好的。”钟国邦说,目光投向了与港口对向的机场那边,“眼前最迫切的还是机场,什么时候投入常态化使用是我最关心的。”</p>
薛正荣又笑了,说,“你越来越像地方政府的礁长了。”</p>
谁说不是呢,忘我礁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又是第一阶段工程的冲刺阶段,钟国邦这位驻岛部队的负责人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工程建设相关的事务,还要指导地方政府单位派出机构的工作。</p>
“所以啊,巡逻警戒的担子只能压在你身上了。你把外围控制好,我这边压力就会小很多。”钟国邦笑道。</p>
薛正荣指了指开始放舷梯的“别忘我”号散货船,说,“那两位从飞鲨部队过来挂职的新员到位后,我这边就有两组人马了,你可以放心。”</p>
二人下车,大步迎向了舷梯。</p>
喜欢左舷请大家收藏:()左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