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苏轼胆肥了(1/2)

作者:凌风独行

大宋风云第324章 苏轼胆肥了

赵顼把种谔叫回京,本想兴师问罪的。</p>

可现在,听到种谔的话,种家军在西北,替大宋镇守边疆多年。</p>

要说对夏经验,种谔应该是极其丰富的。</p>

种谔所说,也是实情,一旦种谔派兵去解永乐城之围,果真被夏军趁虚而入,那后果,是真的不堪设想了。</p>

赵顼又问起曲珍的情况。</p>

种谔便将曲珍逃到延州后,与他说起的永乐城中的情形。</p>

包括最初夏军渡无定河,曲珍提议趁夏军渡河时,便进行阻击。</p>

哪曾想,那徐禧却觉得,敌人尚未排列齐阵,攻击人家,胜之不武。竟然让那。</p>

苏轼,作为当时的文坛的领军人物,由于政见与王安石不和,自请离京,到地方做官去。</p>

王安石等人,当然很容易地就满足了苏轼的愿望,你不是要想贬出京师么。</p>

太简单了,直接满足,一贬再贬,甚至,有时候,刚接到去某地任职,人还没有走到,新的旨意就送达了,职位又降低了。</p>

苏轼还真不是个安分的主儿,他一边遵照要求,去属地任职,一边不停地向赵顼上表,直陈变法的严重问题。</p>

这苏轼不但给皇帝上表,还写了相当多的诗,每一首呢,都在含沙射影地讽喻着当时的时政。</p>

好家伙,终于有诗落入到了对手手里。最先发现诗作有毛病的,便是大科学家沈括。</p>

沈括上表,直陈苏轼的诗作当中,有暗讽朝政之嫌。然而,此事一直被搁置,赵顼呢,的确是有些爱惜苏轼之才华,并不想深究。</p>

后来,御史台官员何正臣,李定等人,连续不断地向赵顼上表,说到苏轼在诗作当中,攻击朝廷,污蔑新法。</p>

赵顼对此极为光火,当时,但凡有公然挑衅新法实施者,朝廷都会严令追究。</p>

于是,赵顼下令,将苏轼捉拿回京。</p>

赵顼命御史台皇甫僎带着一帮大内的高手,骑上最快的马,直奔湖州而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