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分节阅读_第973节
李世民说话还带着些许的调笑,似乎病痛已经完全消失了。</p>
但是殿中其他人却笑不出来。</p>
过了片刻,三人走到外间,面对这群臣的注视,长孙无忌叹息道:“陛下要和太子说话,我们先等待吧,万一还有什么事。”</p>
对于已经确定要在新朝权倾天下的长孙无忌,群臣皆肃然。</p>
“稚奴,朕虽然指定雍国公和赵国公作为你的辅政大臣,但实际上李绩也是朕为你准备的,等你继位之后,就把他调回长安。</p>
雍国公是保护你皇位的,你不要让他离开长安,以免你有危险,赵国公是用来执政的,而李绩,如果有难以应付的外敌,你就让英国公李绩出马。</p>
记住了吗?”</p>
李治此刻是深深地明白了什么叫做,父母之爱子,则为计深远。</p>
李世民几乎是手把手的将所有东西都交到了他的手里,还担心他出现意外,将所有东西都拉满了。</p>
“父皇,儿子记住了,儿子不会让您失望的。”</p>
……</p>
洛君薇眼中含着热泪,控制不住的流下,强忍着悲痛走出寝殿,来到外间,殿中黑压压一片跪着无数公卿。</p>
她的声音清脆,带着些许嘶哑,“陛下有令,诸公都请回吧。”</p>
又是三日过去,李世民已经昏迷不醒,三品重臣再次进宫,依旧是洛君薇,她和太子李治相伴从殿中走出,悲泣高声——</p>
“陛下崩,归天矣!”</p>
宛如惊雷炸响,却沉寂无言。</p>
“诸公进殿,送别陛下一程。”</p>
所有跪在地上的大臣都沉默着站起身来,而后鱼贯而入殿中。</p>
内殿并不如何浮华,帷帐皆是素色,那位受到过素王天启的天子平静的躺在那里,他曾经至高无上,如今却没有半分生息。</p>
这便是死亡。</p>
在短暂的寂静后,紧接着就是响彻殿中的嚎啕大哭。</p>
伴随着丧钟而鸣,整座皇城都在为李世民的逝世而悲痛,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那位仁慈的君王,就这样离开了所有人。</p>
谁能不悲伤呢?</p>
李世民是个君王中的异类,他在战场上杀人如麻,他曾经杀死自己兄弟,但他内心深处,却是个多情而仁慈的人。</p>
他手持着利剑,剑身上滴着鲜艳的血,他的脚下踩着尸山骨海,但他的手却是干干净净的,他的心却在放射着无量光明,他的眼神仁慈,噙着微笑望着安居乐业的天下。</p>
光明在他身前,黑暗在他身后。</p>
……</p>
“大行皇帝天崩,举国同哀,臣等思及大行皇帝之功德,亘古未有,远迈诸皇、诸帝,经天纬地亦不足夸也,谥号,文!</p>
大行皇帝遗言,欲以宗事孝,遂定庙号曰:太宗。</p>
勘定太庙神位,曰大唐太宗文皇帝!</p>
素王早有天启。</p>
神谕:太宗崩,葬昭陵!”</p>
————</p>
太宗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隋炀独夫,祸乱四海,太宗举旗拔帜,亲履兵刃,甘冒锋镝,沐风沥雨,天生宏度,故任于仇雠,起于疏远,委之以政,责之以功,谏无不从,谋无不获,五载宵旰,削平寰宇,以有唐业,名为守成,实同开创。</p>
太宗之才,高出前古,以万乘之尊,天纵之才,而不骄天下之士,犹惴惴然不善之处,从谏如圣,自制若神,此古圣王难及,是以贞观之盛,有夏以来,未之见也。</p>
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p>
禹有天下,传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兴之业;汤有天下,传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号称三宗;武王有天下,传四十七王,唯康召之治;汉运盛隆,文武孝宣;其余无可称之。</p>
史籍无缺,然三代千有六百余年,其卓然著见于后世者,此数君而已,可谓难得也!</p>
盛哉,太宗之烈也!</p>
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甚于康、召;享国之盛,功盖文、宣;幅陨之广,远迈秦、武。</p>
惟我大唐太宗文皇帝,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唐书·太宗本纪》</p>
————</p>
女主天下</p>
第941章 宫廷情缘</p>
对于武曌而言,皇宫始终是灰蒙蒙的,在每一日雪落下的日子,望着宫中枯萎不曾有点滴绿茵的歪歪斜斜的枝丫,她都在思考,当初以宫女身份入宫,真的是正确的吗?</p>
她见到徐慧得到天子的宠爱,眉眼生动,在这座沉幕之宫中,带着明亮的颜色,而她在水边顾影自怜时,却只觉自己的脸颊苍白和消瘦,她憔悴的难以置信,就如同宫中的每一个女人一样。</p>
在这座囚笼中,伴着时间眼睁睁看着年华老去,但她终究是不同的,她有坚决的意志,永不放弃的希望,她的眼底还有光和汹涌的火焰,她还不曾死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