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分节阅读_第315节(1/2)

作者:花非花月夜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分节阅读_第315节

一个庞大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执政方针一定是一以贯之的,至少不能朝令夕改。</p>

很多时候执政思想是不能共存的,就像黄老和儒家一样,不能既要大政府,又要小政府。</p>

“法家阴诡之术,难登大雅之堂,不能作为陛下向臣民宣扬教化的典籍。</p>

黄老之术贯彻了数十年,弊端已经渐渐出现,该是时候弃用。</p>

墨家注重实用,日后开垦耕地,修建水利,乃至于改进农具,制造兵器等等,都需要他们。”</p>

刘恒沉吟道:“那就是只剩下儒家了,贾卿就是儒家学子,的确是品行高洁,才能出众,但儒家派系众多,有治《孟子》、治《洛宫春秋》、治《诗》、治《周礼》、治《书》,乃至于《易》、《荀子》等等,朕又该用哪一家呢?”</p>

太学之中儒家博士占据半壁江山,就是因为儒家的优良传统,儒家有两大法宝,第一是善于学习别人进步的然后改头换面,第二则是极其的重视教育,甚至教育子弟比做官还要重要。</p>

秦朝用三晋法家,大汉主要用黄老休养生息,儒家有许多子弟出仕,但是儒家的治国思想一直没有用武之地。</p>

这种情况儒家已经习惯了,大儒们秉承着孔子的思想,政治上不顺利,就传播思想,屈身守分,以待天时,在广袤的山东大地上,到处开办私学,大批优秀的人才投入了儒家的麾下。</p>

贾谊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已经坐到了三公高位,就等时机一到,开始推行儒家的理想。</p>

刘恒又问道:“若是选择了某一家思想,那其他家又该如何呢?没了朝廷支持,恐怕很快就会衰落下去。”</p>

洛景道:“任由其自由发展即可,不要堵塞他们做官的道路,自然能生存下去。</p>

这数十年来用黄老治国,但儒法两家入仕之人也不少,朝廷制定大政,官吏愿意遵从执行,那就用之。</p>

百家争鸣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是太学要置十三经,而不是单纯的一家经书的道理。</p>

若是日后陛下所选择的这一家思想不适宜大汉形势了,那就从太学之中选取其他家思想即可。”</p>

刘恒在殿中不断的踱步思考着,他一直都在思虑自己应当为大汉的天下做些什么,不是简简单单的做个守成之主,那不是先辈对自己的期许。</p>

不多久,禁中下旨,召集儒家诸经学博士进宫,皇帝要亲自策问他们,这道旨意一下,其余诸家就是面色大变,明白皇帝已经做出了选择,尤其是黄老道家,更是如丧考妣。</p>

但禁中很快就下旨,“还请诸家博士静在太学研习经典,陛下对诸位还有重用。”</p>

皇帝的态度让这些人心中升起了希望,至少没有赶尽杀绝,断绝道统,不用灰溜溜的回到山东,甚至托庇于昭城了。</p>

儒家治不同经书的十几家进宫之后,见到了那个看起来还颇为年轻的皇帝,太学祭酒洛景和御史大夫贾谊伴在皇帝身边。</p>

相互问候之后,刘恒立刻就抛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诸位都是博学之人,朕想要知道,如今的大汉需要什么?”一上来就是最根本的问题,这让诸家都有些没想到,但这正是他们来到这里的缘由,向皇帝兜售自家的治国思想。</p>

“陛下,天下之重,在一统!”</p>

一道响亮的声音响起,刘恒眼前一亮,洛景低声道:“陛下,是治《洛宫春秋·尊王》经的博士。”</p>

《洛宫春秋》有《执政》和《尊王》两篇,《执政》是洛明公做作,《尊王》是孔子所作。</p>

治《洛宫春秋·执政》可谓是带着镣铐跳舞了,因为洛氏不仅仅在世上,关键是还位高权重,是最顶级的学阀。</p>

那么阐述其中思想的时候,就不能胡编乱造,而是要真正的揣摩其中的意味。</p>

换句话说,就是要揣摩洛氏想要什么思想出现在世上,这可就太难了。</p>

《尊王》就好很多,因为孔家势力不行,在儒门之中地位虽然高,但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还是不少。</p>

不过治《尊王》有一个极大的弱点。</p>

那就是《尊王》是孔子揣摩《执政》写出来的,是对洛明公思想的一种揣摩,所以随时都可能会遭到洛氏典籍的暴打。</p>

刘恒问道:“博士请言之。”</p>

“先贤作春秋,自古太平之世,皆君有德而令一行也。”</p>

“素王制作礼乐,诸侯听从天子的命令,互相之间没有征伐,面对蛮夷团结一心,这就是邦周兴盛的缘由啊。</p>

僖王的德行开始败坏了,于是上天夺走了他的权力,诸侯不愿意朝拜他,想要挑衅他,邦周就乱了起来。</p>

直到齐桓公称霸尊王,天下的诸侯都按照他的意志而行动,诸夏才再次安定了下来,孔圣赞扬他和管子。</p>

如今天下离乱数百年,直到太祖高皇帝鼎定宇内,九州遂归为一统。</p>

但一统之下,犹有裂纹,天子的命令不能行走在列国之中,所以才有诸王国之乱,及至推恩裂国,龃龉渐渐就消失不见了。</p>

天下之间的法度应当变化,天下之间的思想应当变化。</p>

陛下,这是上天所赋予您的使命啊。</p>

到了这个时候,若不能再在天下之间一统,使海内都沐浴皇帝的恩德,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p>

太平的世道将要出现,圣王降临在人间,这是先贤所给出的答案,圣王又是谁呢?”</p>

他目光灼灼的盯着刘恒,刘恒精神抖擞,昂首挺胸,感觉和姑父当年所说的对上了,“朕便是要开创太平的圣王。”</p>

重重地下拜之声响起,“您就是开创太平的圣王,臣为天下贺。”</p>

谏言君王就是一个忽悠的问题。</p>

刘恒当然不会这么简简单单的忽悠,但这番话实在是太合他的胃口了,而且给予了他一个非常好的借口,如今的天下需要改制,那么找到这么一个愿意配合他战略行动的学派就是非常关键的事情。</p>

“您所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昔年洛文王还在时,也经常对朕说,日后要开创圣王之治,要致太平,朕深以为然。”</p>

刘恒这番话让拜倒在地上的儒学博士大喜,知道这是皇帝认可自己的理论了。</p>

这一脉将要兴盛了!</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