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分节阅读_第312节(2/2)

作者:花非花月夜

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分节阅读_第312节

这里还是整个诸夏的文化中心,素王陵虽然在关中,但是祭祀却在这里,这里管控很是严格,进入这里需要昭公府签发的文书,而且还是分等级和类型的,不同类型的文书前往不同的区域。</p>

不过皇帝的使者自然例外,洛氏还没有狂妄到不把皇帝放在眼中。</p>

“长安来的使者在哪里?”</p>

一队骑士从昭城之中奔出,高声问道,一看他们的装束就是敢战士,都是洛陵的亲卫,作为公爵,他有一千五百人的卫队编制。</p>

然后一眼就见到贾谊的马车,敢战士统领打马上前,拱手道:“大汉贵卿当面,祝您安康,外卿有礼。”</p>

这特殊的招呼方式让贾谊一愣,然后才反应过来,昭公国和齐公国虽然都是公爵国,但昭公国是诸夏外藩,齐公国却是大汉臣属,和诸侯王国以及彻侯国是一样的。</p>

昭公国中的臣子和大汉的臣子互相之间,表面上是没有上下级关系的。</p>

“贵卿请随我来,家主已经等候你多时了。”</p>

庞大的使团跟随着敢战士走进昭城,一进入昭城立刻就感觉到了繁盛的场面。</p>

最关键的是,城里面很是干净,远远超过长安城的那种干净,贾谊立刻就确定,这一定是因为昭城有更好的供给排水系统。</p>

“这城中至少一半人都氏洛,另一半则是亲属和故旧。”</p>

亲属和故旧,诸如韩信和洛采的女儿韩嫣,诸如项羽的子孙等等,都在这座城之中繁衍生息。</p>

不过洛氏有严格的控制这里的人口规模。</p>

一行人走过外城,内城,然后到了洛宫之中,贾谊想到自己终于要见到那位极具神秘色彩的大人物了。</p>

这种心情比他昔年第一次见到摄政大丞相洛新时还要更加紧张,手都在发抖,再想一想皇帝交给他的任务,他就更是紧张了。</p>

走进屋中,贾谊一眼就见到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穿着一身简简单单的白衣,在领口和袖口的位置绣着金色的丝线,脸上平平淡淡的,没有什么表情,抬眼望了贾谊一下,让贾谊觉得就像是在看着一块木头一样。</p>

贾谊连忙行礼,洛陵淡淡道:“坐。”</p>

贾谊有些拘谨的规规矩矩坐下,伸手取出一卷竹简,呈递给洛陵道:“上君,这是陛下为东阿侯所选的妾室人选,请您过目,若是有不同意的就划去她的名字。”</p>

洛陵闻言缓缓抬头,展开一看,密密麻麻的全是名字,沉吟了一下,然后才悠悠道:“天子真是个妙人,阿景有福分了,就按照这个办吧,昭城会给这些贵女每一人恰当的聘礼,请卿转告天子。”</p>

贾谊只能应声道:“外臣知晓,上君放心。”</p>

聊完这件事,贾谊终于把自己真正的来意说了出来,只见他重重拜倒,整个人都匍匐在地上,三叩首。</p>

礼节之隆重,极其少见,贾谊抬头道:“昭公,陛下使臣对您说。</p>

自古以来,难道有不任用贤才而昌盛的诸夏列国吗?</p>

自古以来,有从奴隶简拔的人才,有从市集出身的人才,大汉功臣有屠狗之辈,有刀笔吏之属,然则朕纵观古今,不读书而成才者,寥寥而无几。</p>

大汉初建之时,天下还处于疲敝之中,所以文华不振,经过数代皇帝摄政,到了如今,终于进入了盛世之中。</p>

盛世如果没有璀璨的文华,就像是人穿着华美的衣服,却只在夜间出行一般,朕以为这是不对的。</p>

朕欲兴盛文华,又想要兴盛大业,使诸夏永昌,欲在长安仿照旧年洛国学宫,修建大汉学宫,为大汉培养人才。</p>

朕划拨皇家土地,又拨付金银,托付贵子侄东阿侯,然百家典籍,凌乱不堪,错谬极多。如果不能了解先贤所思,后世子孙又如何能窥探其中的智慧呢?</p>

朕知晓天下之书,尽在昭城,故使大臣来此求书,朕愿以倾国之力,以此诚心,求得藏书。”</p>

贾谊说完便静静等待着,洛氏收集了整整一千年的藏书,很多人都猜测在乱世之中遗失了许多,但最终的结果是,完好无损!</p>

始皇帝那么强大的人,竟然没能让洛氏的藏书有什么大的损失,真是奇哉怪也!</p>

刘恒想要兴建学宫,就要聚拢天下各个学派之人,但是想要收拢这些人又何其之难。</p>

各个学派为了靠拢皇权,的确是会尽力的迎合,但与此同时,这些学派也会反过来影响王朝的政策运行,乃至于用自己的思想改造整个天下。</p>

譬如秦朝,就是刑罚家实践的产物,商鞅等人用自己的思想改造了整个秦国。</p>

那不是简简单单用皇权压制就能行的,最关键的就是拿到释经权。</p>

这项权力就在昭城之中,拿到诸家典籍的源头即可。</p>

但问题的关键是,洛氏愿不愿意和皇室分享这部分权力呢?</p>

全部夺走那是不可能的,洛氏在百家之中参与之深是天下人都无法想象的,现如今还存在于世的所有学派,都能归到洛氏身上。</p>

只不过有许多被洛氏抛弃了,诸如儒家之中不少卑躬屈膝的派别,都是洛氏所排斥的。</p>

洛陵闻言沉吟道:“天子所说的,我知晓了,洛氏愿意向汉朝提供藏书。</p>

贾卿回复天子即可,使天子派宫人来到昭城,洛氏会将书籍展出由人抄录,之后带回长安即可。</p>

洛氏的要求是汉朝要藏好这些图书,在诸夏内部流传即可,若是流传到蛮夷手中,那就不好了。</p>

等到大军走过,要行教化之道时,再向蛮夷传播文化即可。”</p>

贾谊没想到洛陵答应的这么干脆,闻言大喜,连忙道:“外臣知晓,这便返回长安告知陛下这个喜讯。</p>

上君,您真不愧是素王后裔,心中始终怀着诸夏,高风亮节,外臣实在是钦佩不已。”</p>

洛陵静静地望着贾谊,没有说话,等到贾谊退出室内,洛辰从后面走进,问道:“大兄,就这么容易的将藏书交给汉廷了吗?”</p>

洛陵一改刚才的漠然,轻声笑道:“这些书籍单纯的留在昭城并无大用,这些年汉廷极为富庶,能承受的起开办学宫的资金,那用这些书籍培养人才是好事。</p>

况且,给汉廷藏书是要给,但给什么是我们说了算的。</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