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媒官第137章 对峙
凌不语定睛看过去,只见过来的这帮小年轻年纪虽不大,个个穿着绸缎,腰间玉饰都是好成色,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公子哥身上都透着一股相同的味道。 但他们出言不逊,那麻纸在当朝是便宜的纸张,质地粗糙,一般只用来做底稿用。 岭南学子囊中羞涩,他们租宅子都是六人合租,以此降低成本,这和现代的群租一样。 要不是遇到魏妩,在长街上恐怕没人愿意以如此低廉的价格租给他们。 刚刚提到这个话题,便遇到同窗前来羞辱,不说程远等人,凌不语眉头皱起,十分不喜。 “凌照,你休要胡言乱语,我等何时做过什么勾当,你可知勾当两字为何意?恐怕是先生教你的根本没有记住,不擅用词至此地步。”程远起身,奋力反驳。 凌不语看着勇于反击的程远,心中叫好。 人的劣根性其实明显,比如恃强凌弱,还有柿子捡软的捏,有些人就是欺软怕硬。 你若一再退让,遇到知进退的还好,遇上蛮不讲理的只知道得寸进尺。 凌照长相有几分风流,看人时更是睥睨天下的姿态,凌不语看得真想笑。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满罐子不响半罐子荡,这凌家可没什么名声,就算是官身,应该品级不高,或是富商之子? 白鹿书院虽不拘学子出身,但进去就读的始终是权贵之家的孩子多些,所谓生源好。 程远既然知道反击,凌不语也就没有吭气,倒是那帮岭南学子突然起身,明摆着是要给程远助势,看来内部还算团结。 凌照在书院的成绩本就是丁等,也就是最下等,程远的话无异于戳他的痛处。 “你们这群蛮荒之地过来的土包子,以为这科考是什么人都能考的,笔墨油砚都买不起,还想着靠科考飞黄腾达?”凌照嗤笑道:“收拾收拾你们的妄想,也不瞧瞧这里是什么地方!” “我怎么不知道这科考考的不是才学,而是出身、家世?” 这道声音响起,凌照这帮纨绔看过去,这才发现背对着他们坐着的竟是新科状元! 不知道程远这帮人什么时候和状元郎打成一片,凌照有些猝然,不知道如何反应。 等他想到凌不语现在的处境,他胸膛一挺,正要奚落,身边的同伴拉了一下他的袖子。 “当心点,这位可是能直接面圣之人。” “是啊,万一他在陛下面前提我们几句,将来我们若有幸殿试,只怕后果不妙。” 只要凌不语在皇帝面前说他们的不是,后果可不敢想,虽说皇帝未必会处理他们这种小人物,但耐不住说的次数多了,万一留下印象了呢。 嚣张的话在嘴里打了个转,又灰溜溜地咽下去,讪笑道:“原来是状元郎。” 为了讨个好兆头,放榜之时,这些学子都跑到街上看前三甲,图沾个喜气和福气。 认得出凌不语这张脸的人不少。 “我虽未入过白鹿书院,书院清名却传天下,鲁先生之名更是桃李满天下,有人说他有谢老风范。”凌不语所说的谢老,正是魏妩的曾外祖父,谢氏的生父,真正的文豪。 “院长半生清明,不知他是否知晓书院教出了你们这帮侍强凌弱的……学子?” 凌不语故意咬重学子二字,面带嘲讽:“恰好今日五姑娘也在这里,我记得院长的千金嫁给子礼部侍郎的公子,恰好是五姑娘说的媒,那岂不是认识院长夫人?” “的确见过鲁夫人,不得不说,夫人也颇有其夫之风范,鲁小姐更是清明之人,才华过人,处事清明,但可惜,这几位并非鲁家人,说是白鹿的学子,却让人大跌眼镜。” 魏妩本身就遭受过世态炎凉,对这帮富家子弟并无好感,说话轻轻柔柔的,每一句都是在骂人,意有所指。 她搬出书院夫人及千金,这帮人更是仓惶,院长的千金成亲就在不久前,说媒人正是这位五姑娘,听闻夫人与她交好,千金也视她为友,这下可糟了! 本来是想拿捏拿捏这帮贫困户,结果踢到两块铁板,凌照后悔不后悔不好说,跟着他的人都下意识地与他拉开距离,站得远了一点。 原本看似紧密的一帮人,现在稀稀落落,好生难看! 所谓现实在此刻一目了然,事情于他们有利时自然是聚成一堆,当事情朝不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也能瞬间四散,不堪一击。 凌不语和魏妩一前一后替他们出头,这帮岭南学子本就感动,这下更是觉得两人简直是他们的再生父母,总能救他们于水火。 那帮人终究是仓惶而逃,要是继续对峙下去指不定遭受反噬,可不就逃了。 这帮人今天敢在这种场合对程远他们出言羞辱,可见平时没少干这些事情,再联想他们之前所说的事,凌不语面色微凛:“白鹿书院如今的风气竟是如此吗?” “人太多,难免会有些品行不端之人。”魏妩其实见怪不怪。 她和书院院长一家人打过交道,才干品行均是上等,但现在书院又不是院长亲自带教,手底下的人难管教,总有害群之马。 “我等都习惯了,唯愿景大人能入都城,我等作为他资助的学子,境况或许能好转。” 高博叹息道:“我等就担心景大人人还没有露面就出尽风头,反倒不是好事。” 凌不语对这帮岭南学子颇有好感,此时听到这话更是欣赏——凡事都有两面性。 就像高博说的,现在他和皇帝联手给景泰造势,但也会让他成为出头鸟及他人眼中钉。 现在想除景泰而后快的人无非是李党,或许还有太上皇,太上皇与陛下的关系也是微妙。 这也是皇帝要把龙卫派去岭南的原因,最终会一路护送景泰返回都城,路上顺不顺利且要再说,但愿景泰能平安到达都城,成功上位。 不然,他和皇帝的计划要落空,这帮学子的期盼也要成为泡影,外地人在都城生活不易,这些外地学生在这边求学也不易,但是谁叫在古代也是教育资源不平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