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第174章 马周的选择
“谢陛下,请陛下恕学生妄言之罪!”马周谢恩后,提前请罪。 “无妨,无论你所言是否合理,朕一律不予追究。” 李世民豪爽的说道,他想看看,这个被苏尘另眼相看的马周,对朝政有何见解。 马周向李世民作揖,思索片刻,缓缓说道: “治天下者,以人为本。 欲令百姓安乐,惟在刺史、县令。 县令既众,不可皆贤。若每州得良刺史,则合境苏息。 天下刺史悉称圣意,则陛下可端拱岩廊之上,百姓不虑不安!” 马周说到这,李世民等人眼神露出震惊之色。 马周继续说道: “朝廷必不可独重内臣,外刺史、县令,遂轻其选。所以百姓未安,殆由于此。” 马周说完再次拱手,静立一旁。 李世民听完后,认同马周所说,同时思索着应对之策。 ”玄成,马周见解,你以为如何?“魏征此人向来刚硬,有一说一。 魏征起身揖礼道:“以臣之见,马周明达吏事,请陛下将其调往御史台任事。” 魏征并未多说,他只感觉马周对官员任命之事,有独到见解。 而这样的人才,正好适合将来担任监察御史。 “陛下,臣以为马周有宰相之姿,请陛下将马周调至尚书省。”房玄龄跟着说道。 其实,他们本不至于因马周那番话,而如此高看。 马周对官员选任,见解确有独到之处,最主要还是因为苏尘反常举动。 “我反对!马周是我们招到的,他有很重要的任务。”苏尘不等李世民开口,举手反对道。 眼看他们在自己眼皮底下抢人,这能行? 「管你什么宰相、御史,那也是以后的事,现在我这急缺马周这样的人才。」 “混账,什么你们招到的,马周方才所言,你能听懂?”李世民气急质问道。 “我能听懂,马周所言大意为:当皇帝的想要治理好天下,人才是根本。想要百姓安居乐业,选好刺史和县令是关键。 县令有很多,不可能每个县令都德才兼备。一个好的刺史,能让一个州繁荣昌盛。 如果每个州,都有一个好刺史符合陛下心意,那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百姓不用再为安居乐业而烦恼。” 「考我这个?我能背诵全文。」 苏尘看向李世民,问道:“陛下,还用我再继续说下去吗?” 李世民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继续说说,马周之言后部分。” “马周后面说的意思是:陛下千万不要只注重,身边大臣的选拔,而轻视州县两级员官任命。百姓过得不好,应该和这个有关。” 苏尘说完后,看向马周问道:“马周,我翻译的没错吧?” “翻译?侯爷所说与在下所言意同。”马周拱手回答道。 苏尘放心了,这肯定就是在后世,有‘经世名臣’之称的马周,不可能是重名。 开国伟人,最为钦佩的两位政论家,一是贾谊,另一位就是马周。 苏尘得意的看向李世民,「若是我把马周写的‘陈时政疏’,全文背诵出来,我吓死你!」 李世民也不懊恼,微笑问道:“小子,你认为马周方才所言,有无道理?” “当然有道理,陛下,你想想啊,普通老百姓有机会见到陛下吗?能见到房伯伯和长孙伯伯,他们这些大官吗? 肯定不能啊,对于百姓来说,县令就是天。 朝廷的政令能否普及到百姓,完全看县令是否贤德。 陛下,你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一众考生听得是心惊胆颤,敢这样和陛下说话? 这侯爷果然非同一般。 李世民微微一笑,问道:“小子,那你认为朕今后,该如何任命州县两级官员?” 苏尘摆了摆手:“陛下,你不必问我,你心里已经想好了对策。” “哦?你说说看,朕有何对策!”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嘿嘿,我猜陛下心里想,以后刺史由陛下钦点,县令由五品以上京官推举。 不过,我建议以后对所有官员,政绩进行考核。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苏尘贱馊馊说道。 李世民震惊,心中所想被苏尘猜对了。 “考核?” “对考核,所谓天高皇帝远,谁知道那些县令,每年都干了些什么呢?” 李世民思索着点头,眼神有些埋怨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 「你是吏部尚书,掌管官史升迁,你去和这小子好好聊聊怎么考核。」 长孙无忌瞬间会意,一脸笑意看向苏尘,“苏小子,有时间我们好好聊聊。” “聊聊?哦,好的。”苏尘并不清楚长孙无忌要和他聊什么。 “马周,朕决定在朝中给你安排一要职,你意下如何?” 李世民看向马周,突然问道。 马周闻言立即躬身作揖,“谢陛下赏识,但学生资历尚浅,恐有违圣意,不足以任。” 马周的意思就是要留在庄园,先不去当官。 李世民点了点头,眼神有些赞许之意。 如果马周真答应了去朝中当官,以后估计就不会有,后世的经世名臣马周了。 李世民方才其实有试探之意,有才之人固然难得。 但德才兼备才能走得更远。 就目前而言,百十个马周,也不如苏尘在李世民心里重要。 苏尘赏识马周,若马周因此选择入朝为官,李世民必定对马周低看一眼。 这对马周将来仕途,结果可想而知。 …… 苏尘见马周毫不犹豫婉拒,李世民入朝为官的邀请。 脸上露出淡淡微笑,「这哥们人还不错,有眼光!报社总编就他了。」 或许很多人对马周有些了解。 但有一件和马周有关的事,很多人都不知道。 道路靠右行,最早就是马周首创的。起先马周只是想整顿长安秩序,规定城门左出右进。 后来延伸道路靠右通行,慢慢的被一些域外国家模仿。 这不是传说,新旧唐书皆有记载。 因此,苏尘此前提议的道路靠右行,是盗取马周的成果。 再往前追朔,秦朝曾规定:男子行右,妇女行左,车行中央。 “青雀,你们继续吧!” “是,父皇!” 李泰恭敬答道,而后继续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