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晚唐,从节度使之子开始第143章 建军
时已入夏,天气渐渐炎热。</p>
节度使衙署后堂,李振端坐侧方官椅,手中握着一柄羽扇,望着大堂中央的齐慎,加重声音道:</p>
“卑职认为,应该加重军规里的刑罚,使士兵畏惧官长,做到令行禁止,如此方能建立一支虎狼之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p>
齐慎摸了摸下巴,好奇道:“那兴绪认为,孤应该如何做?”</p>
“想要加重刑罚,其实有很多方式,卑职提出一种,主公可自行斟酌。”</p>
李振眯了眯眼,冷声道:“从今往后,大军出征,无论攻城还是野战,所有士兵皆要抵死向前,保护自家官长不受伤害。若自家官长死于非命,则大军虽胜,士兵亦要斩首!”</p>
怕齐慎听不明白,对方接着解释道:“也就是说,伍长战死,伍长以下的士兵全部斩首,队正战死,队正以下的士兵全部斩首,都将战死,都将以下的士兵全部斩首,以此类推。”</p>
“嘶……”</p>
齐慎听到这里,已经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了——这不就是臭名昭着的“跋队斩”制度吗。</p>
《资治通鉴》记载:初,帝在藩镇,用法严,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斩之,谓之跋队斩,士卒失主将者,多亡逸不敢归。</p>
按照史书所言,这种制度乃五代时期朱温最先在宣武军首创,想不到原来也是这李振提出来的。</p>
按照常理,部队行军作战打了胜仗,大家自然皆大欢喜,但在“跋队斩”这里不一样,哪怕军队打赢了,只要带队长官在战役中阵亡,那么战后所有士兵,不但没有封赏,还要全部斩首给主将陪葬。</p>
这样的制度,不得不说非常残酷,但效果确实也非常显着。</p>
原来那个时空的朱温,在就任宣武军节度使之后,麾下很快便涌现出一大批悍不畏死的勇将,替他冲锋陷阵、拔寨攻城。</p>
</p>
而这些勇将之所以不怕死,正是得益于“跋队斩”制度的推行——反正自己冲得再猛,周边也必然会有部下替自己挡死,整体算下来,自己的危险系数并不高,那还怕什么,冲就完事了。</p>
主将冲得猛,士兵们自然只能冲得更猛,因为只有紧紧保护主将,奋不顾身地争取胜利,众人在战后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p>
凭借着这个制度,朱温硬是在宣武军这片四战之地成功立足,并在之后短短几年内,陆续平定感化军时溥、奉国军秦宗权、天平军朱瑄、泰宁军朱瑾等人,成功将中原与山东地区囊入版图。</p>
“这条军规固然不错,可若是主将战死,对方麾下士兵不愿受戮,争相逃跑,届时又该如何?”</p>
“跋队斩”这个制度,好则好矣,但也有非常大的缺陷。仔细考虑了一遍李振的提议,齐慎忙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p>
李振冷笑道:“那也无妨,让人在士兵的脸上刺字便可,他们就算当了逃兵,只要跑不出主公的辖区,早晚也会被抓回来!”</p>
五代中后期,由于士兵逃离军营的事,时有发生,各大藩镇将领,开始在士兵的脸上刺字,标注该士兵所属的藩镇、军号、第几厢,第几营,第几都,所任何职。</p>
这种给军人黥面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了宋朝,即“刺配”。</p>
因为宋朝时经常让罪犯充军,所以在脸上刺字之事,渐渐地被视作一种耻辱,所谓“贼配军”就是这样来的。</p>
喜欢重生晚唐,从节度使之子开始请大家收藏:()重生晚唐,从节度使之子开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