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2)揭秘五种常见痹症及其预防方法(1/1)

作者:澄明之路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第27章 (2)揭秘五种常见痹症及其预防方法

黄帝问痹病可分为五种,都是什么呢? 岐伯说:我们来理解“痹”这一概念。在中医理论中,“痹”通常指的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导致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的肢体关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正是根据疾病发生的季节特点,对痹症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 “冬天发病的称为骨痹”,我们首先要穿越到那个古老而智慧的中医世界去理解它。在中医的宇宙观里,四季更迭与人体五脏六腑、经络气血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天人合一理论。 冬天,大自然进入了一年中的收藏阶段,万物蛰伏,寒气凝滞,这正是肾所主宰的时节。肾,被誉为“先天之本”,它不仅掌管着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还与骨骼的健康紧密相连,因为“肾主骨生髓”。骨髓,是骨骼的精髓所在,也是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象一下,在寒风凛冽的冬日,如果我们保暖措施不到位,身体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任由外界的寒邪乘虚而入。这寒邪,就像是一位冷酷的入侵者,直接渗透到我们的骨髓之中,导致气血凝滞,经络不通。于是,骨痹就这样悄然发生了——骨关节疼痛、僵硬,仿佛每一寸骨头都在诉说着寒冷与不适。 但别担心,中在冬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比如多吃一些温补肾阳的食物,如羊肉、核桃等),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以及做好保暖工作(特别是头部、颈部、腰部和脚部的保暖),来抵御寒邪的侵袭,保护我们的骨骼健康,远离骨痹的困扰。 所以,冬天虽冷,但只要我们用心呵护自己,就能让身体在寒冷中依然保持温暖与活力。 谈及“春天发病的称为筋痹”,这仿佛是自然界与人类身体间的一场微妙对话,在春风和煦与“倒春寒”的交替中缓缓展开。春天,这个季节总是带着一种重生的气息,万物复苏,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生长的力量。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春天与肝相应,肝木逢春而旺,主管着人体内的“筋”系统。 筋,不仅仅是连接肌肉与骨骼的纽带,更是人体运动灵活性的关键所在。当春天来临,肝气随着自然界的阳气一同升发,筋脉也随之舒展开来,准备迎接一年中的活跃期。然而,春天的天气却像是个调皮的孩子,时而温暖如夏,时而寒冷如冬,“倒春寒”便是这变化无常的典型表现。 在这样的季节里,如果人体未能及时适应气温的骤变,或是因疏于防护而受风邪侵袭,那么筋脉就可能遭受不测,出现拘挛、紧张甚至疼痛的情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筋痹”。筋痹的症状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就是肌肉筋骨的酸痛和活动受限,仿佛身体被一层无形的枷锁束缚,难以自如地伸展。 面对筋痹的困扰,中医讲究的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就是说,在治疗筋痹时,要注重调理气血,使气血运行顺畅,从而驱散风邪,舒缓筋脉。此外,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外治法来直接作用于筋脉,达到舒筋活络、缓解疼痛的效果。 当然,预防筋痹的发生同样重要。在春季,我们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风邪侵袭;同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在饮食上也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具有疏肝解郁、舒筋活络作用的食物,如枸杞、菊花、山楂等。 春天虽美,但也要警惕“倒春寒”带来的筋痹风险。只有做好预防和调理工作,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夏天发病的称为脉痹”这一话题时,不得不感叹中医理论中的智慧与精妙。夏天,这个热情如火的季节,不仅是大自然万物生长的旺季,也是人体内心火最为旺盛的时刻。心,作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着血脉的运行,与夏季的炎热气息相呼应。 然而,正是这看似生机勃勃的季节,却也暗藏着健康的隐患。夏季高温多湿,人体为了调节体温,会不自觉地大量出汗,这一过程中,不仅消耗了体内的水分,也悄悄地耗损了心气。心气不足,则血脉运行的动力减弱,就像是一条失去了水流推动的河流,渐渐失去了活力。 与此同时,湿邪这个“不速之客”也趁机而入,它像是一张黏糊糊的网,悄悄地布满了人体的每一个角落,阻碍着气血的正常流通。血脉,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一旦受到湿邪的侵扰,便容易形成瘀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脉痹”。 脉痹的症状多种多样,但最为常见的便是血脉不通和肢体麻木。血脉不通,意味着气血无法顺畅地滋养全身,导致身体各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而肢体麻木,则是由于气血瘀滞,使得末梢神经得不到充分的滋养,从而产生了麻木不仁的感觉。 面对脉痹的困扰,中医提倡的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通过服用一些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可以帮助人体排除体内的湿邪,恢复血脉的畅通无阻。同时,适当的运动和饮食调理也是不可或缺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循环,加速湿邪的排出;而合理的饮食则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增强心气的功能。 总之,夏天虽好,但也要注意防范脉痹等季节性疾病的发生。只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才能让我们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里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长夏发病的称为肌痹”,我们得先弄明白这个“长夏”是怎么回事。在中医的五行学说里,除了春夏秋冬四季,还巧妙地加了个“长夏”,它通常指的是夏末秋初,那个既不太热也不太凉,但湿气却异常浓重的时段。想象一下,空气中弥漫着水汽,连呼吸都仿佛能拧出水来,这就是长夏的标志性景象。 接下来,我们说到脾。脾在中医里可是个“大忙人”,它主管着人体的运化功能,特别是跟食物的消化吸收、水液的代谢紧密相关。脾喜欢干燥而厌恶潮湿,所以长夏这种湿气重的环境,对脾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大考”。 如果脾胃功能在这个时候受到了影响,比如因为饮食不当、过度劳累或是情绪不佳等原因,导致运化失职,那么水湿就会在体内停滞不前,形成湿邪。这湿邪啊,就像是个调皮的孩子,最喜欢在人体内到处乱跑,特别是喜欢困阻在肌肉里,让肌肉变得沉重、酸痛无力,这就是肌痹的典型症状了。 面对肌痹,中医的治疗思路主要是健脾祛湿、舒筋活络。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增强运化能力,让水湿得以顺利排出;同时,采用一些能够舒筋活络的药物或方法,帮助肌肉恢复正常的功能和状态。 当然,预防总是胜于治疗。在长夏这个湿气重的季节里,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脾胃,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上也要清淡为主,少吃油腻和生冷的食物;此外,适当的运动和保持环境的干燥通风也是非常重要的。 “长夏发病的称为肌痹”这句话,不仅揭示了中医对季节与疾病关系的深刻洞察,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生保健,防止湿邪入侵。 “秋天发病的称为皮痹”,这仿佛是自然界与人体之间的一场微妙对话,在秋风落叶与肌肤干燥之间找到了共鸣。秋天,这个季节以其独有的干燥与凉爽,悄然改变着大地的色彩,也微妙地影响着人体的生理状态。 在中医理论中,秋季与肺相应,肺主皮毛,负责着皮肤的润泽与保护。然而,秋季的干燥气候却像是一位无情的画家,用它那干涸的画笔,在人体的肌肤上勾勒出干燥、瘙痒、脱屑的轮廓,这便是皮痹的初现。 皮痹的形成,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在于秋季燥邪易伤肺津,使得肺脏失去对皮毛的滋养作用,肌肤因此变得干燥无光;外因则是秋风萧瑟,气温骤降,人体的防御机制稍有不慎,便会让外邪(如风寒、湿热等)乘虚而入,侵袭皮毛,加剧肌肤的不适。 面对皮痹的困扰,中医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即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在秋季,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调养来润肺生津,如多食用一些具有润燥作用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同时,保持皮肤的清洁与保湿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秋季使用的护肤品,为肌肤提供足够的滋养与保护。 此外,对于已经出现的皮痹症状,中医也有着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通过针灸、拔罐、刮痧等中医外治法,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驱邪外出;同时,结合中药内服,可以进一步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从根本上改善皮痹的症状。 “秋天发病的称为皮痹”这一说法不仅揭示了中医对季节与疾病关系的深刻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预防和治疗皮痹的有效方法。在这个干燥的秋季里让我们共同关注肌肤的健康与美丽吧! 综上所述,岐伯关于季节与痹症关系的论述,不仅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也为我们认识和治疗痹症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在现代医学中,虽然疾病分类和治疗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岐伯的这些理论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