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4)不同季节感染风邪的病症和注意事项(1/1)

作者:澄明之路

黄帝内经智慧解读第26章 (4)不同季节感染风邪的病症和注意事项

在探讨春季甲乙日感受风邪与肝风的关系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几个中医理论的基本概念。春季,作为四时之首,万物复苏,自然界中阳气生发,风气当令,是人体肝气最为活跃的季节。而甲乙日,在中医五行学说中,与木相应,木性条达,与肝的疏泄功能相契合,故甲乙日往往被视为肝气最为舒畅的日子。 风邪,作为中医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一,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性,易袭阳位,常兼他邪合病。在春季,由于气候多变,温差较大,加之自然界风气旺盛,人体若正气不足,则易感受风邪,引发感冒、头痛、风湿痹痛等病症。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过旺或疏泄太过,加之春季风气内应于肝,内外相引,则可能形成所谓的“肝风内动”。这种病理状态可表现为眩晕欲仆、震颤、抽搐等症状,与现代医学中的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症状有相似之处。 因此,在春季甲乙日感受风邪,若个体本身肝气偏旺或疏泄功能异常,就可能更容易出现肝风内动的病理变化。预防上,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顺应春季生发之气,同时注意饮食调养,少食辛辣之物,以免助火生风。治疗上,则需根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以平肝熄风为主要原则。 当我们踏入夏季丙丁日的热烈氛围,谈论起风邪与五脏之风的关联,确实是一个既传统又富有深意的话题。在中医的宇宙观中,夏季属火,与心相应,丙丁日则更是火旺之时,心气也随之达到一年的高峰。此时,若不慎感受风邪,而个体本身心火偏旺或心血不足,就可能出现一种独特的病理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心风”。这里的“心风”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心脏刮风,而是形容因心火过旺或心血失养,加之风邪侵扰,导致心神不宁、烦躁易怒、甚至可能出现心悸、失眠等症状的一种病理状态。 转而谈至长夏戊己日,这是中医特有的季节划分,位于夏末秋初之际,湿土之气最为旺盛,与脾相应。在这个时段,如果人体正气不足,特别是脾胃功能虚弱,就容易受到风邪的侵袭,进而形成“脾风”。脾风虽非中医经典中的直接病名,但我们可以理解为因风邪夹湿,侵犯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消化系统症状的一种病理变化。 针对这两种情况,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调和五脏,增强正气,同时根据季节和体质特点,合理调整饮食起居,避免风邪的侵袭。对于心风,可适当食用清心降火的食物,如莲子、百合等,同时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对于脾风,则应注意健脾祛湿,多食用山药、薏米等健脾食物,并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 当我们踏入秋高气爽的庚辛日,自然界的金气渐浓,与肺相应,此时肺脏功能也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然而,秋风虽爽,却也带着几分凉意与干燥,若不慎感受风邪,加之个体本身肺气不足或肺阴亏虚,就可能导致一种被形象地称为“肺风”的病理状态。这里的“肺风”并非指肺部真的刮起了风,而是形容风邪侵肺,引起咳嗽、气喘、咽干、鼻燥等一系列呼吸系统症状的情况。 转眼间,我们来到了冬季壬癸日,这是一年中水气最盛的时节,与肾相应。冬季寒冷,人体阳气内敛,若此时感受风邪,加之肾阳不足或肾阴亏损,就可能形成“肾风”。肾风在中医理论中并非单一病症,而是指风邪侵袭肾脏,导致肾脏功能失调,进而出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水肿、小便不利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表现。 针对这两种情况,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顾护正气,增强肺肾两脏的功能。在秋季,应注意润肺养阴,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适当食用梨、百合等润肺食物;在冬季,则要注重温补肾阳,保持身体温暖,适当食用羊肉、核桃等温补肾阳的食物。同时,无论是哪个季节,都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以抵御风邪的侵袭。 以上便是对“在秋季庚辛日感受风邪形成肺风,在冬季壬癸日感受风邪形成肾风”这一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