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智慧解读第21章 (1)热病的病因病症传变大揭秘
热病,作为中医外感病中的一大类,其病因、病机及病症传变过程历来是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秘热病的这些奥秘。 从病因上来说,热病多因外感六淫之邪中的“热邪”或“温邪”所致。这些邪气往往具有炎热、升散、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等特性,一旦侵袭人体,便会引起一系列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此外,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人体正气不足,从而增加热病的发生风险。 我们谈谈热病的病症传变。在中医看来,热病的发生发展往往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阳入阴的过程。具体来说,热病初起时,病邪多侵袭人体肌表,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表证;随着病情的进展,病邪可能逐渐深入脏腑,出现咳嗽、气喘、胸痛等里证;若病情进一步恶化,还可能伤及阴液,出现高热不退、口燥咽干、舌红少苔等阴虚火旺的证。 接下来我们看看黄帝和岐伯的对话来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症、和如何传遍。 黄帝问:外感病发热的疾病都属于伤寒一类,其中有的会痊愈,有的则会致人死亡,死亡往往会在六七天发生,痊愈会在十天之后发生,这是为什么呢?我不知道缘故,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足太阳经,即足太阳膀胱经,确实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被誉为“六经之长”,这里的“六经”指的是中医经典理论中的六条主要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和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以及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一部分。“人体的所有阳经都隶属于太阳经”这一表述,在严格的中医理论体系中,是需要进一步澄清的。 我们要明确的是,中医经络理论中的每一条经脉都有其独特的循行路线、所属脏腑、功能作用及病候表现。足太阳膀胱经作为一条重要的阳经,它确实具有统摄阳分、调节水液代谢、护卫体表等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即把人体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虽然足太阳膀胱经在阳经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并不能单独完成所有阳经的功能,而是需要与其他阳经以及阴经相互配合,共同实现人体的健康与和谐。 作为六经之长,其经脉不仅连于风府(一个位于后颈部的穴位,是风邪侵入脑部的主要门户),更与督脉、阳维脉在这一关键部位相交汇,这样的布局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生理与病理意义。 督脉,作为“阳脉之海”,它如同一位威严的将领,统率着全身的阳经脉气,调节着人体的阳气分布与平衡。而太阳经,则因其与督脉的紧密联系,以及自身在阳经中的独特地位,被赋予了“诸阳主气,主一身之表”的重任。这意味着太阳经不仅参与着人体阳气的生成与输布,更承担着抵御外邪、护卫体表的重要职责。 当我们说“太阳经为诸阳主气主一身之表”时,实际上是在强调太阳经在人体阳气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它就像是一道坚固的防线,当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试图侵犯人体时,太阳经会首当其冲,通过其强大的阳气和经络网络,将邪气阻挡在体表之外,从而保护人体内部的脏腑不受侵害。 太阳经与督脉、阳维脉的交汇,还体现了中医经络理论中“经脉相通,气血相贯”的整体观念。这种交汇不仅加强了太阳经与其他阳经之间的联系,也促进了全身阳气的流通与平衡,为人体的健康与和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岐伯接着说:中医理论认为,寒邪是外感六淫之一,其性寒冷、凝滞、收引,易伤人体阳气。当人体感受寒邪后,确实可能引发发热等反应,这是机体正气与邪气抗争的表现。然而,是否发热以及发热的严重程度,并不能单一地决定病情的转归和患者的生死。 “如果阴阳二经表里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病人就不能避免死亡了。”这一说法在中医理论中并非绝对。虽然阴阳二经表里同时受邪意味着病情较为复杂且严重,但并不意味着患者就一定会死亡。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但我们在实际临床中,即使患者出现阴阳二经表里同时受邪的复杂病情,中医也会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如针灸、汤药、推拿等,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以期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当然,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时机、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都会影响治疗效果。 黄帝说:我想听听您讲讲伤寒的症状。 岐伯说:在伤寒病的第一天,太阳经先感受寒邪。这里所说的太阳经,主要是指足太阳膀胱经,它循行于人体的头项背部,具有统摄阳分、护卫体表的作用。因此,当太阳经感受寒邪时,正邪交争于表,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出现头颈部疼痛、腰脊部肌肉僵直等表证症状。这些症状是机体在抵抗外邪入侵时的正常反应,也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第二天阳明经感受风邪。阳明经,这里主要指的是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它们共同主管人体的肌肉和手足的运动功能。阳明经感受风邪后,由于风性善行数变,易袭阳位,加之阳明经循行于面部、胸腹等部位,因此会出现身热、面赤、目痛、腹满等症状。这些症状表明病情已经由表及里,邪气开始侵袭人体的阳明部位。 需要指出的是,岐伯的这段论述是基于中医经典理论中的六经辨证体系。六经辨证是中医诊治外感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将外感病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病机和临床表现。通过六经辨证,中医医生可以准确地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和病机的演变趋势,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第三天少阳经一旦受到侵扰,胸胁与耳部,奏出疼痛与失聪的症状。 如三阳经络(太阳、阳明、少阳)同时感受病邪,而病邪尚徘徊于肌表,未及脏腑深处,这确实是一个考验医者智慧的时刻。此时,发汗疗法便如同一位高明的战术家,通过调动人体自身的正气,借助汗液这一“天然排毒剂”,将病邪从体表驱逐出境,实现“邪去正安”的目的。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发汗疗法虽好,却需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医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灵活运用各种中医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阴经感受病邪的情境,我们仿佛踏入了一个细腻而复杂的生理世界。第四天,足太阴脾经,这位滋养全身、主管运化的大将军,一旦遭遇外邪侵扰,其散布于胃中、上络于喉的庞大网络便开始发出警报。于是,腹中胀满与咽干的症状便如同信号灯般亮起,提醒我们身体内部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战役。 足太阴脾经,作为中医十二经脉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气血生化之源,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当病邪侵袭,脾经受困,其运化功能受损,水谷精微不能得到有效输布,自然会导致腹中胀满。同时,由于脾经上络于喉,邪气上扰,咽喉部位得不到足够的津液滋润,咽干之感便油然而生。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医的治疗思路往往是“治病求本”,即寻找并清除病邪的根源。同时,也会注重调理脾胃功能,恢复其正常的运化能力。通过针灸、中药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缓解腹胀、咽干等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第6天,病邪传到足少阴肾经,它起始于足底涌泉穴,沿内踝后方上行,贯穿脊柱两侧,最终进入肾脏并络于肺,与舌根也有密切联系。肾主水液,开窍于耳及二阴,同时肾藏精,精生髓,髓通脑。因此,当足少阴肾经感受病邪时,确实有可能出现一系列与肾相关的症状。 “口干舌燥是由于外感热邪、内伤阴津、或脏腑功能失调(如肾阴虚)等原因引起的。当肾经受邪,肾气不足,不能蒸腾水液上承于口,或火热之邪灼伤津液,都会导致口干舌燥的出现。 至于治疗方面,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如果是由于肾阴虚引起的口干舌燥,可能会采用滋阴补肾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果是火热之邪所致,则可能需要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当然,这都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第六天厥阴经感受病邪,厥阴经,特别是足厥阴肝经,其循行路径独特,环绕阴器并络于肝,与人体的情绪调节、生殖功能等密切相关。 当足厥阴肝经感受病邪时,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可能受到干扰,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您提到的“烦闷和阴囊收缩”便是其中的典型表现。烦闷,往往与肝气不舒、情志不畅有关;而阴囊收缩,则可能是肝经气血运行受阻,导致局部失于濡养所致。 在中医看来,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经一旦受邪,其疏泄功能受损,气机不畅,自然会影响人的情绪,导致烦闷易怒。同时,肝经环绕阴器,与生殖功能紧密相连,因此肝经受邪也可能影响到阴囊等部位的血液循环和神经调节,从而出现阴囊收缩等症状。 治疗方面,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对于肝气不舒、情志不畅所致的烦闷,可能会采用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的中药或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而对于阴囊收缩等症状,则需根据病因病机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 如果三阴三阳经脉和五脏六腑都感受了病邪,以致营卫不能运行,五脏之气不能通畅,病情就严重了,我们就需要及时去就医。 岐伯接着说:“如果阴阳表里两经并没有同时感染,寒邪到第七天太阳治病就会衰减,头痛也会稍有好转”,这实际上涉及到了中医对于外感病病程发展的认识。在中医看来,外感病邪侵袭人体后,往往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传变,而太阳经作为外感病邪入侵的首道防线,其病变的轻重缓急往往与外邪的性质、人体的正气强弱以及治疗是否得当等因素密切相关。 如果阴阳表里两经并没有同时感染,说明病邪尚未深入内里,或者人体正气尚足,能够有效抵御病邪的进一步侵袭。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病程的推移,特别是到了第七天左右,太阳经的病变往往会逐渐减轻,这是因为人体正气逐渐增强,开始有效抵御并清除病邪。此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头痛等症状有所好转,这正是病情向愈的积极信号。 “到第八天,阳明之病就会衰减,身体发热的症状会稍微减退”人体正气逐渐恢复,阳明经的病变往往会开始衰减。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会逐渐增强,对病邪的抵抗力也会逐渐提高。当阳明之病开始衰减时,身体发热的症状也会随之稍微减退。这是病情向愈的一个积极信号,说明治疗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人体正在逐步恢复健康。 到了第九天,少阳之病开始衰减,耳聋症状逐渐好转,这是少阳经气血逐渐恢复,经络得以通畅的表现。少阳经与耳部有密切联系,因此其病变的减轻往往伴随着听觉功能的恢复。 到了第十天,太阴之病也开始衰减,腹部胀满的症状消除,患者开始恢复正常的食欲。太阴经主要与脾胃功能相关,其病变的改善意味着脾胃运化功能的恢复,水谷精微得以正常输布,自然能够消除腹胀、恢复食欲。 在第十一天,少阴之病也迎来了好转的契机。少阴经与心肾两脏密切相关,其病变往往表现为口渴、胀满、舌干等症状。当少阴之病衰减时,这些症状自然也会随之消失,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到了第十二天,厥阴之病也终于迎来了衰减的曙光。厥阴经与肝及生殖系统有紧密联系,其病变常表现为阴囊收缩、小腹部不适等症状。随着厥阴之病的改善,阴囊逐渐松弛下来,小腹部也变得舒适起来,这是肝气得以疏泄、气血得以流通的明证。 至此,大邪之气已经被清除,病邪对人体的侵害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和清除。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病情已经逐渐痊愈,但患者仍需注意调养身体,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免病情反复。同时,合理的饮食和作息习惯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是高度个体化和动态化的过程。在六经辨证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程发展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从而达到祛邪扶正、恢复健康的目的。